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河北省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上作已经结束。全省30家日报、都市报、晚报、行业报送评和推荐了180幅(组)作品,经过评委会先后三轮的认真评议,《莫让假货在烈火中“永生”》等15幅作品获奖。其中《一个人的考场》、《撕开暴风雪》、《“3·16”爆炸案元凶靳如超伏法》三幅作品在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复评暨2001年全国新闻摄影作品年赛中获奖。 宏观审视送评作品,从题材  相似文献   

2.
《新闻与写作》2007,(4):I0002-I0003
本刊讯2007年3月25日下午,第三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在上海揭晓,中外摄影名家分获8类16个奖项的金、银、铜奖,意大利摄影师马克·安德鲁·迪·劳罗的《轰炸之后》获得“年度最佳新闻照片奖”。  相似文献   

3.
丁开 《新闻导刊》2005,(6):37-38
90年代初期,我国传媒采用组照或图片故事还仅局限于画报类的杂志中,报纸刊登的组照也仅局限于专栏,登个3、4张照片,报纸的摄影专版定位在欣赏性的画刊上,而一般的杂志没有组照的位置,就更别提什么图片故事了。1995年,《中国青年报》开全国报纸之先河,将每周一次的画刊改为了“报道类摄影专版。”《南方周末》、《人民日报华东版》、《大众日报》、《北京青年报》、《粤港信息报》、《羊城晚报》等紧随其后都推出了以成组报道和图片故事为主体的摄影专版。1999年的《北京青年报》已发展到每周数版的专题类摄影专版。  相似文献   

4.
贵刊2003年第11期刊登的《令人心寒的“震撼”》一文中,作者叶程鹏先生联系浙江日报摄影部邵全海先生在《“绳桥”上的震撼———评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上学〉》(原载浙江《新闻实践》2003年第6期)一文中提供的《上学》“摄影背景”引出对《上学》作者的批评。叶先生认为,在  相似文献   

5.
周摄华 《新闻界》2004,(4):74-75
“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  相似文献   

6.
一年一次的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有摄影界“奥运会”之称的“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简称“荷赛”)备受摄影界的广泛关注。“荷赛”已经成为中国摄影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研究近年来国  相似文献   

7.
《摄影世界》、《中国摄影》、《人像摄影》同属于摄影类杂志,对于色彩的准确性要求都极高,而其承印商同为杭州影天快速印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杭州影天)。在这些“相同点”下,亦存在一个相同的原因,让我们去一究竟。  相似文献   

8.
游练 《新闻三昧》2005,(4):31-32
几年前,我曾发表一篇题为《准确把握形象价值》的论文。文中提出“优秀新闻照片是新闻价值与形象价值的统一”,并阐述了“新闻形象价值是指新闻摄影作品所提供的能够满足社会和公众特定需要的形象信息素质(量和质)的总和”“一幅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首先要有较高新闻价值的事实,而摄影者运用摄影技巧准确、  相似文献   

9.
《新闻实践》2006,(8):I0001-I0001
2005年度“浙江新闻奖”(摄影类)评选日前揭晓。《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我们去倾力帮助》等4件作品获一等奖,《创建中国首个“无塑料袋村”》等7件作品获二等奖,《沉重的奖牌》等14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由《中国档案报》社主办、深圳市档案局协办的“档案人摄影大赛”经过大赛评委会的认真评选,获奖作品近日揭晓,《中国档案报》社特约记者、重钢集团公司档案处专职摄影作者郑玉明的摄影作品《农家小院》获得“风光无限”类优秀奖。  相似文献   

11.
《新闻记者》2007,(3):F0003-F0003
2月9日,第50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PP)——“荷赛奖”获奖作品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揭晓。三位中国摄影师获此殊荣,《东方早报》副主编常河“中国动物园”获自然组照二等奖,广州王刚作品“彝族牧羊  相似文献   

