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网络视频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岩 《网络传播》2010,(3):69-69
网络视频是个香饽饽。据预测,2010年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将达到3.88亿人,94%网民将会上网看电视,如此高的覆盖吸引了众多传统电视台。传统视频媒体频频触网,在丰富节目源的同时,预示网络视频竞争更趋白热化。  相似文献   

2.
蒋先福 《声屏世界》2011,(2):125-126
网络视频兼具电视媒体的收看形式,及网络媒体的精准投放、积极互动等诸多特点,随着网民的增加,受众年龄结构的变化,网络视频覆盖人群范围日趋广泛,2010年网络视频在中国的用户规模已经接近三亿人,到2010年年底达到2.87亿,访问时长是2.05百亿小时。  相似文献   

3.
韩彪  陈昌业 《军事记者》2011,(11):49-50
网络视频媒体已经成为了当下最热的媒体形态。不仅受到受众的青睐,更是吸引了大量的热钱涌入。比较网络视频媒体与电视媒体能够使我们更清晰和透彻地了解新媒体对于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再造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网络视频媒体目前流变的两个趋势的必然性.一个是内容版权意识的提高.另一个是与电视媒体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e时代的到来,掀起了一股网络视频潮流。这股潮流在给广大市民带来福祉的同时,也在挑战着传统电视媒体在大众心里的地位。网络视频的兴起究竟对传统电视媒体有多大的影响力度呢?本文就此进行探究并为传统电视媒体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5.
事由:DCCI2010中国互联网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底,已经有近两成(19.3%)的中国人访问网络视频网站,网络视频成为中国互联网受众规模增幅最快的领域之一。  相似文献   

6.
《声屏世界》2011,(2):127
搜狐网络视频:比肩与超越随着互联网作为主流媒体身份的确立,网络视频已经成为网民满足娱乐需求的重要渠道。在内容传播上,网络视频媒体在信息展示上的生动性、丰富性、完整性、细致性以及冲击力、感染力,和电视媒体具有同样的价值。尤其是随着高清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带宽的增加,视频在电视和网络上只有传播渠道的不同,其他方面并没有什么差异。  相似文献   

7.
郑维东 《视听界》2014,(1):31-32
开机率和收视率作为收视率调查早期常用的指标,常被人援引以分析电视的发展趋势。本文从开机率和收视率的概念出发,引用真实调查数据,通过四分法计算分析电视与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及忠实度,科学地指出电视相比网络视频,其到达率和忠实度均有着领先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宽频时代,大量的影视节目在互联网上传播与交流。传统的电视媒体不再垄断传播的渠道,面临着来自网络视频业务的强烈冲击。同时,网络视频业务也为电视媒体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因此,在宽频时代,传统的电视媒体就是要充分利用自己在品牌、节目存量、节目制作、节目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网络视频业务,在宽频时代续写自我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电视作为音视频兼顾的媒体,和广播、报刊相比,有明显的优势。但是,网络视频、手机电视作为新生产力的代表,电视未来的替代品。网络媒体观看奥运,有电视不可能具备的显著优势当然,便携性的手机电视,作为媒体的优越性又大于网络视频。网络和电视部是科技奥运的一部分,谁主沉浮?我们先看看网络的这两个优势“不同时空‘同趣人’聚合的虚拟现场”、“有两个同步虚拟时空:比赛和网民点评”。  相似文献   

10.
陆地 《视听界》2011,(4):18-24
2005年以来,网络视频一直是互联网领域、传统电视领域和风险投资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互联网领域关注它,是因为网络视频的兴起意味着互联网业务正在从文本服务向超文本服务升级,或者说正在经历着从电子报纸媒体到电视媒体和全媒体的转变,希望它能迅速成为互联网业务增长和盈利的支柱。传统电视领域关注它,是因为网络视频已渐成气候,对电视观众和广告的分流日渐明显,市场威胁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1.
张艳 《视听界》2010,(2):25-29
目前,在网络视频业主要有四种不同细分领域的运营商竞争最为激烈,分别是垂直点播和分享类,P2P流媒体类,传统门户类,电视媒体类。垂直类远营商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主要是指以提供网络视频为核心业务的网络视频运营商,优酷、土豆都属于这个范围;P2P流媒体类是指以P2P流媒体技术起家的网络视频运营商,主要利用P2P技术提供在线直播和点播服务,比如PPLive(已改名为PPTV);传统门户类是指提供网络视频服务的传统门户运营商,如国内四大门户网站;电视媒体类指依托于传统广电体系的电视媒体,如中国网络电视台,芒果TV。  相似文献   

