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庄子《五石之瓠》可从“寓言”视角进行解读:一是品析《五石之瓠》寓言“变形手法”艺术创构,歪曲变形的意象;二是解析其寓言“辟阖结构”整体营造,聚象成境的意境;三是勾连《逍遥游》相关寓言片段与之互文共解,联系阅读和生活感悟填补寓言间的间隙和空白,辨析其思想及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先来看笔者的“创意作文之寓言写作”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任务驱动,寓言创作。【教学过程】一、导语:给创意安一个美丽的家——寓言写作同学们,又到了我们写作的时间,今天的作文,创意作文之寓言写作。二、什么是寓言明确:用简洁、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较深刻的道理。即用事说理。请同学说出几个自己印象较深的寓言。(例:《狐狸与葡萄》《买椟还珠》《蚊子与狮子》)接下来我们也一起创作一则寓言:《香烟与蜡烛》。分析:  相似文献   

3.
寓言试论     
中外寓言文学跟其他文学品种一样,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中外优秀寓言文学都具有哲理性和文学性两大特色.中国寓言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开出了鲜丽的花朵.春秋战国时代,寓言已很流行.现存的古代典籍中蕴藏的先秦寓言,其数量之多,思想内容之丰富深刻,艺术技巧之精湛,足与古代神话、《诗经》、《楚辞》联壁同辉;也足与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媲美.这些寓言思想内容深刻,深含哲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反映了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有的寓言还对剥削阶级和社会丑恶现象进行讽刺和揭露.特别对春秋战国时代列国兼并以及阶级斗争状况和它的经验教训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反映.除此以外还有大量的从各个方面总结出来的日常生  相似文献   

4.
《三戒·黔之驴》是柳宗元的著名寓言。这篇寓言流传极广,影响很大,因此,历史地客观地阐明其主题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有人说,黔之驴影射外强中干的保守势力,认为寓言表现了作者对政敌的鄙视和不屈服于压力的政治品质。还有人说,《黔之驴》讽刺了那些徒有其表,并无真正本领,还要假装威势吓唬别人的人,指出了他们必然失败的可耻命运。这些论点都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作品的实际,因而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5.
中华大地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世界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在寓言文学领域,中国古代寓言是世界寓言的星空中最早形成的光芒璀璨的星座,只有古印度寓言和古希腊寓言才能与之比美.中国古代寓言大概萌芽于公元前六世纪.如《左传》中的"老人结草"、"雄鸡断尾"之类的故事,便具有较强的寓言色彩.中国古代寓言在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发展中,大体可分为五个阶段:先秦寓言,两汉寓言,魏晋南北朝寓言,唐宋寓言,元明清寓言.先秦是中国古代寓言产生和蓬勃发展的时期.其  相似文献   

6.
学界关于<文心雕龙·辨骚>篇有"非文学与纯文学"之辨、"正与奇"之辨、"常与变"之辨、"事义与抒情"之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之辨等观点.根据<文心雕龙·辨骚>篇若干诗学命题的正反离合关系及其诗学观念,其中还暗含着寓言诗学与感物诗学两种诗学范式之辨.前者导源于汉代以<毛诗><郑笺>的"比兴美刺"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是对<楚辞>中大量存在的神话寓言、历史寓言、咏物寓言和艳情寓言的诗学总结,其特征是感性形象与抽象寓意的分离;后者根植于汉末魏晋以降直至刘勰当世蔚为大观的以"缘情感物"说为核心的诗学话语系统,反映的是<楚辞>中已经出现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表现形式,其特点是景物形象与情感意义的统一.这两种诗学范式贯穿于整个<文心雕龙>,而<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中这两种诗学范式转换的"枢纽".  相似文献   

7.
冯雪峰的寓言创作不仅生动刻画了特殊时代下的社会生活,还充分展现了自己作为义乌人的勇为、韧性、直率、包容之特质.本文试图从创作的发生缘由、立意坚守、语言表达、形式多样等方面对冯雪峰寓言进行整体把握,进而梳理其与义乌之紧密关系,探究冯雪峰寓言创作中的义乌基因.  相似文献   

8.
章会垠 《巢湖学院学报》2005,7(2):99-104,110
具有神性性质的黛玉形象的价值,在于它指向了"献祭的替罪羊"这一人类文化原型.这种价值,通过黛玉之死而得彰显;黛玉之死,是一个神话,一个寓言,一个象征,一个仪式.黛玉原型是植物精与替罪羊的合一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黛玉之死与"送走死亡"民俗的合一.  相似文献   

9.
李明珠 《语文新圃》2009,(10):35-36
庄子创作寓言,能用一个字表达的.决不奢侈地用两个字。往往是三言两语,几笔勾勒就是一则寓言。几十个字的寓言,在《庄子》中比比皆是,而其超短寓言连标点在一起才二十余字,如“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逍遥游》);“厉之人夜半生其子,遽取火而视之,汲汲然唯恐其似己也”(《天地》);“朱浮漫学屠龙于支离益,  相似文献   

