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熊燕  叶滢 《地理教育》2010,(4):52-53
一、乡土地理的概念 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因其“乡土”一词延伸发展而来,其所指的区域范围尚有不同的解释,如《辞海》中解释为省区以下较小地区,而《地理学词典》则解释为“可以一省、市或地区为单位,也可以一个县、一区和乡为单位”。  相似文献   

2.
乡土地理教育的理论建设,涵盖乡土地理与乡土地理学的区别,乡土地理研究最适宜地域单元的界定,新时期乡土地理教育的职能,乡土地理教材和课程建设诸问题。本文根据高师地理教育专业的特点提出了高师乡土地理学课程的内容结构。  相似文献   

3.
为培养学生全面均衡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为能激起学生和家长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抛弃地理传统上“小科”的狭隘想法,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和应用能力,开展了地理教学中对于乡土资源利用的研究。本文从在地理教学中采用乡土地理资源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发散思维,和对自己所在乡土的热爱之情三点展开论述,抛砖引玉,以供专业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一、开展乡土地理教育的意义 “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是新地理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它要求教师在选择乡土地理教学内容及组织实施时,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尤其是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以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课程改革理念,从而使乡土地理教学真正成为“开放式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乡土地理教学的历史发展 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在其《大教学论》中十分注重教学直观性原则,强调地理学习必须从乡土地理开始.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斐斯泰洛齐都曾主张教给儿童乡土地理知识.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李特尔更是以其亲身经历坚信乡土地理的教育和研究是一个地理学家成才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19世纪,乡土地理一直被认为是欧美学生认识世界的基本方式,美国人艾玛·威拉德将当时乡土地理的作用简短归纳为“从已知到未知(Reckon the unknown from the known)”的认识世界的过程,即采用“同心圆”式(亦称“扩展环境”式)的学习次序使学生认知世界.于1992年颁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也曾指出:“区域学习选自下列范围:当地社区、本区、本国、本洲、其它大洲和空间组合、全世界、全球结构”.“所选区域应包括从本区到全球大小不同的规模”.上述观念都突出表明了乡土地理教学在“同心圆”式认知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提到:“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学生可以通过收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在这里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的地位得到强调和规范,其范围被界定为“学校所在地的区县一级行政区域”,其主要内容被规定为“环境与发展问题”,其方式则提倡为“探究性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张德海 《教师》2013,(3):91-91
人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形容知识渊博的人,可见地理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把乡土地理加入我们的地理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乡土地理是地理教学不可分离的部分,新《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结合乡土地理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学科的建设有明确的要求:必须变革“学科中心”、“知识本位”下的地方志式的地理课程,努力创设一种以区域地理和乡土地理作为学习载体的地理课程。可见在中学地理课程建设中,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伟 《地理教育》2013,(Z1):15-16
<正>一、开展乡土地理教学的意义1.有助于加深对地理知识与规律的理解与记忆中学地理课内容十分宠杂,范围极为广阔,从祖国到世界,从地球到宇宙,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许多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学生无法直接观察和感知。而乡土地理教学突出特点是有强烈的实践性,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和乡土地理考察,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而生动的感性材料,并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各种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对教学中的重难点,  相似文献   

10.
<正>乡土地理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学习对于加强乡土乡情教育,培养爱乡热情非常重要,同时也非常符合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理念。因此对于乡土地理的考查在淮安市历次中考中都有体现。一、考查地域范围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中把"乡土地理"的范围规定为:一般包括本省(直辖市、自治区)地理和本县地理;而国家教委1986年颁布的《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大纲》和1987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学大纲》则规定了"乡土地理限于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个案分析等方法,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宿州市乡土地理为例,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乡土地理的应用策略:创设乡土素材情境,精心设置探究活动;精选乡土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借助乡土资源,广泛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2.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案例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思想强调师生以“做”为核心,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让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做到更生动而全面的学习。乡土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由近及远,认识遥远、抽象、生疏的地理事物。通过引入乡土地理,然后巧妙设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把知识迁移和拓展。  相似文献   

13.
岑贤坤 《中学文科》2009,(12):73-73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其中明确规定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对地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作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其中明确规定要“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也对地理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作出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地理实践活动群是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重要载体。以STSE教育理念为导向进行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群的设计和实施,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正确认识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乡土情怀和爱国情感,而且化解了地理实践活动门槛高、开展难与课时紧等现实问题,充分发挥了实践活动的连贯性、进阶性与综合性。本文在明确STSE教育理念下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群设计框架与目标基础上,以“行渭水之滨,探人水与共”为例,进行STSE融合教育下的地理实践活动群设计,以响应“三新”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中学地理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与人文地理关系的 重要工具,而乡土地理课程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家乡地理情况,更好地领悟所学地理知识 的重要桥梁。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 理教学现状,讨论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改进措施,随后提出 了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此仅供相关人 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7.
浅谈乡土地理教育改革的几个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课程形态———多种模式《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学习有以下几点要求和建议:①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②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③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如何以乡土地理为载体进行综合性学习、开展出富有实效和新意的探究性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的多样化是新思路,课程形态有两种模式可供借鉴。一是单独设乡土地理课,教材中精选出专题性素材、提供众多的知识生长点,横向可与其他学科联系,纵向可深入到研究…  相似文献   

18.
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教学一方面是地理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到实际环境中的最好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乡土地理教育基地--富阳喀斯特溶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课程标准在设计思路中指出“提倡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乡土地理教学基本理念上要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地理的功能,让学生通过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所以,乡土地理教学应该能在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主题+问题探究+项目学习”的方式,开发了乡土地理课程,指出: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要以落实核心素养为目标,突出基于乡土地理情境的问题探究与基于乡土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两个方面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