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逐步稳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得到了大解放,这些都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出版发展的有利因素。从《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来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较之前取得显著进步,表现在出版数量增多,出版质量提升、出版影响力扩大。通过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的现状分析,可以发现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出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策扶持的特殊性以及经验借鉴的先进性,体现出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出版的繁荣与进步。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文学,是相对于汉民族文学而言的。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和兴盛,都必定有其民族历史文明的显著标志。也就是说,民族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直到走向成熟和繁荣,都无一不是民族文明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方面。民族文学,又只能蕴含于民族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文学史上少数民族文学的地位成逐年下降趋势,少数民族文学的不受重视已然成为事实。少数民族文学抢救迫在眉睫,本文主要论述传统文学历史观、少数民族文学主体地位缺失的表现、如何构建和稳固少数民族文学的主体地位,结合少数民族自身特点建设科学的“多民族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4.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少数民族作家、诗人、编导等,但将其放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发展过程来看,还处在边缘化地位。只有加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敢于正视其在文学创作中的不足,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当代少数民族文学边缘化。  相似文献   

5.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8,(2):F0003-F0003
该课题主要研究新疆各少数民族文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受的俄苏文学的影响,包括影响的方式、途径、影响的过程以及表现,力图从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宏观阐释和对具体作家的微观分析中,考察俄苏文学与新疆少数民族文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人认为,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主要欣赏方法大致包括通过作家创作主张欣赏作品、通过文学思潮欣赏作品、通过中华传统文化欣赏作品、通过少数民族文化欣赏作品与通过文学接受欣赏作品,这些有助于当代各族大学生提高现当代少数民族文学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7.
老舍和少数民族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贫民的出身对老舍日后的生活、文学创作的倾向和整个人生观都有决定的作用。他早、中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是“隐蔽的”旗人,被文学史研究者称之为“隐式满族文学”。新中国成立后,老舍的自传体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是他首次全面反映满族人在清末时的全景式生活的作品,堪称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上的一个有划时代意义的硕果。他在作协分管少数民族文学工作期间所做的两次重要报告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纲领性文献,其基本精神和组织措施一直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并没有导致一体化,相反,它是一个始终伴随地方化、充满差异与断裂的过程,更加凸显并加剧了全球性的身份认同危机。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发了少数民族文学身份认同的问题,如何消除"影响的焦虑",给予少数民族文学的合法性地位,建构少数民族文学与汉族文学的良好生态环境,努力探索多民族文学共同繁荣的道路,积极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往往不很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学的书写。主要原因是:人们没有一致的认同感,对少数民族文学的归属问题尚没有明确的定论;少数民族文学一直处于劣势,人们已经习惯了对其书写之轻的状态;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学还存在或多或少的歧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中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考虑,对少数民族文学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包括对少数民族作家的作品、手稿、创作理论、文化背景进行研究,对全国少数民族文学资源和遗产进行收集和珍藏,这对于今后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对文化和文学资源的积累,以及从多角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杨春 《民族教育研究》2006,17(6):120-124
对我国近3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学科进行整体反思,可以全面了解其发展和沿革、现状及态势、面临的困境与改革的出路。  相似文献   

12.
立足于新疆当代文学的背景,从文学接受史的角度对艾特玛托夫在新疆少数尼旗文学中的译介、研究和影响情况进行梳理。运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探讨艾特玛托夫在新疆少数民族文学中的接受情况及其文学影响,以及造成这种文学影响和接受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学创作中所应该体现出的人文精神文化特质,是属于一个民族有别于另一个民族的重要内质东西。本文结合评介王云介教授学术论著《呼伦贝尔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就反映在民族文学作品内涵上独特的人文精神文化差异、民族文学广义和狭义的类型划分、民族文学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必然联系等进行了讨论,并就呼伦见尔民族文学的品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及如何表现民族精神、提升民族文学,弘扬民族文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文学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是我国现代文学的瑰宝。民族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本质属性,也是固有属性;而现代性是少数民族文学的附加属性,也是必备属性。研究少数民族文学如何在顺应主流汉文化的基础上保持自身的民族性,如何在书写本民族传统文化底蕴的前提下适应文学的现代性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方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南方神话在各民族生活中长期流传,在"俗"与"圣"两种领域继续发展,具有对外是协调自己族类以至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抵御灾害性自然现象的旗帜和幻想的武器,对内起凝聚族类意识、调理人际关系、维系社会秩序的作用.研究南方民族文学研究,对构建颇具东方色彩的中华民族文学的整体史观和审美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多个民族共存的国家中以各少数民族文学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是比较文学跨文化、跨民族跨语言研究特点的具体体现。本文归纳总结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比较研究的范畴。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半个世纪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关怀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大潮涌起,波澜壮阔,成就斐然。五十五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拥有了自己的作家。他们中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人数在整个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总数中占11.1%,远高于少数民族总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例。这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已基本形成繁荣发展的格局和趋势。当代少数民族作家们,以状写各民族社会现实的和历史的生活内容作为作品民族化的首选手段。在他们笔下,一个个被民族文化所浸染的人间事物、生活场景、民风民俗,以及特定的历史进…  相似文献   

18.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对于少数民族的关照愈加浓烈,并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开创了璀璨的文明世界。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在人民的辛勤劳作与创造智慧中,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生态体系,文学创作不断发展,作品更是浩如烟海,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长期以来,有关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存在价值及形态的独特探讨上,缺乏整体上的客观、全面认知,影响了其在更大范围内大众价值肯定,文学教育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视角。本文基于对少数民族文学价值构成的解析,将之置于文学教育语境下进行了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一关于多民族性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点的命题,近年来曾进行过比较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应该说,在理论上这已不成问题了。但是,因为还没有来得及搜集、整理和出版丰富的民族文学作品资料以资证明,因此,在实际的文学史的教学和研究中,还留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疑问。以少数民族的现代文学为例,我们发现,在已出版的大量现代文学史著作中,除高等教育学院协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设有“现代少数民族短篇小说”和“现代少数民族诗歌创作”两个专节外,其他所有的都没有少数民族文学的独立地位。我们不能也不应该把这种状况都归结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民族歧视,这更多地是历史的认识上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20.
在对少数民族电影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近二十年来学界从思想主题、影像风格与人物形象、叙事模式、导演、地域拍摄风格、少数民族电影与人类学关系、少数民族电影发展路向等角度对少数民族电影展开了宏观、微观、综观研究。对"少数民族电影"已有研究成果进行爬梳、对成果进行评价、对发展走向进行探讨,有利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