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创设多种情境,唤醒内心体验。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利用贴切生动的语言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感觉、知觉、表象,为学生阅读活动的进一步开展打下基础。在体验式阅读教学中,运用语言创设情境主要表现为课文导语的设计,不同的课文有着不同的主题内容、题材特征和情感内涵,设计导语就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营造符合课文情感基调的教学情境。音乐渲染情境。音乐主要是作为文本诵读的背景,为学生体验文本营造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需要注意的是,音乐必须与整体的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才能真正使教学情境具有持续性的功能,借助多媒体,营造氛围。多媒体通过形状、声音、颜色、运动等元素的综合表现,有效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活动,尤其是情感活动,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和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进而对文本有所理解、感悟、体验及阐释。  相似文献   

2.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智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体验中习得知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针对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来创设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亲近文本,感受文本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宗旨,通过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感、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环节,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情感体验,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材分析:《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设计理念:1.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和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自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习,在自读、自悟、…  相似文献   

5.
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学生学古诗就会感到容易、有趣,从而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怎样在古诗教学中进行情境教学,我认为要把握好这样几个环节:
  1.精心设计导语,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古诗中的情境,往往需要教师通过语言加以描述,把学生带入其中。因此,教师导语的设计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阅读的过程是学生置身课文情境的体验过程,语文教学理应创设适合学生想象、体验的学习情境,以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事件的感受,并催生出学生自己的独特感悟。  相似文献   

7.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本文就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提出了一些看法,德育教育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适时地安排在导语设计、课文背景介绍、人物形象分析、情境创设等不同环节中,使学生在感悟与体验中提高品德修养,形成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教材特点,创设优美的音乐情境,再加上教师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一定能再现课文中的情境,拨动学生的心弦,这是激发学生情感的有效方式。如教学《二泉映月》,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中秋之夜,双目失明的阿炳又一次来到了美丽的二泉。  相似文献   

9.
S 版语文教材从六年级起在每篇课文前都设计了一段编得非常精当的导语。这些导语,文质兼美,富有情趣,思考性强,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指点学习的重点,提示阅读的方法,创设学习的情境。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用好导语读懂课文呢?这是值得研讨的新课题。实践中,笔者体会到课文导语的使用,不应千篇一律,而应因文而异,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捕捉最佳的时机,以发挥其最佳功能。在新教材试教实践中,看到有些老师对课文的“导语”用得得  相似文献   

10.
设计理念 :创设情境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将“读”的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在尊重学生感悟个性的基础上 ,开展研究性阅读。引导学生通过听、说、读、议、写等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自主探究精神 ,训练阅读速度 ,丰富语言积累 ,提升情感的价值。教学流程设计一一、情境导入 ,初读课文。1.创设情境。2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3.交流感受。4 .快速寻读。自由选择课文中最感人的语段。5 .检测初读效果。6 .小结过渡。二、研读交流 ,探究语言。1.自主选择研读。A.研读描写沃克医生神情变化的语句。(1)找 :文中表现神…  相似文献   

11.
阅读是语文科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当前的阅读教学,在教学方式、考查、学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热情,创设音乐情境培养阅读兴趣,创设语言情境提高想象能力,创设表演情境促进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2.
小语教学应当注意捕捉课文的动情点,在读悟课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悉心品味,与作者、人物同悲欢,共爱恨,以求在心潮澎湃、情感共鸣、物我交融中强化情感的渗透力。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注重情感注入,引发学生情感,增强情感体验,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呢? 一、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冲动 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感丰富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人特定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如《草原》这篇课文,写了草原特有的秀丽美景及生活在草原上的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反映了汉蒙人民的友谊。上课伊始,我采用“很想旅…  相似文献   

13.
朱玉君 《学周刊C版》2020,(11):143-144
阅读是语文科目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因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当前的阅读教学,在教学方式、考查、学校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情境教学法的合理运用,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激发阅读热情,创设音乐情境培养阅读兴趣,创设语言情境提高想象能力,创设表演情境促进多元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营造文学氛围,创设导入情境教科书课文前面的导语,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创设了情境。编者创设的情境语言精彩,文笔优美,富有启发性和激励性。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情况往往是变化着的,编者创设的情境不一定完全适合我们的学生。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创设的情境的作用,我除了把编者创设的情境、营造的语文氛围展现给学生外,自己还适当编些精美的导语,渲染学习的气氛,以此来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二、提高探究层次,培育创新情境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探究,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深入地研究问题,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型的学…  相似文献   

15.
<正>一、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提升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的常用方法之一,教师在阅读教学前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初中生生活阅历、情感经历有限,有时无法完全理解阅读文本中的情境,因此教师借助现代教育手段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产生"感同身受"的真实体验。情景模拟的具体操作方法包括利用贴切语言表达创建情境、运用课堂表演创设情境、运用与文本情感基调相符的音乐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等。比如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乡愁》一文,将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从情感入手,因为情感因素可以从时空上拉近作品与学生的距离,用学生能理解体会的情感因素作为媒介,催化出他们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一、创设情境,引导体验心理学认为:儿童的思维处于表象思维的阶段,思维活动主要是运用表象来进行的,以后才逐渐向抽象的逻辑阶段过渡、发展。创设情境,能让学生从感受、体验形象开始,而学生在感受、体验的同时,语言及思维也必然随之发展。由于学生的情感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容易受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有关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有种身…  相似文献   

17.
“体验性学习”是语文教学中体现学科人文性的一种极好方式,它重在情感激发、心灵感悟,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感悟、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呢?一、创设情境,移情体验情境的创设,有助于引领学生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亲情、激情的目的,产生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的情感体验。1.情境渲染在教学中,儿童置身于特定的环境中,通过情境渲染,最易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纸奶奶…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令人感动的画面,小学生会和成年人一样动情动容。可在阅读教学中,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么感人,不少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学生角色模式定势化,使得他们把课文描述的情境与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作为互不相关的两回事,置己于文外,难以引起体验,激起共鸣。要促进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借助生活感悟语言的能力,须在阅读中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以促进情境的感受、心理的揣摩、情感的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者,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9.
惠宁 《甘肃教育》2014,(1):76-76
正《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小学语文教学应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创设情境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教师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境,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进入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几句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如,在教学《钱塘江大潮》一文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  相似文献   

20.
阅读活动是从语言文字中筛选信息的,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使内心产生各种体验。文章围绕指导诵读,在诵读中体验作者心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形象感知,在品味语言中丰富情思;乐于体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情感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