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22年11月21日,《安徽日报》推出“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江淮记者走基层”专栏,深入宣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事迹和良好风貌。《十年磨一“田”》作为该栏目首篇报道,全文5000余字,并配发评论。中宣部点名表扬该报道:题目起得很好,报道接地气,原汁原味呈现了记者深入一线的观察和体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相似文献   

2.
李德忠 《军事记者》2011,(11):60-61
人接地气文冒热气 近一时期以来,广播、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纷纷开辟记者"走基层"专栏,浓墨重彩刊发记者在基层一线的现场见闻。我们《前卫报》也大张旗鼓地推出"走基层·我在现场我报道"专栏,陆续刊发记者的亲历式见闻。一篇篇稿件像带着露珠的鲜花清新感人,深受读者好评。  相似文献   

3.
围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嘉兴日报策划推出了“民情新闻日记”专栏,记者深入基层一线,蹲点乡村、社区,访民风、听民声,与村民拉家常,在社区给居民帮忙,到企业看发展,讲述基层最感人的故事,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  相似文献   

4.
2011年8月9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新闻实践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全面启动以来,作为基层的区县级新闻媒体,重庆市《江津日报》推出“记者走基层”、“百姓故事”、“记者进社区”等栏目面向基层,新闻工作者们深入一线蹲点了解,坚持采访写作,关注民生、关注变化、以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字为特征,在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上下足气力。  相似文献   

5.
今年9月1日起,衢州日报要闻版推出了“夜宿乡村”新闻专栏。从已见报的10多篇报道和多篇言论来看,它集中体现了一个“走”字,并且通过“夜宿”这一行为,凸显记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主题。  相似文献   

6.
2004年5月11日,北京日报开设了“记者走一线”专栏。这是一个现场新闻栏目。所谓的记者走一线.就是要求记者转变采访作风,下到最基层去,下到首都建设各条战线、各个领域的第一线去,去深入生活.贴近群众,感受变化,捕捉生动鲜活的新闻,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日新月异的时代对新闻报道提出的要求.也是新闻报道“三贴近”原则对记者提出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传媒观察》2012,(1):5-9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新华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认真落实。新华日报及各系列报、网站等按照有关要求,组织记者深入基层,锻炼采访,并开辟了"走转改"专栏。新华日报结合正在进行的2011年第五轮记者基层联系点报道,及时对"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进行了改造;9月16日起又在头版推出新专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目击、体验、记录、对话、调查"。截至11月17日,上述两个专栏共见报稿件151篇;扬子晚报开设了大型"走转改"专栏"走基层看民生",刊发专题报道20多组,每组报道的篇幅都在半个版以上,同时加大了已有品牌栏目和热点活动的工作力度;中国江苏网推出大型综合专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在行动",发布各类稿件200多篇,其中原创稿件30多篇;南京晨报开设了"晨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刊发报道52篇(组),加上"民生工程·民声记录"等相关栏目,共刊发"走转改"稿件60多篇(组);江苏经济报开设"走基层访企业"、"记者在基层"、"推进‘八项工程’在基层"等栏目,刊发报道70多篇;江苏法制报开设专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平安法治建设一线见闻",刊发稿件25篇,加上其它相关报道,共刊发"走转改"稿件70多篇;江南时报推出"走转改"栏目"风从基层来",刊发稿件35篇。集团所属其它媒体,包括大学生村官报、江苏手机报等也都结合自身特点,积极参与"走转改"活动。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的此次总动员,报道成果显著,得到普遍好评。10月8日,中宣部《新闻阅评》以《大道理也能讲得入耳贴心新华日报走基层发现基层宣传干部典型》为题,介绍、肯定了新华日报"走转改"有关报道。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和时任江苏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新力分别在这份《新闻阅评》上作出重要批示,充分肯定了此次"走转改"的活动成效。为此,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日前专门举办了一场"走转改"作品研讨会,集团各报刊记者畅谈了各自在基层一线的采访见闻和深刻体会。以下为江苏省有关领导的重要批示及集团记者代表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8.
“走、转、改”,当下已是媒体记者们使用频率最高的流行语了,伴之出现在版面上、广播里、屏幕前的是“记者走基层”、“记者在基层”等栏目的频繁亮相,映着记者们深入一线、体验基层的身影.  相似文献   

9.
杨柳 《新闻前哨》2011,(4):34-34
春节前夕,《经视直播》栏目组推出“开局走基层”系列报道。通过记者走基层的形式、一看、二问、三说,反映各族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栏目组还别有创意地在每一条“开局走基层”的新闻最后都加上了一则记者感言.让记者以字幕的方式提炼拍摄这条新闻的心得体会。除夕,记者们在窗口行业、节日市场等生产生活一线.  相似文献   

10.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近来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纷纷在显著位置开辟专栏,刊发记者走基层采写的报道,这较之于往日的版面是一个显著的变化,仔细品味这些变化,读者对“记者走基层”的内涵会有更多的感受.此次记者走基层活动是从8月9日中宣部等5部门联合召开“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动员会全面开始的.会后,“走基层”成为各地传媒的重要工作,从中央媒体到各地方媒体都作出动员部暑,以此次“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为契机,解决采编队伍,尤其是年轻编辑记者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问题.而报纸版面上新设的栏目及相关鲜活报道,就是具体的行动与成果.  相似文献   

