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顺势而导,抓实言语运用 师:同学们,如果说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一座瑰丽无比的宝库,那么古诗就是这座宝库中一颗颗璀璨耀眼的明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生:江雪. 师:课前,同学们完成了预习作业.首先,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古诗. (生读) 师:这里有个字,(出示:径)它读—— 生:jìng. 师:我们在哪首诗中见过"径"?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师:"径"是什么意思? 生:是小路的意思. 师:(出示蓑衣图片)先读好"蓑". (生读) 师:看看图,"蓑"是什么? 生:"蓑"是用茅草和竹叶编成的遮风挡雨的工具. 师:就是以前人们下雨天时穿的避雨工具.这个字是什么偏旁? 生:草字头. 师:(出示斗笠图片)先读读"笠",再说说"笠"是什么. 生:是用竹子编的帽子,可戴在头上. 生:因为是竹子编的帽子,所以它是竹字头. 师:读"蓑笠翁"这个词时要注意"翁"的后鼻音."蓑笠翁"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2.
板块一师:课文中的生字词都认识了吗?生:(齐)认识了。(板书:悤)师:认识吗?生:不认识。师:现在人一般人都不认识。(众笑)这是一个古体形声字,念cōng,"悤"的本义是"窗",古时候的窗有一格一格的小格子。"悤"又表示一个人的心情就像窗户上的小格子一样的多,一样的乱,又有心神不定、匆忙的意思。(板书:怱)师:念什么?生:cōng。师:聪明!这两个都是"匆"的古体字,(板书:匆)表示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3.
项阳  金旦 《江苏教育》2007,(18):25-26
笔者在听一位青年教师教学《夕阳真美》这篇课文时,要求孩子理解"壮丽"一词是这么引导的:师:"壮丽"是什么意思啊?生:"壮丽"是"美丽"的意思。师:"丽"是美丽的意思,"壮"呢?生:(无语)师:"壮"是指"壮观",那"壮丽"就是——生:(齐)"壮观美丽"的意思。  相似文献   

4.
教学《巨人的花园》(人教版四上),教师这样教"洋溢":(出示句子: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师:这句话中有一个生字"溢"。大家一起跟老师读!生(齐):溢,洋溢。师:大家一起来写一写这个字。(教师范写,学生在生字本上写。)师:通过预习,谁来说说这个词语的意思。生:"洋溢"是充满的意思,"洋溢着笑声"就是指"充满着  相似文献   

5.
"坠"出的伟大 <生命桥>中有这样一句:"老羚羊笔直地坠入山涧." 师:请同学们读这句话,想一想,"坠"是什么意思? 生:"掉"的意思. 生:"落"的意思.  相似文献   

6.
【教学实录】一、审课题,依据文体定目标师: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第一个字右半边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谁来读课题。(生读)师: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揠)念正确了(注音:yà)。那么这个"揠"字是什么意思呢?生:"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那什么叫寓言呢?生: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7.
<正>一、导入——直奔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师:(板书课题)我必须去。生:齐读课题。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我想知道"我"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我"到哪儿去?生:我想知道"我"去了没有?生:我想知道"必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8.
教学片段:师:(初读课文后)读课文时有没有遇到难题?看看谁是今天的问题专家?生:我想知道“奇妙”是什么意思?师:(板书:奇妙)谁来说说?生:我知道。我可以用分解法来解释,“奇”就是奇怪的意思,“妙”是美妙的意思。也就是“奇怪美妙”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奇”应该是奇特的意思。生:不对。我觉得是“稀奇”的意思。(场面有点乱,几种意见相持不下。)师:大家讨论得这么热烈,说明这个问题提得不错。大家找找“奇妙”躲在课文的哪个地方?找出有关句子来读一读。生:在第一节。(生读句子)生:在最后一节也有。(生读句子)师:谁能根据课文内容用…  相似文献   

9.
师:(板书"理想")请同学们齐读这两个字,边读边想,"理想"是什么意思呀? 生:(个别同学举手)我认为理想就是想法,自己想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10.
认识天堂.那是个充满自由的地方 师:(板书:天堂)请同学们说一说,"天堂"是什么意思? 生:人死了之后去的地方. 师:说得没错,但是,"天堂"还有另外的含义. 生:美好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一起读——生:浅水洼里的小鱼。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生:(读)rēng。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广玉兰》(苏教版六下第六单元)一课第1自然段中"观赏"一词前后两次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植反思之能。师:这个自然段最后一句话"观赏"可以换成"观看"吗?(生漠然)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再想一想。生:"观赏"不但有看的意思,而且还有欣赏的意思,而这  相似文献   

