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乡土历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了解家乡历史,进而树立爱家乡意识的一种途径。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习并了解本省本地区的历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地方乡土历史是祖国历史长河的支流,热爱家乡是中华民族自信的源泉。乡土史的教育教学价值在历史界是公认的,家乡辉煌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应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的生动教材。乡土历史与祖国历史紧密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历史教学中融入云南地方史,能使学生从局部到整体了解历史发展的大势,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弥补中学历史课本的缺陷与不足。同时,把地方历史融入课堂,进行“本土化教学”,不仅可缩短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加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也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使历史变得“可望而可及”,使学习变得生动亲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乡土资源以其“近、熟、亲”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爱乡爱国的思想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可以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乡土历史资源中蕴涵大量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翻阅地方史料,可以发现许多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事件和在史海惊涛中沉浮的众多风云人物。把地方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融入课堂教学,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原有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面临极大的挑战.地方史资源形式多样,而且贴近学生生活.把地方历史引入中学历史课堂,能有效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升教学效率.福建船政史作为地方史,资源丰富,可以作为辅助资源融入地方中学历史教学,深化学生对家乡的情感,深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4.
陈宇志 《中学文科》2005,(12):59-59
注重培养学生的乡土意识,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素质,是近年来中学历史教学改革探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试从历史教学中渗透乡土意识的必要性、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三个方面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加强乡土教学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热爱自己的家乡和祖国,中学历史教学中渗入乡土教育,恰好最能实现这一目标,本文试从乡土教育的实施原因及实施办法来探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乡土教育问题,以期对以后的历史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学历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把历史课上成了故事课,学生不会探究深层次的历史规律等。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乡土历史教学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一种有效途径,是对中学教学的重要补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中学历史教学就是通过历史知识的教与学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利用地方人文资源的整合和开发,以地方特有的人文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主体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编写家乡之最”作文教学系列尝试通榆县第七中学刘万德通榆县地处吉林省西北部,自然条件比较差,是贫困落后的地区。这里的人们都以跳出这个“地方”为荣。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有意识地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爱家乡的教育。例如,结合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七单...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开放性教学,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开放性教学实际上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了解教材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题,归纳问题,收集相关资料,最后得出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相似文献   

11.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中学历史教学应当充分开发利用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乡土教材和社区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历史学习和历史感悟大有裨益。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教学中对乡土资源利用得不足,再加上没有一本合适的乡土教材,因此利用乡土资源开展历史教学是一项空白。新课程改革中,笔者对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资源进行了一些探索,有了一些收获。一、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教学的意义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相似文献   

12.
结合乡土地理知识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朱迪臣乡土地理,是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初中讲授。旨在向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再重提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也还是很有必要的。现行高中...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改革要求将地方课程资源融入学科教学之中。西藏地方中学历史教学中穿插本地本民族历史,对于增进学生学习兴趣、补充课程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了解本地区本民族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顾月仙 《现代教学》2007,(10):47-48
中学乡土历史活动的探究课程从一期课改到二期课改实施以来,各区县的历史教师就其教学方法做了很多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乡土历史的整个理论框架缺乏知识与品德教育的完整性,各区县乡土历史活动探究也自成体系,少有共享,历史文脉延续相对历史教材显得支离破碎。我是一名从教20年的中学历史教师,对家乡的历史文化由衷地热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中学地理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与人文地理关系的 重要工具,而乡土地理课程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 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家乡地理情况,更好地领悟所学地理知识 的重要桥梁。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 理教学现状,讨论了中学乡土地理教学的改进措施,随后提出 了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方法,以此仅供相关人 士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历史图片作为以图片形式记载、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的材料,既是中学历史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常用工具。将历史图片正确且灵活地应用于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加高效,更可以促进学生在深层理解中提高学科素养。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历史图片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呈现特点、应用原则及策略进行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7.
李健 《中学教学参考》2014,(25):108-108
<正>中学历史新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提倡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的历史教学资源。初中历史教学开发和利用地方历史教学资源,可以更好地利用历史史料,加强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去学习历史。一、地方史资源的开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连云港地方史资源众多,涉及面广,包括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很多内容,其中著名的西游记文化、镜花缘文化等历史资源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资源。因此,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坚持从本地历史资  相似文献   

18.
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心理负担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实行减负增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注重以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原理指导中学历史教学,切实提高中学历史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谈地方史、民族史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关系──中学《新疆地方史》教学中的几个基本问题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钱放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历史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民族史、地方史与《中国历史》授课之间的关系,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拟从新疆地方史的角度谈谈这一...  相似文献   

20.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王克玉一、注意隐性问题,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教材的能力高中历史教材有些地方由于受篇幅约束或中学教学所要求的水平限制,对事件的来龙去脉、人物的活动等叙述不明朗,易被学生忽略,成为学习的“死角”,构成学生把握历史阶段性特征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