11.
自2011年8月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联合部署“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来,全国各家媒体以“群众路线”为报道理念,掀起了新一轮报道热潮,广大记者深入基层,倾听和关注普通群众生活.尤其是新春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推出的“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更是以“充满乡土气息的国情报告和民生调查”为旗帜,深入民间,关注民情,获得了广泛关注,在基层新闻报道上进行了有益的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世界》2011,(9):10-10
用双脚丈量民情,用心灵感受民生。中宣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启动以来,各媒体行动迅速,结合实际制定了活动方案,并在头版或重要版面开设了栏目;广大采编人员积极响应,沉到一线了解民情,倾听民声。一批来自基层、文风清新、真实生动的新闻报道陆续刊出,受到读者好评。本刊从本期起,开设“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专栏,报道全省各媒体“走、转、改”活动开展情况,同时刊登记者编辑的心得体会。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闻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人民前线报始终把宣传的重点聚焦基层一线,聚焦基层官兵,真心实意为基层官兵服务。在成功推出“记者夜访连队”、“开训进行曲”、“记者走进训练场”等专栏后,近期又推出了“到基层碰新闻”专栏,每篇稿件写法新颖,现场感强,篇幅短小,题材广泛,很快成为报纸宣传的一个亮点,深受广大官兵的喜爱。通读这个专栏的稿件,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精心打造品牌栏目努力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按照“三贴近”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宣传方式,是人民前线报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恩施日报社开展的记者到一线活动.组织33名记到30多个点采访,浓墨重彩地推出来自基层的鲜活报道.受到读者好评。此次推出的报道,不仅让读者感受到记者不辞劳苦走基层的务实作风,还看到了《大桥横空添美景》、《风情小镇浮眼前》、《越转越火“地盘子”》、《高山明珠惹人爱》、《昔日坡地变良田》等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周朝森  林宇 《新闻实践》2011,(10):22-23
今年2月12日至3月26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推出“百名记者新春蹲基层”大型采访活动,集团118名记者深入“十大建设工程”、“十大民生工程”建设一线,走访一线建设者和基层干部群众,重点报道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科学施工、干群合力谋发展等典型事迹。整个大型系列报道主题鲜明,浓墨重彩,有力地推动了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开展,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16.
湖北日报开展的“记者走基层”活动,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和各方好评,中央领导同志要求,对湖北日报这样深入基层采访,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新闻工作者的经验,要综合起来予以公开报道。2月以来,中宣部《新闻阅评》发表了《坚持“三贴近”亲近老百姓湖北日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受欢迎》的文章;新华社播发了肯定这项活动的通讯《贴近人民才能不忘人民》;人民日报发表了清华大学教授李希光的文章《贴近些,再贴近些》;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以《记者走基层贴近百姓心》作了报道。此文对“记者走基层”等“三贴近”系列报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作了深入探讨,现予刊发。  相似文献   

17.
8月9日,中宣部等五部门决定在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后,新华日报社党委高度重视,迅速部署,认真落实.8月下旬"走转改"活动启动后,新华日报和新华报业集团各报积极行动,全身心投入.《新华日报》结合正在进行的2011年第五轮记者基层联系点报道,及时对"来自记者联系点的报道"进行了改造;9月16日起又在头版推出新专栏"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目击、体验、记录、对话、调查".载至11月25日,上述两个专栏共见报稿件162篇.《扬子晚报》开设了大型"走转改"专栏"走基层看民生",刊发专题报道20多组,同时加大了已有品牌栏目和热点活动的工作力度.中国江苏网推出大型综合专题"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我们在行动",发布各类稿件200多篇,其中原创稿件30多篇.《南京晨报》开设了"晨报记者走基层"专栏,刊发报道52篇(组),加上"民生工程·民声记录"等相关栏目,共刊发"走转改"稿件60多篇(组).  相似文献   

18.
《传媒》2011,(12)
一、全国新闻战线开展“走转改”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组织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正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社会反响十分强烈.8月9日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9月23日,新闻出版总署下发了《关于在新闻出版系统深入持久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通知》.按照五部委部署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通知》精神,各新闻单位积极响应,给新闻媒体带来了一股清新务实之风.广大新闻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走乡村、进社区、到厂矿,深入基层一线、深入普通劳动者中间,体察国情民情、反映火热生活,集中推出了一人批来自一线、感人至深的报道,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欢迎.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中宣部等五部门统一部署和总政领导指示精神以及社领导要求.解放军报政工部、记者部协调配合.自8月初先后派出5支采访小分队分赴全军部队基层一线采访。从8月14日起。连续推出了“深入学习贯彻胡主席‘七一’重要讲话.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系列报道,共发稿20篇,稿件受到军委、总部首长表扬及读者的广泛好评。军报记者部副主任王士彬和政工部政教组组长周奔二位同志就组织采写和编发此专栏稿件的体会文章.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与回顾.值得回味。  相似文献   

20.
“一头汗.两腿泥”.才能打好写出好新闻的基础。“走转改”活动开展以来.军队媒体纷纷推出专栏、派出记者深入基层,一大批来自一线、带着泥土芳香、反映基层官兵生活的原生态新闻呈现在我们的媒体上.受到了广大官兵的欢迎和热捧。由此可见,基层是新闻工作者真正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