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报纸要创新,特色是关键。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专副刊是日报搞活版面、吸引读者的一个窗口。报界有句老话:"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专副刊正成为地市报竞争中的新制胜点,专副刊的内容创新有着无限的空间。如何提升专副刊的核心竞争力,理念的审视、机制的调整、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转变传播理念,调整定位随着社会的迅速转型,原来意义上的"专副刊"已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专副刊如何通过创新赢得有效生存和发展空间,是摆在报人面前的严峻课题。我们对报纸专副刊必须进行更宽泛、更具包容性的界定。  相似文献   

2.
专副刊是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国报纸改扩版的大势下,其专副刊也在不断寻求变化,以跟上时代的发展,适应读者的需求。笔者在山西晚报专副刊版面的实践中,对报纸专副刊的变化态势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思考。总体分析,这些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报纸是新闻纸,办好新闻版是分内之事。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改版扩版实践中,都强调要突出新闻的主体地位,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也有一些报纸走了极端,大大压缩甚至砍掉了专副刊,引起读者的议论,有的作家还发出了“保卫文化副刊”的呼吁。根据读者建议,本期《前沿关注》专栏讨论“专副刊的定位与改进”,意在帮助大家进一步端正对专副刊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专副刊是中国报纸的特色,这一优良传统不能丢;专副刊也要与时俱进,以担负起新时期赋予的新使命———坚持继承和创新的辩证统一,我们报纸上的专副刊定会五彩斑斓,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由暨南大学新闻学院薛国林、侯东阳等著的《中国报纸专副刊文化》一书近日已由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从文化角度探讨中国当代报纸专副刊的发展状况,对我国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报纸的专副刊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提高报纸竞争力当务之急是从文化方面对专副刊进行整合的观点,以及专副刊文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著名新闻学者方汉奇教授评价说:"这部著作把中国报纸的专副刊从历史到现状作了系统全面的概括和总结。一册在手,可窥全豹。"  相似文献   

5.
林佩 《青年记者》2010,(14):59-59
老一辈的报人往往更看重时政新闻,而并不在意专副刊的发展。在他们眼里,一线的新闻采访才是报纸的一挺机关枪,而专副刊,仅仅是风花雪月,无关痛痒,是报纸可有可无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全媒体时代,新闻版面的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精心策划的各类特色专副刊无疑成为了报纸内容核心的竞争力。本文拟就《今日象山·休闲象山周刊》为例,从专副刊的本土性、新闻性、文艺性的结合方面,谈谈全媒体时代县级媒体专副刊选题策划的一些体会。立足本地自然人文特色,打好地域牌作为一张地方报纸,我们拥有自己身边浓郁的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它就像一块丰厚肥沃的土壤,时刻为专副刊这棵大树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报纸的信息量越来越多,新闻、评论的增加量是有限的,大量的新闻容量多体现在专副刊上。尤其是在厚报时代到来的当今,专副刊已成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已远远超越了纯文学的传统概念,各类专刊副刊既丰富了报纸内容,又突出了报纸的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讲,专副刊办得好坏决定了报纸本身的品质定位。  相似文献   

8.
龚琼 《新闻前哨》2001,(9):32-33
报纸在我国诞生以来,就有新闻版和专副刊版之.分。今天的专副刊除在取材上更加丰富外,在内容上越来越注意专题化,呈现出一种专题化趋势。 相对于新闻而言,报纸的专副刊是另一块天地。 副刊,在报纸的初期,地位不是很高,基本上是发一些凤花雪月的故事,或是一些无病呻吟的小情调、小情绪、小感觉,远离百姓生活,远离时代的风云巨变,远远不能像新闻一样介入到火热的生活中,甚至直接干预砚实生活,因此,有的人对副刊不屑一顾,称之为“报屈股”。在取名上也有歧视之义,副者副属也,次要也。 这个观念影响着很多人,直到现在在某些…  相似文献   

9.
报纸的专副刊与新闻版一起构成了一张报纸的内涵与品位。长期以来,党报的专副刊都是以传统的文学性副刊为主,但是在当代丰富而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读者喜欢什么样的专副刊?党报专副刊如何定位?版面如何配置?这些问题可能都需要做一番新的审视。本文以《南方日报》《广州日报》《解放日报》《杭州日报》四张党报为例,剖析当下党报专副刊的发展态势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戴军 《新闻通讯》2010,(5):58-59
作为中国报纸特色的副刊走过了一百多年起起落落的曲折道路,随着厚报时代的来临,报纸副刊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从表面看,是报纸增厚、版面增多客观上带来了专副刊体量的增大,而究其根本,则是副刊自身价值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得到了重新发现与逐步彰显。  相似文献   

11.
在世纪之交的年底年初,笔者注意收集阅读了上百份国内有代表性的主要报纸,发现在副刊这个领域,如今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新现象、新形式、新经验比比皆是,颇值得加以研究总结。无论是五四运动时期,还是三四十年代,副刊在中国报纸上都占有重要地位。现代文学史中的大批杰作,最早往往是刊登于报纸副刊的,比如鲁迅的绝大多数作品,从杂文到小说。解放后直到80年代,副刊在文化界一直是一方重镇。但是90年代情况有了一些变化,由于报刊业与出版业以及影视娱乐业的发展,一时间副刊似乎不再那么受重视,与报纸的特稿热、体育热、证券…  相似文献   

