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符合学校特征又富有个性的学校文化,是一种教育的担当。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秉承学校创办人张謇的教育思想,努力构建学校"和爱文化",并将艺术教育作为推进学校"和爱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在可触可感的艺术教育濡染中,"和爱文化"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具有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方式,思想教育和德育工作更具有挑战性。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学生。作为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只有爱学生,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才能达到使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教育目的。在中等职业学校工作十余年,我深深体会到:只有让学  相似文献   

3.
赵倩楠 《辅导员》2014,(10):42-45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实验小学始建于1957年,近年来引入"爱生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学校全面推行"爱生教育"、践行"爱生理念",备受教育界瞩目。新的教育理念的实践,不但让师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取得质的突破,而且受到了教育界同行和专家的褒扬与赞誉。  相似文献   

4.
让世界充满爱,是人们的向往;用爱架起教育的桥梁,是教师责无旁贷的职责。学校教育是智慧的启蒙,包含着知识、思维、理念等人生之道的底蕴和价值取向。所以,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每时每刻体会着"爱"在教育工作中无可替代的非凡作用,并每时每刻用"爱"育"爱",享受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表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学校教育在很大的程度上要求和企盼家庭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这是因为家庭是每个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每个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由于不少的学生家长,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对孩子的"爱",造成"爱"得失度、失时,乃至失策,这样不但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相似文献   

6.
冰心曾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教育的根源"。几十年的教育生涯,让我更深的参透了这句话的含意。是的,唯有爱的雨露才能催开最美的花朵;唯有爱的交流,才能搭起师生之间心灵的彩桥。  相似文献   

7.
方继东 《上海教育》2014,(33):58-59
"为孩子营造艺术的氛围,让孩子体验学习的快乐",爱菊小学以艺术引领文化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学有快乐,学有自信。艺术教育是徐汇区爱菊小学的品牌,自学校创办之初就确定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是学校各项工作推进的"催化剂"。经过20多年的不懈坚持和努力,学校在艺术教育特色上不断凸显成效,已经成为上海市艺术教学特色学校、上海市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8.
侯学全 《考试周刊》2012,(1):176-176
素质教育要求有效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而"师道尊严"的陈旧观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障碍,学校教育需将爱和挫折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9.
赵玉成 《上海教育》2014,(18):42-46
经历了数十年的教育大发展,在中国的基础教育领域诞生了诸多知名学校与著名校长。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在国务院参事、校长刘彭芝的带领下,迅速发展成为一所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世界名校,形成了以"爱与尊重"为核心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和做法。在教育均衡化的国际浪潮下,教育质量出类拔萃的名校意义与作用何在?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刘京海认为:"教育均衡化首先是政府行为,校长应该也可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带动薄弱学校推动教育的均衡化。  相似文献   

10.
2011年10月13日,教育部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兰州召开了"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经验交流研讨会",北京、河北以及兰州、沈阳、济南等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和14所试验学校交流了中国"爱生学校"标准试验、创建工作的经验,使与会者深受启发和振奋。  相似文献   

11.
教育须坚定地秉持"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十高级中学(以下简称"十中")将文化建设作为学校的发展之源和办学之本,经过多年的探索,最终确立将心育文化融合课堂教学、融合学生德育、融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兴校之路,在积淀学校文化底蕴的过程中,十中人独创性的将"校园文化石"作为德育和智育的显性载体,来韬养学校的灵性。十中将园林景观学和教育心理学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12.
封莉蓉 《上海教育》2014,(33):57-57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宋庆龄学校将"爱"作为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启发孩子求知的渴望,激发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动力。 "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是宋庆龄先生对每一个儿童工作者的期许。爱,是宋庆龄教育事业的出发点,是宋庆龄教育思想的核心,已渗透进宋庆龄教育事业追随者的血脉之中,成为每一个人的标志,亦是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13.
正520,我爱你,一个网络流行词汇。在邵东县流光岭中学,这个"520"成为了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课改名称,也成为了走进每个孩子生活和心灵的优美旋律——围绕它,正展开着一幅农村教育爱的画卷。"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没有了爱,教育也就没有了灵魂。‘520’课堂改革的根本,就是大力弘扬‘教育爱’:校长爱学校,教师爱学生,学生爱学习,让爱无处不在!"校长曾健云介绍说,学校"520"课改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4.
"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既有广泛的依据,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社会各行各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要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普及爱的认知,普撒爱的温暖,弘普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2002年3月,我校“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家庭实际、贴近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实际”,坚持“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开展了既富有传统特点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十爱”教育活动: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学校、爱家乡、爱学习、爱劳动、爱助人、爱生命、爱环境。几年来,我校将“十爱”教育内容融于教育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使“十爱”与课程同行、“十爱”与生活互动、“十爱”与好习惯牵手,收到了明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普爱人格"是指在普爱心理认知下自觉践行爱人、助人、利他等亲社会行为的人格特质。提出把塑造"普爱人格"作为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核心是把"爱"作为人格的重要元素予以培育,这在心理学上既有广泛的依据,又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塑造"普爱人格",包括执政党、政府、各行业在内的一切公民、组织与团体,都得付出努力,营造"普爱"社会心理。作为教育者,要努力学习心理学,自觉运用心理学,普及爱的认知,普洒爱的温暖,弘普爱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苏良华 《广西教育》2014,(33):56-56
在学校,教师既要教给学生知识,又要丰富学生的内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了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通过"三心"来教育学生,即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耐心引导学生,用细心发现学生的"美"。一、爱心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因此,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来教育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来自教师的爱,从中汲取奋发向上的力量。笔者班上新转来一个学生李伟(化名)。  相似文献   

18.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办学理念为"双主体育人",即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两个主体在不同层面起作用,通过自育、互育,协调互动,共同发展。"以爱育爱"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双主体育人"办学理念的核心,也是实验二小班主任工作的灵魂,是对每一位班主任的要求。学校向班主任提出了"爱的四有",即"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爱的艺术",要求班主任工作要做到"目中有人"。多年来,学校在打造"目中有人"的班主任队伍的过程中,用爱营造着温馨和谐、积极进取、民主开放的氛围;用爱创设着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获得成功与发展的平台;用爱构建实验二小的班主任"美丽、智慧、快乐"的工作方式,做最好的我。下面,我们通过几位班主任在实践中的所想所做,透视班主任团队的成长历程。  相似文献   

19.
有人说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能体会到最强烈、最深刻、最丰富的情感莫过于教师对学生的爱,这种爱不同于一般的"母爱"、"父爱",也不同于一般的"情爱"和"友爱"。这就是师德的最高境界——师爱。师爱是一种自觉而理智、纯洁而全面、普遍而持久的爱,是一种无私、高尚、伟大的爱。“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教师,我们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的学习,  相似文献   

20.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学校的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有服务意识,奉献意识,甘为人梯的精神,还须有一颗博爱之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