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毛泽东群众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主旨的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仍具有重大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讲,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意义上讲,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方法借鉴。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毛泽东群众思想的理论来源。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同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相结合,最终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主旨的群众路线思想。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法宝,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仍具有重大价值。从理论意义上讲,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意义上讲,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既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做好群众工作、构建和谐党群关系的方法借鉴,同时也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3.
在毛泽东思想的宏大体系中,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毛泽东的群众观,它包涵着极为深刻的内容,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又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增添了新的内容。探讨毛泽东的群众观,有助于理解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铸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  相似文献   

4.
实现从群众史观→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体系;实现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群众标准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检验社会主义的标准体系;实现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从社会主义科学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革命论→社会主义建设论→社会主义发展论→社会主义检验论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从社会革命论→社会建设论→社会发展论→社会检验论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体系。这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5.
实现从群众史观→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标准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科学体系;实现从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群众标准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检验社会主义的标准体系;实现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检验社会主义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从社会主义科学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革命论→社会主义建设论→社会主义发展论→社会主义检验论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从社会革命论→社会建设论→社会发展论→社会检验论的突破与跨越,丰富和完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知体系.这不仅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实践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是共产党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基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进程中,全面地理解并在实践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结合,形成了全面、系统的人民群众观,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对推动全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确的群众观是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探索,使之表现出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阶级革命的意义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中国化使其更加适应了和平建设和长期执政的历史运动。坚持正确的群众观是实现科学发展观、政绩观的统帅和前提,是检验之的重要标准。加快发展、追求政绩,必须正确处理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新时期群众理论的内容非常丰富,若从系统论看,它主要由基础论、方法论、标准论和目标论四大子系统组成。邓小平群众观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群众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的群众观,内容丰富,思想深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群众观可以概括为“三论”。 一、群众首创论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马克思指出:“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列宁说:“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毛泽东同志也曾精辟地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坚持了唯物史观与研究解决中国现实革命和建设问题的高度统一,坚持了唯物史观与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高度统一,坚持了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高度统一,从而形成了自己运用唯物史观的若干宏观方法论特色的科学思想方法。这一科学的思想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高标准小康社会的建设,都将产生十分重要的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列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迄今无产阶级专政的最高形式。毛泽东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开创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新型国家政权,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和发展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宪法观的确立经历了一个复杂过程。毛泽东有过改良主义宪法思想的萌芽,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宪法思想也有过亲身实践。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毛泽东认识到要实现大多数人的民主宪政,必须建立劳动人民自己的法统,而这只有通过完全彻底的革命手段——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的方式才能实现,彻底解决了宪法为谁而立和如何立的难题,标志毛泽东马克思主义宪法观正式确立。学习和研究毛泽东宪法思想,对促进当今中国国家政权和民主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工农联盟问题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这个“农民国度”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不得不加以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找到并确认“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这条中国革命新道路之前,“城市中心论”是全党的共识,毛泽东也曾受到“城市中心论”的影响。中国革命发生了从城市到乡村的重心转移后,毛泽东辩证处理中国革命实践中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城市与乡村的相互关系,中国革命新道路得以开辟;也正是在探索这条革命新道路上的实践,给予了毛泽东工农联盟思想植根的土壤。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过程中,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原理,同时又结合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并对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推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政治观的形成、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在萌芽阶段,毛泽东初步树立了阶级分析的思想,尤其具有比较牢固的人民群众主导国家政治生活的观念;其后,毛泽东对于国家政权的组成、功能有了正确认识,特别是对于民主与专政之间的辩证关系有了清醒认识与把握,表明其政治观进入形成阶段;在成熟阶段,围绕民族解放运动的现实,毛泽东深化了其早已有的阶级观,并对于未来中国国体有了崭新的思考和分析,其人民观也更加巩固和明晰,集中反映在提升了群众路线的政治意义;在解放战争及其以后一段时间里,毛泽东的政治观获得进一步发展,其国家观、人民观、民主观等诸方面,都已经达到了现代认识水平,其阐述也更加完整、完善。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独立自主的思想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是毛泽东思考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也是具体领域的指导方针,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蕴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典范。从实事求是、最高理想、群众路线、军事思想等四个方面论述了毛泽东思想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相似文献   

18.
群众路线是由伟大的民族领袖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提出来的一项重要指导思想,它也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中的一项重要根本思想,群众路线思想无论是在中国革命的过程中,还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它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发展不仅具有传统的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的发展意义。本文主要是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内涵、起源、特点、及其在当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现实价值作了详细的研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重视贯穿于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在实践中,毛泽东组织发动农民参与革命;在理论上,毛泽东积极探索,形成了关于农民问题的系列理论。本文通过对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实践与理论的研究,认为:成长环境孕育了毛泽东重农情结;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发毛泽东的深入思考;传统文化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影响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其核心话语大致经历了革命核心话语、建设核心话语、全面发展核心话语3个阶段,折射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演进的路径和趋势。变迁中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核心话语具有时代性、大众性和民族性的特点。在意识形态的话语变迁中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要始终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为本位,要处理好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和大众话语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