12.
李涛 《新闻知识》2002,(8):33-34
副刊是一张综合性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上许多软调子新闻,各类趣味性、知识性的文章,都可以归结为副刊的范围。本文所指的副刊,是专指报纸的文艺副刊,即最具副刊特色的一个版块。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专副刊的创新问题,首先有必要对专副刊作一个简单的界定,这里不妨暂且借用冯并新出版的《中国文艺副刊史》中的一段话:“专副刊是我国报纸的编辑特点,也是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的优良报纸传统。副刊已有百年的历史,它的亚种专刊也发展了70多年。”这段话不仅交代了专副刊的历史,而且也说明了二者的关系。跨入新千年以来,随着新一轮改版热的不断升温,众多报纸逐步开始“扬新闻,抑专副刊”,“小编大采”的模式悄然兴起,围绕全面强化新闻性,不少报纸都推出了主动出击的举措。另一方面,大力压缩专副刊,使得专副刊开始处于一种…  相似文献   

14.
给副刊注入新闻的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轮又一轮的改版和扩版中,许多家报纸不约而同“增加新闻版,削减专副刊”,有的甚至取消了副刊。曾经辉煌的报纸副刊一时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我们以为,新闻性的缺失是副刊在现代信息社会日益失去其优势及生存竞争力的重要原因。副刊要走出困境,惟有高扬新闻的大旗,将时代的责任挑在肩头。加强新闻性,是现实的需要一、副刊之“名”,已不是昔日副刊。报纸副刊从出现之日起,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今天,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概念。新形势下,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内容。根据《辞海》的解释,副刊,是指报纸上刊登文艺性、知识性或理论性、学术性文章…  相似文献   

15.
知识性,向来是报纸副刊的重要内涵。早在1936年,著名报人萨空了就已在《立报》开设“新知识”专栏,介绍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企望以科学启迪民智。其中“街头科学”一栏中,还着意讲述生活中的科学,例如如何使用火柴、自来水等。时代发展至今天,信息高速膨胀,副刊当然不能再简单化地讲知识,那么,报纸副刊的知识又应以何种方式出现,才能真正贴近今天的读者呢?面对信息多元化的现状,新闻动、副刊静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副刊要吸引和留住读者,只有将自己“激活”———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将知识“激活”。求“新”,提升知识的活力俗话说:活…  相似文献   

16.
在报纸副刊式微的环境下,<东南商报>编委会认为,报纸拥有的权威性和信息整合能力是网络媒体所不具备的,都市类报纸副刊经营宗旨:第一是新闻性,第二才是艺术性.通过对不同新闻资源的整合和再利用,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走出不同于传统报纸副刊的道路,一定会受到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7.
赞歌 《军事记者》2009,(8):27-27
报纸副刊是一家报纸版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报纸是新闻纸,作为报纸的副刊,必须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有些报纸的副刊,一味刊登风花雪月的东西,远离主体新闻,进而失去了读者。任何一种副刊,都必须反映现实生活,关注国内外、军内外的重大事件,关注部队的重大行动、重大典型,让具有新闻特点的人和事在副刊版面上加以反映,  相似文献   

18.
副刊的魅力     
黄啸 《新闻知识》2000,(10):18-20
十几年前,我是中学生,是副刊的读者。我把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北京日报“广场”副刊上的锦绣文章剪下来,剪成了厚厚的一大本。大学毕业后,我自己做了副刊编辑,一做就是10年,我的读者把我编的版面上的好文章剪下来,跟我说他们的感动和收获,我觉得自己和副刊更加有了一种亲合的关系,再看报纸的副刊,就有了职业的探寻和比较的眼光了。辉煌与没落《光明日报》今年4月17日有一篇题为《文学副刊缘何日渐“消瘦”》的文章指出;全国各地不少报纸(包括一些大报和文学专业类报纸)原有的纯文学副刊,今年都做了大幅度调整,有的…  相似文献   

19.
马扬 《军事记者》2003,(7):51-51
专版是在报纸编辑实践中常说的一个术语,也是用得比较流行的一种报纸编辑形式。但在报纸编辑理论的书籍中,对报纸的副刊有专门的论述,而对专版鲜有提及。从报纸编辑的实践来看,专版是介于副刊与新闻版之间的一种编辑形式。如果要给专版下定义的话,专版应是专门报道某一方面内容的版面。比如说,地方的一些报纸辟有房产、汽车、金融、股票、体育、法制、电脑、教育、人才等专版,而军事类的报纸则开辟了一些有自身特色的专版,如军事科技、政工、后勤、院校、军营文化等等专版。专版与副刊相比较,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副刊一般不刊载动态性的消息…  相似文献   

20.
“副刊是水库,有需要的时候就输出,不需要的时候就储存“,曾经有领导这样评价副刊的地位。依此评价,说白了,副刊就像一个“补丁“。几经整合,半岛都市报的副刊也像其他都市类报纸的副刊一样,经历了风光、被冷落、被忽视、重新崛起寻找出路的过程。作为一份主要面向青岛市场的报纸,如何让副刊少量的版面具有较强的识别功能?如何整合才能对青岛人的口味?9年来,半岛都市报做了大量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