12.
在2001年全国青年摄影记者评选中,《华商报》的谢海涛荣获“全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胡国庆、蔡勇荣获“十佳”提名,这标志着该报在全国强势媒体新闻队伍中异军突起。解读《华商报》摄影记者“大面积”获奖现象,笔者认为该报大大地拓展了摄影新闻的题材和范围,形成了富有个性特征、富有独特风格的暗访摄影报道。这是其创新求变、获得同行认可的成功所在。一、对舆论引导与传播价值关系的认识。《华商报》利用新闻摄影传播新闻。不仅与文字报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舆论引导作用,而且新闻摄影比文字报道更具有强势和视觉冲击力。该报的新闻摄影在内容上不仅积极向上,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13.
从西法石印到铜锌制版,再到照相印刷技术,走出《点石斋画报》,历经《真相画报》《北洋画报》《良友》画报,及至《晋察冀画报》等,中国近现代图像新闻实践经历了从手绘到摄影的形式转向、商业画报勃兴与新闻摄影专业化探索,及救亡话语下叙事内容从人文地理到战地影像的纪实流变。晚清民国大变局历史时期的图像新闻生产实践中,摄影艺术家、新闻摄影家等在技术更迭、救亡图存等框架下,围绕视觉形式,依托媒体和叙事内容等,对美术新闻性、新闻摄影“主象”“典型”、记录“活的历史”等进行了深入探索。他们在新闻摄影审美性、证史观、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生产,围绕陈述对象、陈述主体、核心概念及陈述策略等话语生成规则,构建了近现代中国新闻摄影话语。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编》2007,(2):29-29
3月25日,第三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在上海揭晓,共评选出8类16个奖项的金、银、铜奖。获奖摄影作品中,中外摄影佳作平分秋色。作为中国主办的国际性摄影比赛,“华赛”创办于2005年,每年举办一次,评选世界各国新闻记者和摄影师拍摄发表的新闻摄影作品,并揭晓“年度最  相似文献   

15.
“从这片风景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春风得 意马蹄疾,一日摄尽闽都花’的壮观场面;通过这片风景,使广大读者领略了一幕又一幕‘榕城春风殿,影坛百花开’的盛况。……从这片风景里,我们也看到了‘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美好前景”。这是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省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宇以《风景这边独好》为题撰写的读福州晚报《摄影大观》百期有感中的一段话。 如同“摄影”不只是写真,更是心灵感应的道理;“大观”也不只是走马观花的浏览,更是细细咀嚼生活的意蕴。七载共出200多期的福州晚报《摄影大观》,让各种镜头向层层叠叠…  相似文献   

16.
盛希贵教授主编的《新闻摄影》(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系列教材)(ISBN 978-7-80236-541-4)2011年4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为绪论、新闻摄影理论、新闻摄影实务和新闻摄影技术四部分,共计15章,还有专门的图片赏析部分,共计15万字,图片60余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三昧》2006,(9):F0004-F0004
这是获得突发性新闻类组照铜奖的作品《成功解救人质》之一:2005年12月19日下午2时左右,云南昆明,一名男子与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上班的女友发生感情纠纷,用匕首顶在女友脖子上劫持为人质,并将其拖到距该医院100米远的金碧路中央与警察对峙。大批警察花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成功制服凶徒,安全解救出人质。今年3月24日,第二届中国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简称“华赛”)评选结果在深圳揭晓。从77个国家和地区的2.7万多幅新闻摄影作品中挑选出的128幅(组)作品获奖,这是获得经济与科技类单幅金奖的作品《中国农村城市化改革第一爆》。中国国际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8.
《军事记者》2009,(1):70-70
本刊讯 戴强、吴宝胜报道:9月初,南京军区某装甲师四级士官报道员邓元生摄影作品《时代在变军威在》,在“辉煌巨变——江苏省纪念改革开放30年大型摄影图片巡回展”中荣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新闻采编》2002,(4):44-45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纸推出以专题摄影为主的版面,贯之以“视觉新闻”、“读图时代”等名称,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的目光,提高报纸的可视性,增强媒体的竞争力,与此同时,这些专题摄影也成为报纸风格的重要标志之一。《南方周末·写真》就是其中独具特色的一个,它通过独特的观察视角,展示专题摄影具有的深刻含  相似文献   

20.
《档案时空》2008,(2):46
12月4日,在全国法制宣传日之机,张家界市档案局为配合全国法制宣传活动,在市城区举行了《档案法》颁布20周年暨张家界市“城市记忆”摄影作品展颁奖活动。宣传活动以《档案法》颁布20周年为主题,以“城市记忆”摄影作品展颁奖活动为中心,以《档案法》、《湖南档案管理条例》宣传和张家界市“城市记忆”摄影作品展展览为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