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兴起过程、以及机器人产业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当今经济建设的特点及现状,借鉴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形成与发展的经验,强调政府对产业推动的关键作用、科技自主创新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对我国当今经济的增长方式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当我们从日本购买的"爆款"商品从马桶盖、电饭煲变成机器人时,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据日本媒体报道,最近日本各机械厂商纷纷打算提高工业机器人相关产能,而这主要源于中国的"爆买"需求。据日本机器人工业会统计,2017年1月至3月,工业机器人产业对中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48.3%。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近年来随着制造业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也  相似文献   

3.
工业机器人发展与国家经济、科技实力成正相关,我国"十三五规划"将机器人发展正式纳入其中。文章通过分析全球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日本、欧洲、美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模式与全球工业机器人技术创新状况,对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4.
服务机器人产业是日本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拥有着强劲的国际竞争力。以下一代日本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RT中间件(robot technology middleware)为例,通过构建"产学官"协同创新模型,考察日本发展下一代服务机器人在知识创造、技术创新及培养人才方面的创新实践。研究表明,日本下一代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在产品设计上选择模块化产品架构,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为RT中间件的研发打造开放性创新平台,整合"产""学""官"的相关知识,通过"产学官"协同创新模式研发出RT中间件,并通过采取RT中间件源代码开放和标准化策略,进而推进服务机器人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应用,同时重视相关人才培育。鉴于中国机器人产业"高端产业低端化"现状,结合日本培育服务机器人产业的经验,对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提出重构产业创新平台、加强人才培育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当今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湖北地处中部,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良好,如何抢抓机遇,抢占制高点,促进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就成为重要的课题。通过介绍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以期为促进湖北省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黄军英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2):165-166,172
机器人技术是世界各国竞相争夺领先地位的高技术领域.本文介绍了享有机器人王国美誉的日本机器人技术发展状况以及日本政府支持机器人技术的战略举措.日本在产业机器人、仿人型机器人以及个人/家用机器人等领域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以德温特创新索引数据库为数据源,运用专利地图法,对机器人产业全球专利申请趋势、主要国家以及重点创新机构的技术研发领域和专利布局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日本、美国是世界机器人技术的主导者和引领者,中国近年来发展迅猛,但关键核心技术还很缺乏;机器人跨国公司均重视全球市场的专利布局,中国是全球热点竞争区域,国外机构在我国申请的专利已近中国专利总量的50%。最后建议中国应尽快制定机器人产业知识产权发展战略,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正>可能就在此刻,"达芬奇"机器人正在为某个病人做手术,美国的海洋一号机器人正在深海探索,日本的阿西莫机器人也开始"调皮"地模仿人类直立行走、单脚跳和踢皮球……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已于8月27日闭幕,但在世界的各个地方,机器人与人类相伴的各种故事仍在继续,其产业爆发式的增长也让人惊诧。在未来,我们将越来越多地  相似文献   

9.
从专利情报定标比超角度,以日本机器人产业作为定标比超对象,分析比较中日两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差异,发现中国机器人产业无论在产业发展阶段、技术创新能力还是在技术成熟度等方面与日本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国机器人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但是存在核心技术比较缺乏,关键技术有待突破,技术创新体系以高校为主,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等问题,因此,应从扶持政策、技术创新体系的重构以及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等方面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选择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构建了评价和筛选对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部门进行了评价,筛选出了现阶段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提出了进一步发挥高技术产业突破带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日本产业机器人工业会和野村综合研究所就制造业对产业机器人的需求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到1990年,产业机器人的总需求量将比1985年翻一番,达6000—6900亿日元(约51400—60200台),到1995年,产业机器人的总需求量将增大到9700—13900亿日元(约81200—115800台)。  相似文献   

12.
全方位打造互联互通背景下我国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经济中高速增长与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在互联互通蓝图下,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的互动之间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增长对传统产业存在惯性依赖、产业结构发展不均衡;现有体制机制制约产业活力、忽视产业转型升级对经济增长的延迟作用;产业壮行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互动中人口老龄化、高端人才储备不足;缺乏企业家精神等。提出我国抓住互联互通提供的转型升级机遇,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打造有为政府;转变人才投入方式,吸收引进外来优秀人才;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增强企业活力等以形成一个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中高速增长积极互动的良性格局。  相似文献   

13.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领域的评价与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构建起选择主导性高技术产业的指标体系,并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高技术产业17个部门进行评价,筛选出现阶段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突破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领域,提出进一步发挥高技术产业突破带动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基于AI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产业已步入迅速发展的阶段,且其功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其主要应用于国防、机械制造、电子和检测、建筑等工业领域。本文对AI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状况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并与日本等工业机器人发达的国家相比较,发现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水平较低、专业人才缺乏、检测认证体系不健全和相关应用领域狭窄。因此,在职业院校和高校建设AI+工业机器人集成实训室很有必要,为我国培养和储备研究型、应用型机器人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当今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作为一个经济性的产业,其具有关联度大及综合性强等特点,能极大推动经济的增长。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树立旅游链的观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发旅游产业对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以高新技术产业中的生物产业、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国民经济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相应的投入产出模型,利用产业关联理论,进行产业关联分析,计算出上述三个产业的带动度系数和感应度系数,以此比较分析它们及相关行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战略性地选择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有突破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及行业,同时提出它们各自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科技风》2020,(11)
本文梳理了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现状,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各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出现的问题,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政府采购-租赁工业机器人产业新模式,对促进机器人的产业发展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徐大丰 《软科学》2011,25(3):42-46,56
我国的碳生产率存在明显的行业差异,建立在碳生产率基础上的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虽然可以降低碳排放,但是由于经济系统存在复杂的产业关联,这种产业结构调整会对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构成较大的冲击。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时,既要考虑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又要考虑产业对碳排放的影响力。运用投入产出数据,计算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和碳排放的影响力系数,综合考虑各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碳排放的影响力,指出既可以降低碳排放、又可以保持经济增长稳定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我国作为数字经济活跃度全球第一、规模第二的经济体,从部署"互联网+"到提出数字中国,体现了政府推进数字化产业纵深化、助力数字经济横向扩展的政策决心。新时期我国数字经济在蓬勃发展的同时存在软肋,亟需通过对全球数字战略部署趋势与主要发达国家数字战略分析,寻求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通过文献分析与政策对比研究,对数字化进程的逻辑与数字经济的概念进行解析,在此框架下比较OECD各成员国数字战略部署趋势,分析我国与德国、美国和日本具体的"3+1"数字战略结构,最后根据我国当今数字经济发展特点,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技术是建立在机械、微电子、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上的一门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它具有投资大、风险大、效益高的特点。我国机器人技术到底如何发展,采用哪一种模式,决不能盲目照抄照搬欧美、日本经济强国的模式。我国有自己的国情,据专家分析,我国机器人技术落后于发达国家十五至二十年左右。但不管国力、财力如何有限,我国要发展机器人技术,就是要改变过去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的问题。我们完全有必要跟踪世界高科技的发展,但跟踪的目的最终是要解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解决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