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蒙台梭利教学法是世界著名的幼教模式之一,该教学法自产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引进蒙氏教学法的时间虽短,但是受到了国人极大的推崇,各地纷纷兴起众多的蒙氏幼儿园。然而,在中国蒙台梭利幼儿园繁华发展的背后,却有些蒙台梭利幼儿园在教育教学、教师、幼儿园环境、蒙台梭利教具等方面丧失蒙氏特色日趋走向"普通"的危机。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管理者、蒙台梭利教师准入、园本培训几个方面提出对策,以促进蒙台梭利幼儿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蒙台梭利在其教育理论中对纪律和自由都作出了重要的界定,对儿童遵守纪律的表现和纪律教育的途径都作了阐述,这对理清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内在纪律意识;结合一日活动有意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自由"地活动,避免强加不必要的规则.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幼儿园教育中的规则与自由.以及幼儿园作为基础教育、集体教育的机构建立规则和自由的意义与作用。同时简单阐述了规则与自由的关系.以及幼儿园应该如何建立与执行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  相似文献   

4.
蒙台梭利在中国的发展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时间发展,蒙台梭利在中国幼儿教育界的关注便在持续上涨。所以在此时间,"蒙氏热"的发生从沿海延生到内地,从大城市蔓延到中小城市,从单位办园、私人办园扩展到教育部门办的园。这种"热度"不仅体现在对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引进,也体现在全国疯狂的追求蒙台梭利玩教把具的使用;还体现在遍地全国的蒙台梭利幼儿园,蒙台梭利教学实验班……这种"热度"细琢磨下来,就可以追踪到蒙台梭利经典著作之《有吸收力的心灵》对我国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影响上来。本文作者将着眼于《有吸收力的心灵》这部经典的巨作中有关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及其对我过当代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影响,并将此做必要的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蒙台梭刺从儿童发展观出发,提出了独特的纪律教育理论.以蒙台梭利的纪律教育思想来分析和评价当前新课程背景下幼儿园常规教育,特有助于纠正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在观念和实践方面尚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众多的幼儿园教育模式中,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模式、瑞吉欧幼儿教育模式等是大家比较熟知的.最近在欧洲引起热烈讨论的是"森林幼儿园"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7.
蒙台梭利教育法重视纪律教育,其核心体现在:纪律通过自由而来、让孩子走向独立、废除奖励和外部惩罚等思想,这对幼儿园常规教育具有深刻的启示,对解决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莉 《考试周刊》2011,(87):229-229
作者在幼儿园工作中运用蒙台梭利教育的相关理念,并与我国现行的《幼儿园指导纲要》精神进行比较,找出共性,在实践中取两者之长,经过反思,总结出将蒙氏教育与我国现行的主题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成效,包括环境创设品位提高,教师角色定位的改变使教学能力迅速提高,孩子学习更积极主动并获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提出将两种教育相整合要注意的问题,为对蒙台梭利教育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早期教育和亲子教育的新发展大都是学习和借鉴蒙台梭利教育法,并把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学习和运用不断推向高潮。持续不断的幼儿园教育改革也汲取了不少蒙台梭利教育的养料,向蒙台梭利学习,成了幼儿教育的时尚。  相似文献   

10.
蒙台梭利教学法作为蒙台梭利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幼儿园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操作体系,对当今幼教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在我国却陷入"水土不服"的尴尬境地。本文通过访谈蒙氏教学园的园长和教师,发现其困境主要在于办学目的偏离、文化差异难以融合、相关研究缺陷、家长认识错误;因此,在学习蒙台梭利过程中需要注重采取以下对策:建立和健全审查机制;降低非教学成本;解决教学内容本土化和教学形式本土化;坚持混龄教育;学者应多提出易于幼儿园教师操作的方法建议;注重家园合作。  相似文献   

11.
蒙台梭利在其教育理论中对纪律和自由都作出了重要的界定,对儿童遵守纪律的表现和纪律教育的途径都作了阐述,这对理清当前幼儿园常规教育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应是发展幼儿内在的自由,以帮助幼儿形成积极主动的内在纪律意识;结合一日活动有意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制定合理的生活制度,让幼儿自由地活动,避免强加不必要的规则。  相似文献   

