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哭哭啼啼,吵闹着要跟着去玩。妻子被缠得没有办法,就蹲下身子哄着儿子:“你听娘的话,就在家里玩耍。等我从街上回来,杀猪给你吃肉。”儿子听说有肉吃,  相似文献   

2.
《365则寓言》中有一则《曾子杀猪》的故事,说的是曾子的妻子上街买东西,小儿子又哭又闹,做母亲的只好哄他说:“一会儿我给你杀猪吃。”小儿子就不哭了。当曾子的妻子回来时,看到曾子正准备杀猪,她就责怪说:“我是和儿子闹着玩的,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说:“孩子是不能欺骗的。孩子什么也不懂,一切都要学父母的样子,你这样做不是欺骗孩子吗?将来怎么能教育好他呢?”说完,曾子便把猪杀了。做父亲的曾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有过亲身体会。那时我正上幼儿园,星期天,妈妈和爸爸正在家里剥玉米,让我做数学题。事先说好了,做完题就让我和小伙伴…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美德     
看到这个题目,不禁让人想起了孔子的弟子曾参的故事: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儿子哭着要跟她去,曾妻安慰儿子说:“你别去,也别哭,妈妈回来给你杀猪吃。”她从街上回来后,见曾参正准备杀猪,制止道:“我不过  相似文献   

4.
曾子杀猪     
1.古代有一位曾子,他品行端正,十分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2.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买东西,年幼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去。 3.妈妈被儿子缠得没办法,就随口哄骗儿子:“你乖乖地在家,等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  相似文献   

5.
信守诺言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有一次,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妻许诺孩子回来后杀猪给他吃。曾子妻从集市上回来后,曾子便捉猪来杀,妻子阻止说:我不过是跟孩子闹着玩的。曾子说:和孩子是不可说着玩的。小孩子不懂事,凡事跟着父母学,听父母的  相似文献   

6.
愚蠢的曾子     
人们总是赞扬曾子诚实,遵守承诺。我却认为曾子因为妻子一句戏言而杀一头猪的行为,实在过于愚蠢和荒唐可笑。首先,曾子的儿子听曾妻说要杀猪,就不哭不闹了。这说明曾子一家平时很少吃肉,家庭状况也就可想而知了。一家人辛辛苦苦养的一头猪,可能是全家的重要经济来源。而曾子因为妻子哄孩子似的一句戏言,就杀了它,这足以说明曾子分不清事物的轻重。其次,曾子的儿子想要吃猪肉,曾子就不管不顾地杀猪,这也体现了曾子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如果所有的家庭都按曾子重承诺而杀猪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如今的家庭里出现“小皇帝”、“小公主”、“小霸王…  相似文献   

7.
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古人很早就注重以行示教。《韩非子》中有个“曾子杀彘(zh(?),猪)以取信于子”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一斑。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小儿子拉着她的衣服又哭又闹,非得跟着一起去不可。曾妻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儿子说:“你乖乖呆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钢刀,便赶紧上前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孩子说着  相似文献   

8.
岗位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我国流传着一个曾子教子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她的孩子哭着要跟去,妻子哄孩子说:“别闹了,等我回来给你杀猪吃。”妻子从集市上回来,曾子便捉猪要杀。妻子阻止道:“我不过随便说说而已,你怎么当真呢?”曾子说:“对孩子说的话怎么能说着玩呢?小孩子不懂事,凡事都跟大人学,听父母的教导。现在你哄骗他,就是教孩子骗人啊。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会相信母亲,这可是大事。”于是,曾子还是把猪杀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诚实守信、说话算话是做人的基本准则,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我们要从小培养自己的承诺观念、合约观念,做以诚立身、以信为本的好少年。看了下面的节目,大家就会深受启发;演了下面的节目,大家的体验就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9.
《华章》2007,(9)
《曾子杀猪》是长春版国标小语教材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讲的是曾子的妻子为了上街,欺骗孩子说回来后杀猪给孩子吃,曾子认为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否则就是让孩子  相似文献   

10.
曾子杀猪     
在经典里走出,在智慧中安顿,e时代与古典的碰撞———中国文学中的智慧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上买东西,但孩子却哭着缠着不让她走,于是她哄孩子说:“如果你乖乖地待在家里,回来后就杀猪给你吃。”当她从集市上回来时,见曾子要将猪捆起来准备杀掉,于是连忙制止丈夫说:“我不过是哄哄小孩而已,你怎么当真了!”曾子认真地对妻子说:“和小孩子不可以开这种玩笑,孩子还太小,不懂道理,全靠父母言传身教,今天如果骗了他,那就是教他学会骗人,作父母的要是欺骗了孩子,就再也得不到孩子的信任,以后想再教育他们就很难了。”说完这话…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金     
曾经读到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春秋末期鲁国有名的思想家,孔子门生中七十二贤的曾参。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办事,年幼的儿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意带他去,便对儿子说:“你在家里好好玩,等你妈妈回来,把家里的猪杀了煮给你吃。”儿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来是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也就忘记了。没想到,曾参却真的把猪杀了。妻子从集市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故事说理,理解感悟爱听生动有趣的故事是小学生的天性。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寓抽象的道德观念和深刻的哲理于具体形象的故事之中,使学生明理悟道受到启发教育,这就是"故事说理法"。运用故事说理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认知水平,揭示故事所展示的思想道德观念。如在教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诚信真可贵》一课时,选取《中华成语故事》中《曾子杀猪》的片段进行播放。《曾子杀猪》讲述的是曾子的妻子准备去赶集,由于孩子哭闹不已,曾子  相似文献   