12.
视频网站与电视台——从对立走向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瓴  张鹰 《新闻世界》2010,(11):18-19
视频网站的崛起对传统电视业形成了巨大挑战,视频网站非法盗用版权内容成为电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直接杀手,而更值得忧虑的是,网络视频的收看模式正在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收视习惯,长远来看,对电视媒体造成了更深层次的威胁。同时,电视台向网络视频行业的进军,对当前主要由民营网站主导的网络视频行业竞争格局产生了冲击。在未来的视频媒体竞争中,无论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哪方占据上风,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合作是共赢的底线与原则,未来主流的传播形态必将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3.
《声屏世界》2013,(4):111
随着中国媒体数字化进程的发展,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仅次于传统电视,并从之前的电视补充媒体逐渐发展为广告的主流投放媒体,视频已成为网民第一大网络服务选择。而内容版权上的精品化、自制项目的多元化呈现良好趋势,特别是手机视频成为增长最快的移动应用,使得视频网站在内容营销上有了更大的市场,目前爱奇艺移动客户端总用户数已达到1.12亿,在多屏时代将会创造更多无缝化的精彩视觉生活。  相似文献   

14.
用户规模奠定了网络视频行业巨大的市场前景。中国网络视频用户在2010年底已经超过了2.84亿,占互联网用户的6成以上,而今年整体网络市场规模预计高达400多亿,网络视频行业仅占其中的7%。这充分说明,视频网站还有很多价值未被挖掘。  相似文献   

15.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近七成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减少,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在网上看视频,基本不使用电视收看电视台的节目。  相似文献   

16.
Hulu模式即美国新生的视频网站Hulu.com(以下称Hulu)和传统电视媒体合作,在网络上对用户播出免费正版电视节目、以广告为收入来源的传播模式.Hulu成功运作后,国内视频网站和传统电视媒体纷纷效仿,视频网站借其途径拓展新方向,传统电视媒体用其模式打入新媒体市场.作为二者良好融合的典范,Hulu模式正推动着国内两类媒体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昆  毛艳  陈思 《青年记者》2010,(6):18-19
2009年,中国网络产业中网络视频部分已经成为一个日渐重要的分市场。借助风险投资建立起来的优酷、土豆、PPTV、PPS等商业视频网站,经过数年的发展,已经进入快速成长期。而央视网、凤凰网等借助电视媒体的视频内容也开始在网络视频市场延伸自己的品牌。作为国内的第二大电视传媒集团的SMG,试水网络视频内容市场也有好几年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4月7日发布中国网民网络视频应用研究报告,显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到2.4亿,近七成用户观看电视的时间减少,其中近4000万用户只在网上看视频,基本不使用电视收看电视台的节目。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网络视频的飞速发展,引发人们关于网络视频是否会取代传统电视的热议。截至2013年6月底,观看网络视频的中国网民为3.89亿,较2012年底增长4.5%;①而受个人电脑、互联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的冲击,传统电视观众出现分流,以北京为例,北京地区电视开机率从三年前的70%下降至30%。②从广告投放上看,2007~2012年,我国网络视频广告市场规模增幅有3年超过了120%;而同一时期,传统电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1,(2):122
编者按视频媒体由电视媒体的收看形式衍生而来,又能兼具网络媒体的诸多特点,随着网民的增加,受众年龄结构的变化,网络视频在相同特征的收视人群中的收视时长也已经超过电视。对于那些想吸引年轻消费者的,想节省广告开支的,对网络广告了解不多的……诸多传统企业来说,网络视频是个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