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5 毫秒
1.
音乐欣赏对丰富和发展孩子的想象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任何的音乐作品都可以引发想象。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不仅有利于想象力的发展,而且能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音乐还能抒发人的感情,每首音乐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在音乐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孩子的听觉记忆,发展孩子的听觉想象,养成孩子的听觉习惯,让孩子从小多听、多想、多思维、多创造。  相似文献   

2.
陈芳 《中学生电脑》2014,(3):52-53,55
我们在进行指导学生写作训练时,应让每一位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注重学生的联想、想象、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综合培养和提高.将习作中的思维训练进行到底,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习作中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才能真正提高作文课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却可以概括和创造出世界上的一切,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孩子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超乎寻常的.他们的言行无不蕴藏着许许多多的灵感和顿悟。小心翼翼地呵护孩子想象的幼苗、思维的火花.是教师的神圣职责。  相似文献   

4.
一切科学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没有想象就没有科学。创新思维与想象之间有着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就应该首先了解想象力在创新思维中所发挥的作用。鲁迅先生说过 :“孩子是可以敬服的 ,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 ,想到地面下的情形 ,想到花卉的用处 ,想到昆虫的言语 ;他想飞上天空 ,他想钻入蚁穴。”正是由于这一点 ,孩子的创造能力有时才不比大人差 ,他们在创造过程中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缺陷 ,往往可以通过想象力的天真发挥而得到一定的补偿。也正因为如此 ,一些创造学者研究认为 ,所谓开发一个人的创新思维能力 ,从…  相似文献   

5.
想象是化学思维的基本形式,也是化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化学学习中想象思维培养的基本策略是:对知识进行认识论分析,将想象思维作为显性目标,设计以想象思维为中心的认识活动,设计精致的辅助性教学话语,注重化学符号的意义性学习,设计关于想象的反思性交流活动,设计描述性作业和解释性作业。  相似文献   

6.
从<螳螂的观察日记>中可以看到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探究的兴趣让孩子的思维异常活跃;离开课堂的束缚,孩子的思维走向开放……从中也让我们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我们要通过探究活动让孩子获得科学学习的乐趣,还要以此促使孩子得到思维的共鸣,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首先是巧设疑点,让孩子的思维走向独立;轻装上阵,让孩子的思维走向广阔;其次是注重过程,让孩子的思维走向主动;培养情感,让孩子思维的走向科学;最后是课内课外结合,最终让孩子的思维无限延伸.  相似文献   

7.
观察、想象和思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工程".观察是想象的依据,是思维的"触角",想象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想象的升华,是智力的核心,也是写作的主导.因此,小学作文教学要完成这个"整体工程",必须把观察、想象、思维三者有机地拧在一起, 形成作文教学系列化,逐个训练.  相似文献   

8.
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很多,在教学中只有牢牢抓住孩子的内心世界,精心设计教案,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热爱音乐课堂。课堂中,多组织游戏、鼓励想象,让孩子的思维碰撞出火花,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发展,绽放活力。  相似文献   

9.
创造思维是有创见的思维,包括想象,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等,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超越,在前人和常人的基础上有新的见解,新的发现,新的突破。语文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培养想象力想象与思维关系密切,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思维。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现进行加工,进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的突出特征是在已有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现实生活中尚未存在或根本不  相似文献   

10.
思维一般可分为 :形象思维 (或直感思维 )、抽象思维 (或逻辑思维 )、灵感思维。在生物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能力不可或缺 ,中学生的非逻辑思维表现丰富 ,如对问题的猜想或应急性回答 ,提出怪问题 ,产生新奇的想象 ,对难题的顿悟等。从当前的教学现状看 ,长期以来 ,逻辑思维一直被视为科学思维的唯一类型 ,而非逻辑思维仍未被重视。笔者认为 ,非逻辑思维与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学生接受与理解生物学知识 ,有时非逻辑思维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1 想象思维的培养想象思维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想象因素,用自己创新性的“教”来诱发学生创新性的“学”,充分发挥想象的功能,注重引导、点拨,启迪智慧,开启创新思维之窗,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在有限的知识中给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可以做到以下几点:在句式训练中开拓思维;图文并茂,铺展想象;在小练笔中驰骋想象。  相似文献   

12.
蔡捷 《时代教育》2006,(12):135-135
时代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孩子。小班幼儿是想象较为丰富的时期,他们的创造性无所不在。在教育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如何正确地加以引导。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使他们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富有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作活动,能够激活孩子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地感受到音乐故事创编活动能为孩子的想象插上高翔的翅膀,给孩子的思维注入形象的因子,并带给他们无限的创意和快乐……  相似文献   

14.
观察、想象和思维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整体工程”。观察是想象的依据 ,是思维的“触角” ,想象是思维的基础 ,思维是想象的升华 ,是智力的核心 ,也是写作的主导。因此 ,小学作文教学要完成这个“整体工程” ,必须把观察、想象、思维三者有机地拧在一起 ,形成作文教学系列化 ,逐个训练  相似文献   

15.
观察的过程伴随着思维与想象的品质,观察因思维想象而丰富,想象依托观察而真实,表达凭借观察与思维想象而自然灵动。在小语课堂上联动观察、思维与表达,也就能有效训练学生的习作表达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小学阶段是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发展最为迅速的一个时期,要激发孩子们探究空间知识解决空间问题的兴趣,适当使用数学教具帮助孩子培养观察想象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要通过合作交流,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逐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经常会陷于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中,这与我国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育,很少给孩子想象的空间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8.
花利琴 《教师》2013,(25):119-119
幼儿教育期是想象活跃的高峰期,而学前教育则是培养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基础。每个孩子都有创造的需求,都潜存着极大的创造性,幼儿的创造性能使孩子得到巨大的个人满足,绘画是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许多孩子不喜欢绘画或者画不好画的原因是他们不敢大胆想象,不敢大胆表现。因此,小学低年级阶段的美术教育应注重拓展学生思维,使他们能够大胆想象,激情创作。  相似文献   

20.
刘奎林 《成才之路》2012,(27):I0005-I0005
第二十七讲几种适用的思维类型一、发散思维发散思维也叫扩散思维,就是在思维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由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找出更多更新的可能答案、设想或解决方法。创新思维是发散思维和收敛思维的辩证统一。要进行创造,往往先要进行发散思维,即把事物尽可能多地想象,然后进行收敛思维,即在众多的发散想象中整合,进一步进行新颖而有效地想象。发散思维是开放性思维,从已知领域中探索未知领域,从而达到创造创新的目的。因此,它没有一定的方向,也没有范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