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潘虎 《青年记者》2007,(10):89-90
三年前说中国的报纸传媒处于困境,很可能被人贴上杞人忧天的标签,但经过2005年中国报业经营“多事之秋”:从第二季度起各地报业集团纷纷呈现“熊市”之态,下半年一路走低。特别是北青传媒200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7万元,同比下降99.7%,经营业绩几乎一败涂地,中国报业广告经营面临“拐点”、报业经营进入“微利时代”,成为学和媒体专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鞭挞报纸传媒经营之罪的言论逐渐多了起来,更有甚,预言报纸传媒必将被新兴媒体彻底取代,沦为“社区小报”,仿佛中国报纸传媒一夜之间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进入传媒高速发展时代,日益提高的报纸成本给传媒和报纸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市场风险,同时资源的浪费也有悖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本文力图将成本控制这一重要理念引入到报业经营中,从报业的盈利模式入手,分析报纸的成本构成,力图寻找低成本盈利的报业发展之路.报纸进行更具指向性的市场定位由厚变精、倡导简约的报道编排风格及制定合理的发行量,这些都将成为未来报业减轻成本压力的可行性方案.  相似文献   

3.
鲁中传媒全称为大众报业集团鲁中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是一个以报纸出版为中心,以多元化经营为补充的区域性新型报业传媒公司。从1998年12月至今,短短5年多的时间,通过有效资本运营和科学的管理,总资产已超过亿元。现主要拥有《鲁中晨报》、鲁中新闻网两个传媒资源以及8个独资、控股、参股企业,涉足广告、印刷、化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上销量第二大的报纸<朝日新闻>也是一家大型综合性媒体.因基于内容的立体经营,它获得了比销量第一的<读卖新闻>更多的社会认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立体产业链的开发能带来立体渠道与多点赢利模式的可能.朝日集团的经营模式对我国的传媒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梁敏俐 《新闻知识》2003,(12):48-49
报纸作为一种传媒,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必须走向市场。时下全国报纸已逾2000家,市场竞争已达白热化程度。而报纸要在这种竞争中立足,关键在于其广告经营的效果,因为报纸是要依靠广告才能够生存的。下面我们以优秀报纸的广告经营为例,对其广告经营中的一些有效途径作点探讨。  相似文献   

6.
《新闻前哨》2005,(9):112-112
黄升民在《传媒观察》杂志2005年第6期上撰文说,近几年,报纸可以称道的事情就是跨地区突破。但是,单纯从经营的角度讲,报业仅仅跨地区去多办几家报纸显然是不够的。报业跨地区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能跨地区办报纸固然不错,但最重要的还是跨媒体。报业如果不跨媒体经营,希望就不大。因为从投资的角度讲,实际上投资报纸的  相似文献   

7.
期刊赢利的"第三条道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蔚 《新闻记者》2004,(2):56-58
期刊盈利模式需要创新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媒体改革大潮中,期刊似乎波澜不起。据中国期刊协会调查,在全国9000多种期刊中,真正盈利的不过百余家。也就是说,盈利的期刊仅占到期刊总量的2%左右。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当前期刊经营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期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谋求生存与  相似文献   

8.
"厚报"的标准、成因与限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事实上,报纸版面规模的扩大可能是经济的,也可能是不经济的,关键要看报纸的经营有没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各种经营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亮 《新闻三昧》2005,(3):46-48
目前,我国报纸的经营模式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报纸定价高于成本,报纸以发行盈利。这类报纸版面少,广告少,周期长,发行量大,编辑、经营成本低,主要以发行获利。在竞争战略上,它们走的是成本领先战略。第二类是定价高于成本,同时还有广告收入的行业类、地域性报纸,这类报纸在某一行业或地域内有较高的读认同度,目标读群的定位有较高的专业特征,这也使广告商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广告投放。第三类报纸走的是定价低于成本、一次销售亏损、以二次销售弥补一次销售的盈利模式。大多数都市类报纸属于这种类型。  相似文献   

10.
1999年成都商报借壳上市,拓展了一个报纸发展的全新空间。我国报纸上市既是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和传媒行业环境的变迁所致,也是报纸自身经营体制和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到目前为止,我国上市报纸有博瑞传播,赛迪传媒和北青传媒三家,其中北青传媒在香港上市。  相似文献   

11.
张帅 《大观周刊》2012,(48):119-119
报纸的风格、品格,即报格,是考量报纸层次,决定报纸经营战略的重要因素。在报纸漫长的发展时期,报格的变化对报纸生命力的延续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为一家典型的私营报业集团,明报集团的发展史给我们提供了分析报格转变与报纸发展关系的生动案例。本文以明报为例,力求探究报格对报纸的深层影响,为传媒在采取经营战略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当前报业发展已从报纸经营进入了经营报纸的时期,这已成为业界人士的共识。但如何经营报纸,选择什么方式和渠道来经营报纸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齐鲁晚报·都市女性》“齐婉热线”栏目,是一个以情感倾诉为主要内容的非新闻性栏目。这个栏目已经连续刊出三年。三年来,它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固定读者群,可以说也形成了独有的影响。从新闻业务的角度  相似文献   

