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岳力 《世界文化》2008,(7):32-32
保罗·克利的绘画由一系列矛盾的特质构成,即他的作品体现出一种对立与统一。譬如,他的画风具有儿童画的特点,单纯而富于情趣,但内涵却相当丰富,技法也异常圆熟老到;他的作品极富幻想性,在制作上却又像数学一样精确;他的部分绘画中有着抽象和变形的因素,但与他的好友康定斯基等人不同,这些作品仍未脱离具象绘画的范畴,而是在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达到了很好的平衡。此外,他的作品既有完美的视觉形象,又有很强的音乐性。而理性与荒诞、温情与冷竣等诸多矛盾因素都和谐地统一在他的绘画中。我认为,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克利绘画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
肖丽华 《世界文化》2008,(9):I0001-I0004
莫兰迪是一个安静深邃的沉思者,他的绘画从抽象的静物出发.主题不断重复,不断探索,评论家认为他通过最简单的具象描绘出了宇宙的秘密。可以说他是具象派画风中的杰出思想者,在大师辈出的20世纪绘画中他以其高度个人化的特点脱颖而出,以娴熟的笔触。  相似文献   

3.
绘画大师张大千被徐悲鸿誉为“五百年来一大千”。他的绘画作品名扬海内外,但他的“三健”长寿法却鲜为人知。第一健——“健吃”。张大千儿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致使他营养不良,身体虚弱,犹如弱不禁风的林黛玉,既无药医治,又无营养品滋补,只好听天由命。他步入画坛后,经济收入增多,生活不断改善。他开始注意调养,从饮食入手,改善脏腑阴阳之偏。在绘画闲暇时,他四处搜寻各种美味佳肴的制作法,并且亲自下厨房,坚持数十年,以“健吃”促健身。当他步入老年时,身患眼病、心脏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但是,他同样利用“健吃”法,…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位从未入正规艺术院校学习的画家,陈政明的绘画资质属于通融万物,为我所用的类型。他曾以文学少年自居,尽管未能在文学路上走下去,无形中却储备了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为他日后的绘画艺术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5.
陆家齐  苏音 《世界文化》2007,(12):33-33
安德烈·德尔·萨托是佛罗伦萨的画家,他的绰号“德尔·萨托”是“裁缝”的意思,他的父亲是裁缝。从1518年到1519年,萨托在法国为弗兰西斯一世工作,除此之外,他基本上都在佛罗伦萨度过。在那里,他作为16世纪初叶的画家,和巴尔托洛梅奥一起,成为引领当时画坛的人物,作的作品主要题材是宗教画,包括一系列壁画;他最著名的祭坛画《圣母和弹竖琴者》,其庄严优美可与拉斐尔媲美。可惜他的绘画缺乏活力和深度,否则,他可以跻身于绘画大师之列,艺术史家兼画家瓦萨里认为这一点与他的妻子有关。  相似文献   

6.
蔡云程,1929年出生于福建晋江金井塘东村。幼年的他便崭露绘画才能。当年,酷爱绘画的小云样.石板是他的画布.砖块是他的画笔.墙上的雕刻是他临摹的对象。蔡云程10岁时.为避战乱随兄长等亲友远涉重洋.移居菲律宾。长年的漂泊并未中断蔡云程自幼养成的作画习惯。他不懈地努力.受到东南亚知名画家杨赓堂的赏识.师从杨先生学习中国画。  相似文献   

7.
李苦禅(1899-1983)是中国山东省一个贫苦农家的儿子。他靠着乡亲们的帮助,勤工俭学和租拉人力车的微薄收入,以刻苦的学习和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中国第一座现代美术最高学府的优秀生,他是中国最早接受西方绘画教育的学生之一。他又是中国近代最具有影响的绘画大师徐悲鸿和齐白石最早的学生,他率先响应徐大师“中国画要中西结合”的号召,在20年代中期发起了“中西画会吼虹社”,走在了中国画革新的前列。李苦禅的“中西绘画结合”绝不是两种技巧表面的撮合堆砌,而是把西画重视客观写生与人物花鸟解剖结构的美,以及自然光色…  相似文献   

8.
活跃于日本江户末期的浮世绘画师歌川广重(1797-1858,亦称安藤广重),其作品以情感丰富的特色脱颖于浮世绘画师群中,尤其“名所绘“风景版画,颇得当时受众称誉。尽管歌川广重绘画的形式颇具江户气息和古典意境,却是日本近现代绘画第—人,他不仅走在时代前端,并对欧美印象派绘画风格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一代著名画师任率英先生逝世7周年了。在缅怀这位中国工笔重彩巨匠的时候,他的画品和人品再一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任率英先生系河北省束鹿县人,出身贫苦农家,自幼失去双亲,寄养在大舅家中。大舅是生意人,唯望外甥承其衣钵,遂将他送去学徒。然率英先生志不在此,他从小酷爱绘画;民间的年画、壁画和农家画师是他的启蒙老师,他从这些民间绘画中汲取了丰富的艺术养料,为他以后的成功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千里迢迢来到北京,拜在著名画家徐燕芬名下,为其入室弟子,从此开始了他漫长的画艺生涯。“读万卷书,…  相似文献   