13.
不会做人     
很多年以前,我们家订过一本杂志叫《父母必读》,当然是我的爸爸妈妈订给他们自己看的。但是,其中有些带图画的内容我也看得津津有味。记得有一期杂志的封底,刊登着一组剪纸连环画《曾子杀猪》。大意是曾子的太太要外出,儿子缠着非要一起去。这位妈妈就哄儿子说,你跟爸爸在家吧,让他给你杀猪吃肉。等曾子的太太回到家,看到老公果然在杀猪,就抱怨,我不过是哄孩子劝他不要闹,你怎么当真了!曾子回答,说到就要做到,难道孩子就可以骗?我对这个故事"心有戚戚焉"。有一次爸爸答应给我买一件东西,好久都不兑现,我就把这本杂志封底朝上放在显眼的位置,居然没有任何效果。真是郁闷呀!想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本次选的文章《母亲的作业》。"言传身教"是人们经常说的话题。如何为人处世,离不开父母师长的身教。我们学习做人,也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大人的影响。认真读"做人和处世"这组文章,相信你能从中领悟到不少积极的东西。回忆往事的感觉是很温暖的。读这一类的文章,我老觉得应该有一个昏黄的底色,记忆的碎片在文字间沉沉浮浮,熠熠闪光。"记忆碎片"这组文章里,最让我心动的还是《等待》一篇,因为文章描述的"碎片"是有温度、有感情的。或许是个人感受不同吧。你最喜欢哪一篇呢?有兴趣的话可以写信来交流一下啊!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一年级后,便开始了写作业的历史,但儿子老是忘记作业。这不,前天的作业没记住,今天的作业又忘记了。只好跑到同楼慧颖家里去问作业。作业问回来之后,妻子对着儿子发火:“你这小家伙,天天忘,天天忘,人家慧颖怎么能记着的,下次再忘,打你手心。”我对妻子说:“别这么训呀,一个人有一个人的脑子,不一样的,忘记了没关系,问问就是了。”妻子又冲我来:“你就老是这么惯着他,这样下去还得了,不能再忘记了。”妻子不听我劝,强制儿子做保证:明天不能再忘记。可是第二天,儿子照例——又忘记作业了。妻子那个气呀,我还是和气地对儿子说:“小子,忘…  相似文献   

15.
曾参杀猪     
1.曾参是孔子的72弟子中的一个。他对自己要求严格,每天多次检查自己的言行。2.有一天早晨,曾参的妻子要出门去赶集。不我赶集是大人的事,你在家玩吧。_试‘一,/妈,你快点回来是终自,呈 哎呀,这猪还孽塑:你忘 彳::。过午军芽了吗? 寿晕酹亩?’。7.日正当空的时候,妈妈回来了。唁,我那是哄他嘛!大人说话不算数,孩子也就学会说谎。他以后还信不信我们的话呢?你说得对,我来帮你曾参杀猪@殷全康  相似文献   

16.
妈妈爱反悔     
西子姐姐:我的妈妈什么都好,可就是爱反悔。比如,说好是上星期天一起去买书的,可到了那一天,她又说不去了。每次好好的计划经常因为她的一个“算了”给打发掉了,我很不开心!浙江小玲子西子姐姐很能理解小玲子的失望。古时,“曾子杀猪”中的父亲是多么注重对孩子的承诺啊。而你妈妈的出尔反尔却让人很不愉快,是不是?把你的不开心郑重地告诉妈妈吧,或许妈妈确有为难的地方(请你学会理解、学会放弃),或许,她就会从此开始注意提醒自己信守诺言了!妈妈爱反悔  相似文献   

17.
一日,我和妻子、儿子一起到公园里去踏青儿子像只刚出笼的小鸟,伸开双臂在公园里自由自在地翱翔。妻子向他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一下"我有个问题想考考你!"妻子摸着儿子的小脑袋说道:"如果妈妈和你一起出去玩,在口渴的  相似文献   

18.
学会反省     
12月12日晴古代学者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了?孔子认为曾子能够继承自己的事业,所以特别注重传授学业于他。一次,曾子对他的学生子襄讲什么是勇敢,就直接引用孔子的话,他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听孔子说过什么是最大的勇敢:自我反省,正义不在自己一方,即使对方是普通百姓,我也不恐吓他们;  相似文献   

19.
那天早上,儿子刚走出家门去上学,妻子就对我吼起来:“你儿子快成流氓了!你这当爹的还装傻!”这下可真叫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原来妻子今天早上从门缝里观察到儿子的一幕异常举动,把她惊呆了。儿子竟在床上翻来复去地拨弄自己的生殖器。 儿子小健,满14岁了,本来天真烂漫的孩子,近来好像变样了。  相似文献   

20.
从前,有个商人的儿子外出谋生,一年多没回家。这天,商人夫妇收到儿子的一封信。商人读了信,急得大哭起来,忙叫妻子给儿子寄钱去。信上写的啥?妻子接过信一看,大笑起来,说:“你哭什么呀?孩子在外面发大财了,快给儿子写信要些钱来!”一封信两个人读,一个哭来一个笑,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商人夫妇收到的是一封未加标点符号的信。内容如下:“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是给儿子寄钱,还是向儿子要钱?两人谁也说不服谁。同学们,你知道商人夫妇各是怎样断句的吗?一封难读的信@兰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