13.
远交近攻最初作为外交和军事策略,始于先秦战国时期.秦国采取与远方的国家结盟而对相邻的国家攻城掠地的策略,扩大自己的实力与地盘.近几年,国内报社之间展开横向协作,成立了很多协作联盟,突破地域对报纸经营的限制,增强自身在区域内的经营竞争力,这些联盟的成立,大有远交近攻的味道。  相似文献   

14.
张海龙 《青年记者》2006,(11):18-19
大道朝天,各走一边。大道,指的是一个目标或者理想。各走一边,则是说要用两条腿来走路,齐头并进。在一个专业化分工如此精密的年代,报纸也不能例外。而在中国的现实语境内,由于体制、机制、利益诉求、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的原因,罕有将采编与经营分离做得十分完美的案例。事实上,没有一种商品和报纸一样,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人格分裂的东西——公器属性和商业属性形成巨大的冲突和矛盾。因此,长期以来才会设置诸多不同的报社结构,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既要保证报纸盈利,又不能丧失报纸的公信力和社会服务功能。目前形成的中外报社组织结构,不过是在商业属性和公器属性之中找到的某种平衡点。本文以远在中国西部边疆省份新疆经济报系为例,介绍他们在整合经营方面作出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5.
作为传统的主流媒体,一份报纸的盈利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发行和广告经营。其中发行涉及内容、版权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和转让,是常规意义上的报纸媒体销售,也是其获得盈利的第一个渠道;而广告经营则是面向广告(代理)商推销版面的运作过程,又被称为报纸的“第二次销售”。就我国的媒体现状而言,各家报纸的盈利来源是有区别的,有些比较倚重前者,但更多的是仰仗后者,甚至全凭后者的盈余来补贴前者的亏欠。能够同时满足受众和广告商两方面的需求,使两次销售过程完美结合的报纸媒体并不多见,更毋论拥有自身稳定和成熟的盈利模式了。  相似文献   

16.
当前,广播传媒的生存、发展通常要面对着三重竞争:一是多种传媒在争夺受众注意力这一紧缺资源;二是传播技术高速更新和进步带来的新媒体、新样式(如互联网等媒体不断裂变出所谓的各种媒体形式和内容);三是同类传媒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合纵连横、短兵相接。这三者都涉及到一个核心问题,即传媒靠什么做强、做优?怎么做强、做优?怎样实现注意力、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有机结合和融通?新闻传媒做强、做优的支点在于品牌经营。在这方面,广西交通广播做出了成功的探索。他们以品牌塑造为主干、以个性和品位为两翼的三角构架,构建了传媒良性经营和快速发展的可喜局面。  相似文献   

17.
所谓传媒,即现代社会对从事大众传播的媒体的通称,通常指报社、通讯社、广播、电视、出版社、杂志社以及影视音像制作机构、互联网传媒等。平面传媒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通常认为广义平面传媒主要包括报纸、杂志和图书,而狭义的仅指报刊和杂志行业。广告收入不仅是平面传媒的主要经济来源,它的经营状况更是体现平面传媒发展的最具指示意义的指标,被称为反映传媒经营好坏的“晴雨表”,通过对广告经营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发掘出平面传媒经营的特点和规律,还能分析出影响当前传媒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并且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以及解决对…  相似文献   

18.
陈立志 《传媒》2008,(8):65-66
报纸印刷是典型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过度竞争、巨额投资形成的高额折旧、维护费以及过剩的生产能力等现实决定了报纸印刷行业经营和盈利的重点在于以量取胜,即承接足够多的超过固定成本计价的业务量,以摊薄固定成本,同时通过压缩和控制单位印刷成本,以便在残酷的行业竞争中运用总成本领先的经营战略获胜。  相似文献   

19.
吴海民 《今传媒》2005,(12S):18-39
目前,报纸面临的问题比答案要多。 中国都市报研究会的《南京宣言》回应网络进攻,是报业危局的开端还是拐点? 新媒体的壮大是否意味着报纸原有市场的重新洗牌? 似乎所有的信息都指向报业的危机和困境,“危言耸听”并非空穴来风。 “新媒体”一时的春色无边伴随着部分传统报纸经营的大幅下滑。全球媒体的不断演变,包括非传统新闻媒体的出现,意味着对于任何一家报纸来说,经营模式将面临突破,原有的生存发展空间和盈利标准将随之改变。 面对新的形式,有人乐观有人焦虑有人彷徨,南方报业老总范以锦说:我不赞成报业“寒冬论”;《京华时报》老总吴海民说,中国媒体面临大变局…… 在未来几年内,围绕报纸生存的问题,争论会越来越激烈。但是总有一些基本的原则必须接受:变化无时不在,一种运营模式不可能永恒。 明天报纸还会存在吗?走向微利还是整合新传媒?很多报人已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简单的是与否的回答似乎已经没有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陈玉申 《新闻界》2006,(6):108-109
在近现代中国的民营报纸中,上海《新闻报》是企业化经营最成功的典型。它秉持“经济自立”“、无党无偏”的办报方针,把报纸作为一种产品来经营,终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后来居上,成为旧中国发行最广、盈利最多的第一大报。《新闻报》在营业上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与它所采取的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