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0 毫秒
1.
"客商"是延续到当代的两大传统商帮之一,是目前华商网络的主要成员。"客商"在近现当代史中有着不可抹灭的影响和作用。"客商"实业救国,资助民主革命,是一支热心公益、崇文重教的爱国商帮。在"客商"起家、创业、经营的过程中,存在不少共性,这些共性的形成跟"客商"所属的客家文化影响有关。从一个民系的文化角度出发,寻找客家文化对"客商"精神、"客商"人格的影响,更有利于拓宽客家文化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2.
客家教育文化是一个多元文化的集合体,儒家传统文化是其构成的主体框架和核心要素。客家教育文化融合了科举教育文化、客商教育文化、西方宗教教育文化、客家民系民俗教育文化等东西方、近现代的教育文化因子,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征的多元融合的教育文化特色,对世界客都——梅州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客商"有深沉的教育情结。在客家人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这种情结为客家地区的教育从科举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为梅州成为声蜚海内外的"文化之乡,"为经济欠发达的区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做出卓越的贡献。同时,"客商"在继承中原儒家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征程中对客家历史人文精神作出了深刻而独特的诠释。  相似文献   

4.
《嘉应学院学报》2017,(4):10-15
槟城开埠之后,吸引了不少客商,他们不仅在这里大展商业宏图,也重视整合和壮大客家人在槟城的政经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弼士号召客商一同在槟城的"莲花河"街购地建宅,打造一条集富贵和权势于一体的"客家百万富翁街"。在此,探讨客商在此条街一同建宅的背景和缘由,还原一代华人在马来亚的丰功业绩,以纪念客家先贤过去的荣光。  相似文献   

5.
客家音乐是流传在客家地区为客家民众喜爱的民族民间音乐。客家音乐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传承客家音乐文化,对于今天保护客家音乐文化的生态环境、扩大客家音乐文化的广泛交流和推动客家音乐文化的动态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推进客家音乐文化的传承,必须构建政府政策式传承、教育研究性传承和市场经济化传承"三位一体"的传承机制。  相似文献   

6.
客家精神文化的特质是"崇文重教",客家教育文化要素是构建客家学的重要成分。立论所持依据是:一,教育是文化的载体,研究客家文化不能回避教育文化;二,客家人的人文特质是"崇文重教",客家"三乡"之首是文化之乡,教育是文化之乡的奠基石;三,从封建科举文化开始,至现当代的客家教育文化,均取得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无论是梅州的"进士文化"、"院士文化"、"大学校长文化"还是"将军文化",都为客家学的构建提供了坚实的历史文化依据。  相似文献   

7.
《嘉应学院学报》2016,(12):16-19
针对学术界长期争论的"客家的形成"和"客家的民族属性"这两大问题,对《文化传播与族群整合》一书展开了全面的评述。认为该著作改变了以往学者从移民史的角度,转而从文化传播的视角,肯定了"国家"对"客家"族群形成的关键作用和"文化认同"对界定"客家"民族属性的重要意义。并进一步指出,该著作开启了客家研究的新范式,拓展了客家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8.
东江流域客家文化是"客家文化圈"的四大区域之一,与以梅州为代表的梅江流域客家文化、以赣州为代表的赣江流域客家文化、以汀州为代表的汀江流域客家文化三个区域并列。河源是粤境内东江传统客家文化的代表;惠州客家文化在其形成的过程中,较明显体现了对传统客家文化的离析与对广府文化、潮汕文化的吸纳,并与本土文化整合,形成了一种与传统客家文化有别的"后客家文化"。惠州文化作为"后客家文化"的代表,由于其地域环境的特殊性等因素,使之相对于传统客家文化的自足性、保守性,显得更具进取性、开拓性和现代性特质。  相似文献   