12.
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传播经历了三个阶段.即20世纪10—3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传入中国;20世纪40—70年代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沉寂;20世纪80年代至今,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复兴.根据三阶段中的蒙台梭利教育传播情况的分析,找出蒙台梭利教育在中国经历的几起几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蒙台梭利教学法自20世纪初诞生至今,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引进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时间虽短,但对蒙氏教学法的推广热情极高,已有众多蒙氏幼儿园或蒙氏班。因此,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有必要对蒙氏教学法进行深入研究,以推进我国蒙氏教育的健康发展。由于蒙台梭利教育体系所具备的高质性、对多元文化的适应以及经济性等优质特性,因此在我国欠发达民族地区比较适合运用蒙台梭利幼儿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蒙台梭利教育的基本观念入手,重点论述了蒙台梭利教育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启示,同时指出蒙台梭利教育要在我国得到充分发展,还要将其教育思想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混龄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的主要教学组织形式。近年来我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发现,其面临的重大挑战是课程设置问题。笔者在以蒙氏混龄教育为特色的H幼儿园A混龄班上进行为期一周的班级活动观察,并对该班的周活动计划进行分析,从中归纳出该班混龄课程的特点,发现存在课程难以体现异龄互动、课程实施易出现年龄和能力"分层"、多层次课程目标难以制定、教师缺少对幼儿合作性和差异性进行指导、课程评价难以科学地开展等问题,由此提出如下应对思路:将游戏与蒙氏教学结合起来,创造混龄互动机会,对混龄组织进行合理引导与安排,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差异性,转变指导理念,提高观察和指导能力,注重真实情境中的过程性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实施,幼儿教师及家长对幼儿园数学教育也有了新的认识。并意识到幼儿园数学教育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读写算上,更注重幼儿对数学的情感和能力的培养,尤其开始重视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蒙台梭利学前数学教育同样注重幼儿的数学思维,教育形式、内容及过程也有其独到之处。因此,分析蒙氏数学教育,取其数学教育的精华,将有利于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学前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近几年甚至有“蒙氏教育热”现象的出现。为了解蒙台梭利教育在幼儿园本土化实践的现状,文章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共回收152份有效问卷,对上饶各县市区的幼儿园中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运用情况进行探索。结果发现幼儿园教师对蒙台梭利教育的接受度高,但是纯正的蒙台梭利幼儿园稀少,混龄班级有所欠缺,了解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幼儿教师缺乏,蒙氏教具也不足。据此,幼儿园应该把握蒙台梭利教育的理论精髓,促进蒙台梭利教育和地方特色的结合,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提供丰富的蒙台梭利教具,多开展混龄教育活动,以促进蒙台梭利教育法与当前幼儿园教育实践结合。  相似文献   

18.
<正>目前越来越多的幼儿教育机构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运用到一日生活常规教育与课程教学中,为此我带领学生进入河南省实验幼儿园(以下简称省实验幼儿园)大一班(省级名师班)进行四个半月的观摩见习,全程参与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记录并整理成观察日志。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入园实习的第一天看到的情景:省实验幼儿园使用的餐具无一例外全部都是陶瓷材质。起初,  相似文献   

19.
有鉴于国内蒙台梭利本土化研究甚少从教师视角分析,且忽略公立幼儿园办学特性,因此本研究主要从教师视角探讨因应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过程,以温州市A幼儿园为个案,采用了访谈法、观察法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先整理蒙台梭利教育理念,再从职前培训、课程与教学、教师专业三个方面,探讨在A园教师因应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实践情况,并提出建议,作为更多的蒙台梭利幼儿园本土化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快乐是属于童年的,幼儿园本应该是让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的乐园。不久前网上一则幼儿园儿童受教师虐待的消息,引发了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深思。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观察法,发现贫困地区农村幼儿园的教育状况堪忧。蒙台梭利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创造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它对幼儿教师工作的指导主要体现在尊重儿童、个性化教育、利用吸收性心智、把握敏感期和充分准备环境、发挥儿童自我教育能力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