13.
一检测学情,激发识写兴趣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第28课《浅水洼里的小鱼》.小手举起来,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指课题)水洼就是水坑,浅水洼就是—— 生:里面只有很少水的水坑. 师:对.看课题,请一个小朋友来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一起读—— 生:浅水洼里的小鱼. 师:课文都预习了,老师考考大家认识不认识这个字.(出示生字卡:扔) 生:(读)rēng. 师:没学过大家都认识了,看来预习得不错.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是咱们以前就认识的老朋友了,一起读——(出示生字卡:捡) 生:(读)jiǎn. 师:接下来,小嘴巴都不许出声,咱们来做做字的动作,看谁做得好.(出示"捡""扔"字卡,生做相应动作)这两个词还是一对—— 生:反义词.  相似文献   

14.
正【教学片段一】师:老师来考考大家,这些词语你会读了吗?(屏显)啄肉夹住威胁毫不示弱喜笑颜开筋疲力尽师:词语读正确了,但陆老师有个建议,想着这些词语的意思读,你会读得更好。(生自由练读)师:现在,陆老师和大家合作读,我读左边一列,你们读右边一列,你可以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加上适当的动作或表情。师:(伸长手臂,手指呈尖嘴状,语气狠狠地)啄肉。生:(双手合起,做"夹"的动作,大声地)夹住。  相似文献   

15.
参加过很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但今天的课堂很耐人寻味:师: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字"闻",跟老师读一遍"wén"。(生读)师:谁说说,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生:闻就是门里藏个耳朵的"耳"。师:很好,还有别的方法吗?生:闻就是耳朵的"耳"外面挡上个"门"。师:嗯,好像和上边的一样,再想想。  相似文献   

16.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师:这里有三个词语,谁来读?(出示:京剧、旦角、梅兰芳.生读) 师:你能说一说京剧、旦角、梅兰芳之间的关系吗?(出示相关图片和文字介绍) 师:今天学习的课文是《梅兰芳蓄须》.(板书课题)注意"蓄"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畜"字."蓄须"是什么意思?  相似文献   

17.
一、导入 (屏显刘禹锡介绍,配乐《高山流水》.) 师:同学们在预习中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师:关于诗人的情感. 生:这首诗是诗人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师:关于背景.下面我们就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二、板块一:以读悟诗 (屏显.) 三分诗,七分读,并是十分. ——苏轼 师:这里的“并”是合起来的意思.苏轼这句话道出了读对学诗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以读悟诗. (师板书“以读悟诗”.) (一)字正腔圆地读 师:朗读古诗,首先要做到字正腔圆,即要读准字音.我们请一位同学试读一下.  相似文献   

18.
【对话1】师:怎么读"1/2"这个分数?生:读作"一分之二"。师:为什么?生:因为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两块,就是一分为二的意思,当然读作"一分之二"。师:……(哑然!)【对话2】师:你认为最小的自然数是"0"还是"1"?  相似文献   

19.
<正>一、解题预测文本师: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学习一篇新课文,课题上有个生字,谁来读题?("侣"字下加红点。)生:走遍天下书为侣。师:读得很好!注意这里要有停顿——走遍天下/书为侣。课题是什么意思呢?生:走遍天下,书是我的伴侣。生:不管走到哪里,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师:由这个题目再猜猜看,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呢?生:是写关于读书的话题的。生:可能会写让我们以书为伴的吧。生:告诉我们读书会有哪些好处的。生:这可能是作者要表达的一个观点,倡导我们以书为侣。  相似文献   

20.
在我校举行的新课程调研课上,我听了汪藕花老师执教的《说声"对不起"》(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现摘取精彩片段如下——片段:生1:老师,"支支吾吾"是什么意思?师:你先看课文,当老师问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时,陈刚回答了吗?生1:他只是说"我——我——",然后就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师:对呀!他想回答老师的话可是又不知道说什么,于是,说话就怎样——生1:"吞吞吐吐"的。我明白了,"支支吾吾"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