9.
“客商”的社会责任及其渊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客商"崇尚诚信,热心公益慈善,是近现代中国"实业救国"、支持民主革命和建设国家的主要力量。"客商"在创造财富的同时,承担起社会公民的社会责任,追求与社会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给社会的贡献远远超过物质本身。"客商"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渊源,可以从文化、环境和时代三个方面追溯:客家传统文化的影响、生存法则的需要和时代进步的要求。社会责任意识为"客商"构建了和谐的经营环境、塑造了企业良好的形象,为"客商"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体现了"客商"管理思想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0.
宁化石壁地处赣南闽西交界之要冲,由于特殊的区位优势,成为了历史上客家先民最重要的聚居地与再迁出发地,见证了客家形成的全过程,因而是客家发展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里程碑式的地域性标志。客家文化应由"前客家文化""客家文化"和"后客家文化"三部分组成。作为"客家祖地",石壁集中体现了"前客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漂泊中的宗法文化、家族文化、血缘文化和农耕文化等。"文化客家"论者否认血缘文化在客家形成过程中之重要作用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梅州客家文献的概况和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的状况,论述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对梅州客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的历史价值、体验价值、教育价值和营销价值,从而进一步给出了梅州客家文献的编辑方法。  相似文献   

12.
谈客家家教中节俭抑贪的廉洁思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大量的文史资料分析客家家教文化,重点分析其中的"节俭"教育、"抑贪"教育对廉洁思想的影响,从而探讨廉洁教育的长效机制,为开辟"和谐梅州"新局面、"阳光政府"服务!  相似文献   

13.
对比毛泽东的《寻乌调查》和美国学者罗杰·汤普森的英译本《Report from Xunwu》,分析译者对原著中客家方言、客家饮食文化、客家农耕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等客家文化元素的英文表达,指出译文中因翻译的内在"不可译性"以及译者对原语语言及文化的认知缺失而出现的一些"文化失真"和误译现象,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生态化是指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解决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构建优质的区域教学文化生态系统,促进区域教学生态化发展。梅州自古崇文重教,教育发达,具有良好的教学文化生态。进入改革开放后,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生态恶化,急需生态化建构。这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振兴发展客家区域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建构策略是:正确认识梅州客家区域教学文化建设的意义,树立文化生态化观念,建立具有客家特色区域教学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形成新教学文化的教师信念,创建区域教学文化建设共同体实现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两岸客家交流日益频繁。这种交流蕴含着五缘文化理论,"五缘"人际网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促使两岸客家在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有效地加强了两岸客家人的情感联络和客属台湾同胞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6.
近代桂东南地区客家教育探析——以广西陆川乌石镇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文化之所以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不断发展,传承至今,其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桂东南客家人聚居地之一——陆川县乌石镇为例,从家庭教育、宗族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对桂东南地区的客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进行剖析,并对桂东南客家教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客家教育对广西客家人的生存、发展及文化传承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客家教育与云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客家崇尚化,重视教育的传统是历代客家英才辈出的化基础。云南现有一万余客家人。得益于客家教育和受到客家教育思想熏陶的客家人来到云南以后,对云南作出了奉献,同时也有一的比客属知识分子在云南这片红土地上成长为祖国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有的还是全国知名学。  相似文献   

18.
赣闽粤客家旅游资源的开发已历经数十年,至今仍处于各自为政、互不关联的境地。为了发挥客家独特的旅游优势,构建赣闽粤客家文化旅游圈势在必行。旅游圈的打造需要启动崭新的思路和范式,引入"文化丛"和"前台""后台"概念,将客家旅游"文化丛"区分为"前台"和"后台",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和经营,有助于厘清客家旅游资源的不同种类和品位,建立众多主题鲜明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和融合的文化圈。相对应"前台"和"后台",可以铸就观光型和体验型的客家旅游发展模式,而以家庭为主题的旅游开发具有极为广阔的前景,是客家旅游开发可持续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客家文化之所以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不断发展,传承至今,其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桂东南客家人聚居地之一--陆川县乌石镇为例,从家庭教育、宗族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对桂东南地区的客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进行剖析,并对桂东南客家教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客家教育对广西客家人的生存、发展及文化传承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20.
客家文化之所以能保持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而不断发展,传承至今,其教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桂东南客家人聚居地之一--陆川县乌石镇为例,从家庭教育、宗族教育和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对桂东南地区的客家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体系进行剖析,并对桂东南客家教育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客家教育对广西客家人的生存、发展及文化传承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