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莉莉 《考试》2014,(9):25-29
<正>在人文地理上,学生普遍存在"好学难记,能做得分低"的情况。在人文地理的内容上,无论是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商业,还是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都围绕一个核心词"区位"。在历年的高考中,"区位"可谓是高频考点和高分值考点。由此可见,地理高考中能否取得理想成绩,"区位"则  相似文献   

2.
李明 《考试》2008,(3):47-51
区位既有空间位置,也有空间联系,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区位思想是人文地理的"魂",区位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最重要和最有活力的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它们都是高考地理中重要考查内容。要掌握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掌握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其次要掌握的区位分析与评价的思路、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3.
区位问题是高中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如何准确地掌握各种区位分析的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区位问题的分析能力一直是师生共同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一、高考动态分析 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的观念。人文地理内容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区位分析,二是地域类型,三是可持续发展。可见,区位分析是人文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5.
人口知识属于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任何经济活动都与人口的分布有关,作为人文地理要素,它与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每年高考的人口命题,整体上具有“专题”的特点。现将其总结出来,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和2009年的复习备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人口知识属于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任何经济活动都与人口的分布有关,作为人文地理要素,它与自然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分析每年高考的人口命题,整体上具有“专题”的特点。现将其总结出来,希望能为大家的学习和2009年的复习备考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高中人文地理以区位论、人地关系论为理论基础,侧重研究人对地、人与人的关系,以揭示人类活动的空间结构及其地域分布的规律性,承担着协调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和培养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基本任务。结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和高中人文地理的学习主题,高中人文地理的核心领域在于两点,一是核心能力,二是核心观点。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重视核心能力培养与核心观点养成,可加强学生对"现实世界"和"生活世界"多元化的洞察力和理解力,提高学生作为现代公民所需的  相似文献   

8.
高中教材中“区位”这一部分内容,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交通线、港口等)、商业中心、旅游区区位的分析与选择,构成了教材人文地理部分的主体内容,它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运用这些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地理人教版必修二人文地理部分第三章第一节,本节系统分析了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在本节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区位的概念,是后面学习"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基础,将有利于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工业区位、城市区位等内容的学习,是区位理论的开篇。  相似文献   

10.
王韬 《中国考试》2006,(11):37-39
人文地理的区位问题是高考复习的核心内容之一,在试卷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它包括工业、农业、城市及交通区位四大模块。如何准确地掌握四大区位的基础知识,并逐步提高区位问题的分析能力是历届师生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力图从学生学习方法的角度切入,详解区位问题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要求。  相似文献   

11.
区们既有空间位置,也有空间联系,还有被规划布局的含义。区位思想是人文地理的“魂”,区位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最重要的内容,其核心是因地制宜。它们都是高考地理重点老查的内容。要掌握这部分知识,首先要掌握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内容,其次要掌握区位分析与评价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2.
考生普遍感觉人文地理“学起来容易,找规律难;看起来容易,答起来难”,而区位因素是高中人文地理的重点,也是地理能力形成与培养的重要载体,从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来看,区位分析的问题成为历年高考地理的命题重点,这类问题逐渐成为高考命题和模拟训练的既定模式。从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来看,  相似文献   

13.
“区位布局”是指人类活动在地域空间上的合理配置,如农业布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交通布局等,这部分内容是人文地理学科发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运用这些理论能解决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加强这部分内容的考查,正印证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地理新课改理念,所以该知识点已成了近年地理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考生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必须对此类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一、高考地理中“区域布局类”问题的考查类型在高考能力要求中,“区位布局类”问题属于应用性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着力于考查考生“分析、评…  相似文献   

14.
“区位”是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人文地理中的重要概念。对“区位”的描述和分析贯穿教材多处,如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贸区位等。在高中选修教材的中闫区域地理中也多有涉及。但教材运用比较灵活的方法分析区位问题,学生易对“区位”、“区位条件”、“区位因素”等概念混淆不清。遇到具体问题则思路不畅,陷入被动。若能根据中学生的地理知识结构和地理思维能力建立区位问题分析的思维模式,问题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5.
区位问题是高中人文地理的核心内容,是中学地理的主干知识,主要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城市区位、交通区位、商业区位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不管是文综卷还是地理单科卷,几乎年年都要涉及区位问题。因此,将区位问题作为专题复习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人文地理以人口、经济和社会活动为核心,揭示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形态,传达人地协调发展、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的观念。“人类活动的地域空间区位分析”和“正确的环境伦理道德观念的培养”可以说是人文地理的教学的“核心”,也是近年高考的重中之重。一、区位分析方法的构建人类的一切活动必然受周围环境的制约,人  相似文献   

17.
区位分析与评价是人文地理的“核心”,在高考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区位分析与评价总体难度并不高,但失分现象却很严重,究其原因:一是人文地理知识内容庞杂、联系广泛;二是现实世界时刻变化,试题变常化,试题亦常考常新;三是答题条理不清、词不达意。  相似文献   

18.
一、应对高考"区位问题"的备考策略 在2004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卷(浙江等省卷)中,区位问题的考查地位非常突出,单个知识点分值达28分,占地理部分分值比例1/4强.其实,"区位"这一主干知识,自2000年文综开考以来,在新课程卷中一直都是考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区位问题一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这与区位问题涉及面广、可分析性强、应用性突出的特点是分不开的。2006年高考试卷中,无论是文综全国卷Ⅰ、Ⅱ,还是自命题的四川、重庆、北京、天津卷,都无一例外地重点考查了区位问题,涉及了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四个方面,设问主要包括了以下四种类型:区位因素的比较(共同、差异)、区位优势或不利条件分析、区位选择(判断、解释成因)、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分析。分值高、比重大,区位问题无疑成了高考人文地理的主旋律。以下,笔者特通过对2006年六份文综卷中区位试题的分析,来阐释高考命题的特点、设…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地理高考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的定位、特征描述、问题和影响分析、成因和条件分析、提出对策六个方面的能力.其中中国区域定位能力、成因和条件分析能力是重点和难点. 同学们可以用四个"W"复习中国区域地理.四个"W"是:where、what、why、how,具体复习思路是:第一步,中国区域定位准确——where;第二步,熟悉中国各区域的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特征和分布规律、掌握各人文地理要素的区位条件——what;第三步,理解中国各区域自然环境要素分布规律和问题的成因——why;第四步,掌握中国各区域发展问题的对策——how.以下通过举例分析中国区域地理的主要复习思路和考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