10.
《不龟手之药》这则寓言在《庄子》所有的寓言中并不是很有名,历来不被学人们所重视,很少有人对其作深入探讨。但细读这则寓言,不难看出其中隐含着庄子思想深处的诸多矛盾,这是我们分析庄子思想的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1.
《黔之驴》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所作的一组寓言《三戒》中的一则。另两则是《临江之麋》和《永某氏之鼠》。相比而言,《黔之驴》最为人们所熟知。它以极富讽刺性的深刻寓意和生动鲜明的形象塑造,在中国寓言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自先秦诸子以降,柳宗元寓言奇峰兀立。其意象之摄取由"人类社会"而之"动物世界";其叙述方式由"言语描写"而之"心里刻画",依章士钊所论当属"稗官之言";其抒情方式也由"嬉笑怒骂"而之"冷峻针砭",并透着浓重的"忧愤之情"。柳氏寓言有先秦诸子的传承与史传文学的濡染,更有中唐特殊时代背景的政治烙印及其人生遭际的生活历练。  相似文献   

13.
《韩非子》寓言在先秦寓言中是光辉夺目的一部分。《韩非子》全书五十五篇,除少数篇章是伪作以外,大部分是韩非本人的作品。其中十八篇内载有寓言。《和氏》通篇以寓言“和氏璧”说理,《说林》上、下《内储说》上、下,《外储说》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八篇有如寓言集锦。全书载有寓言二百几十则,其题材之广泛,内容之丰富,形象之众多,思想意义之深远,文学手法之多样,文学语言之繁富,在先秦寓言中,只有庄子可与之媲美。  相似文献   

14.
《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中国寓言》……从小我们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寓言.严文井说得好,寓言像个魔袋,虽小,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甚至大得多的东西.小寓言大道理,这也是它简单而又不简单之所在. 接触了这么多寓言,你有没有想过,当要表达某个道理或思想时,可否编一则寓言来盛它呢?  相似文献   

15.
寓言具有两大特点:故事性与寄托性。作者往往把自己真正要表达的思想交融在一些短小茺诞的故事中,含蓄隐蔽,因而造成寓意把握的难度。同时,语言本身的模糊性带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矛盾,决定了语词的多义。顺理成章,文本的多义性也就产生了。以寄托为主的寓言,其思想的多层次性也就客观的存在着。 《黔之驴》是中唐著名散文家、政治家柳宗元的一篇寓言,作为当时政治斗争的产物,它主要讽刺了那些表面强大,实质不堪一击的“技穷”之人。但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索《黔之驴》的另一些寓意,不避牵强之嫌,望能引一条语文教学的创新思路。 …  相似文献   

16.
《笑赞》是我国明代著名的笑话作家赵南星编写的一部笑话故事集.它的每则故事都由两个部分组成:前一部分是笑话,后一部分是作者的评赞.作者在笑话中嘲笑和讽刺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病态和丑恶现象,而在评赞中又有意识地点明和发挥笑话的意义,把笑话和寓言自觉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古代寓言发展史上,先后出现了先秦哲理寓言、唐宋讽刺寓言和明清诙谐寓言三个创作高潮.先秦哲理寓言从神话、传说、诗歌中吸收创作题材和拟人、比喻等艺术手法,唐宋讽刺寓言又兼收佛经、传奇和变文的艺术成果,明清诙谐寓言进而融汇笑话诙谐幽默的特色.而赵南星的《笑赞》正体现了明清诙谐寓言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笑话和寓言的结合,是中国文学的土特产,也是中国笑话的民族特色.刘勰《文心雕龙·谐隐》说:“古之嘲隐,振危释惫.虽有丝麻,无弃菅蒯.会义适时,颇益讽戒.空戏滑稽,德音大坏.”主张嘲笑文章和隐语应该通过戏谑、滑稽等逗笑手段发挥“振危释惫”的讽刺和劝戒作用.赵南星在《笑赞》题词中也说:“书传之所纪,目前之所见,不乏可笑者.时所传笑谈,乃其影子耳.时或道及,为之解颐,此孤居无聊之一助也.然亦可以谈名  相似文献   

17.
寓言该怎样写呢?是把伊索,还是把菲德拉斯,还是把拉封丹看成是写作寓言的真正揩模? 伊索寓言是不是伊索本人写的.是不是伊索本人集之成册的,这个问题至今尚未搞清楚。然而.即使是他写作并集之成册的,但其中没有一篇是完完  相似文献   

18.
《工之侨献琴》是一篇含意深刻的寓言。教参对它的主题及寓意是这样界定的:“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工之侨两次献琴而结果不同的故事,讽刺世人以优为劣、好假恶真的世风。”笔认为,在引导学生正面接受这一定论的同时,还应与时俱进,从当今市场经济的角度,  相似文献   

19.
寓言,以鲜明的教育性、强烈的讽刺性、曲折的情节性为特点,篇幅短小,言简意赅,具有独特的文本个性,被称为智慧之花、哲理之诗、正义之剑。由于寓言文本的这一特殊性,长期以来,不少教师在寓言的"言"与"理"之间取舍失当,进退失据。正确  相似文献   

20.
神话是寓言的一个重要来源,《庄子》寓言直接取材于古代神话和吸收神话的浪漫主义手法,在先秦寓言之林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以其理喻与情节的水乳交融,人物形象的精心刻画和强烈的喜怒哀乐之情,确立了文学寓言的相对独立地位,从而推动了寓言艺术的飞速发展。这是《庄子》寓言对中国文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