10.
《等待戈多》,这部风靡欧美大陆的荒诞派戏剧扛鼎之作,恐怕很少有人知道这是贝克特受到一幅油画的启迪和滋养而创作的,而对于这幅画知道的人怕是更寥寥无几了。贝克特作为20世纪举足轻重的戏剧家和作家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是贝克特和绘画艺术的渊源似乎并不为大众所知,事实上,贝克特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绘画鉴赏大师,而他自己的创作也和绘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1.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别,在于我不是疯子。”不用看达利高高翘向天穹的小胡子,不用观赏他充满奇思怪想的绘画,单是这疯狂偏执的妙语,就足以概括他的形象。  相似文献   

12.
毕沙罗只绘有少量的肖像画作品,而肖像人物也仅局限于他的家人、朋友及其所熟悉的农夫,其中尤以他女儿让娜的肖像画最为突出,因为那是他第一幅近距离创作的作品。当时他的女儿只有7岁,柔和的色彩使人联想到早于他的绘画大师柯罗。淡淡的黄色,  相似文献   

13.
安格尔(1780-1867)是法国19世纪古典主义画派大师。他自幼学习绘画,16岁进大卫的画室, 21岁获去罗马留学奖学金,因政局动荡未能成行。5年后,他被派往意大利。在罗马和佛罗伦萨逗留的*,年间,他努力汲取古希腊、罗马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精华;对提香等著名画家的裸体人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都给他的绘画技巧打下深厚的基础。1824年回国后,安格尔的油画《路易十三的誓约》受到官方的狂热赞扬。他先后被委任造型艺术学校校长、法国皇家美术学院院长,还曾获得荣誉军团骑士称号。安格尔在艺术上追求抽象的、静穆的古典美,主张艺…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组极其珍贵的黑白摄影照片,他出自美国摄影家杜肯之手,在凌乱的画室,一个老人穿着短裤,赤裸着上身,坐在画架面前,时尔神情专注地画画,时尔对着自己的绘画作品陷入沉思,空间、体积、线条的运用令他无比着迷。为了抓住喷涌的灵感,他无暇顾及对年老的恐惧,也没有心思讲究衣着打扮,甚至视堆积如山的荣誉如过眼云烟,他只专注于用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绘画就是他生命的语言。这位老人就是20世纪最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现代绘画大师巴勃罗·毕加索。  相似文献   

15.
达·芬奇认为:绘画艺术中的猫几近完美。即使是在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画作中,只要画的是猫,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幅“杰作”了,这大概是以猫为题材的绘画作品相当普遍的原因。艺术史学家斯蒂芬·佐菲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绘画中的猫》一书中阐述得很明白,他认为猫是一位过分卖弄的配角演员。  相似文献   

16.
雷诺阿(1841—1919)出生于法国利摩尔的一个裁缝家庭,4岁时全家迁居巴黎。因家中生活贫困,他13岁当徒工,以绘制陶瓷制品谋生,以后又改画扇面和窗帘。1862年,他进入美术学院学习绘画,师从格莱尔。到  相似文献   

17.
印度画家拉维·瓦尔马华隹编译拉贾·拉维·瓦尔马是印度无与伦比的绘画大师。他是第一位掌握透视法、使用人体模特儿来描绘男女诸神的印度画家,他的画作不仅打动了达官显贵,也吸引了平民百姓。他的作品的广泛流传,使他这个虔信神灵的贵族画家家喻户晓,而在他以前,印...  相似文献   

18.
假日     
假日〔美〕波特哈斯特许多著名的美国画家均来自辛辛那提,波特哈斯特(1857—1927)就是其中之一。波特哈斯特属于德国血统。在他从事绘画之前他的固定职业是插图画家。他的作品是强烈的墨尔本风格和印象派绚丽色彩的混合体。他出国学习三年,部分时间在巴黎度过...  相似文献   

19.
毕加索将自己的绘画喻为期刊的页面,对于艺术评论家将其作品、性格与角色写在文章或书里感到不悦,因为他不想拘束于某种刻板的模式,也不愿被人定型。  相似文献   

20.
这位具有非凡的绘画天才,又善于生活的法兰德斯伟大艺术家,以他那欢快明朗的绘画把世界点缀得更为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