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三篇第五章考察“劳动过程”时系统阐述了科学的经济形态理论。由于马克思是撇开了劳动过程的社会生产关系阐释经济形态,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形态理论属于生产力范畴,是揭示经济形态演进一般规律的科学理论,从而成为解释经济形态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演进,以及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演进的理论武器,西方经济学者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的理论和经验分析,再次验证了马克思经济形态理论的科学性和普遍应用性。在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关键力量的今天,我国要抢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就必须推进马克思经济形态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创新,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数字经济新理论,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基本情况,对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预测,并提出了主要的宏观政策建议.在全球经济金融风险增加的情况下,需要采取适当的宏观调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建立良好的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马克思主义与全球主义对经济全球化内在不同的诠释和哲学关怀,揭示了全球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命题及其产生的根源,表明了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全球化的科学认识;章还对全球主义哲学思潮的积极与消极意义进行了评析。  相似文献   

4.
“向东,向东,再向东:那里有工作”——奥戴德·申卡尔博士在他的《中国的世纪》一书中以此作为其中一章的标题,系统阐述了工作岗位迁移的经济学话题,他认为中国对全球各种人才的吸力正与日俱增。的确,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不仅成为了全球资本竞相追逐的乐园,也促使全球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中国的魅力不可阻挡![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后危机时代是指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之前的时期,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的海运经济也受到了影响,本文就通过对后危机时代我国海运市场的供求与经济的分析,提出了海运企业应采取的发展策略,促进海运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6.
世纪之交,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着深刻和本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必将对全球经济和我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我们要从维护发展我国的利益和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目的出发,以全球性的视野,从历史的与未来的纵横比较中,制订和选择正确的全球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不同空间范围内配置和利用资源的经济效率是不同的。本文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所体现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对比分析,说明了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8.
人类社会文化发展史表明,人类社会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价值,世博会由最早的美术品以及传统工艺品展览组织演变成为一个全球最大的,集科技、文化于一体的大型的会展博览,大大地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当前在经济以及文化方面所起效用最为突出.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毫无疑问是中国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它反映在科技交流、中华文化与全球文化融合、经济合作等领域,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9.
邹阳  李丽芝  施飞燕 《考试周刊》2010,(21):228-230
中国自从入世以来经济迅速融入全球体系,作为世界经济体的一员,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同样使中国深受其害.国民经济被迫延缓了发展速度。本文从此次危机的特点入手.详细分析了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实体经济应对危机的对策建议,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是对外开放的现实需要,是推动建立全球公正平等经济秩序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运行的必然逻辑。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是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共赢之举,既为中国发展创造了机遇,也给全球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了动力。提升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要改革与完善现有多边机制,构建体现发展中国家利益诉求和价值理念的新体制,以开放、包容原则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政府、企业和智库的协力配合,积极参与新兴领域的规则制定和制度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11.
富国基金:全球经济初现复苏尽管经济可能仍会出现反复,但最差时候应该已经过去,特别是信心最为脆弱的时候已经过去。美国部分经济数据出现转暖迹象,金融机构在美联储大量印钱和修改了会计准则的推动下,资产负债表得到名义上的修复,其金融服务功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从而导致美国资本市场重新开始活  相似文献   

12.
每次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候,农民和农村都会以拯救者的角色出现或“被”出现。在这次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中,中国经济遭受了巨大冲击,出口贸易一落千丈,为消化企业存货,阻止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下滑,  相似文献   

13.
全球金融危机仍在持续,银行,国际机构和政府都在苦苦挣扎应对全球信贷紧缩、大型金融机构倒闭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带来的后果。美国房地产市场不正当的交易方式是全球经济崩溃的导火线.加上从2000年到2006年繁荣经济体资金的流入将投资者驱向风险越来越大的市场.经济崩溃对任何一个国家都造成影响。金融体系的彻底崩溃似乎已经避免,但经济学家们依然称之为”自上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危机”。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全球社会生活发生了根本的转型,一个新的时代,即全球化时代已悄然来临。作为全球化时代最具代表性的经济形态,“新经济”对这个时代以及21世纪初期国际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对新经济给教育带来的挑战做出了反应。当前,在我国已加入WTO的情况下,作为全球经济社会的一分子,了解全球化背景之下新经济对教育的挑战,以及各国的应对策略,对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促使经济安全上升为国家安全的基本原则。经济全球化是在旧的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尚未改变的情况下由发达国家推动的,发展中国家处于明显的被动和边缘地位,但利用全球化国际分工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经济又是发展中国家必须的选择。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地处全球经济最敏感的亚太地区,加之体制正在转型,经济安全面临着迎接全球化的重大挑战。因此,既要利用比较优势发展民族工业,促进经济健康运行,也要同时建立和健全面向全球的开放的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和保障体系,防止某些发达国家利用全球化转嫁危机和其他非安全渗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一世纪以来,由温室气体排放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目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应对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低碳经济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无疑在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和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初步探讨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对于我们走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八小时以外》2013,(2):14-14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美国CIA预测,中国将于2030年前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强国,日本将因劳动人口减少而跌至全球第四。该报告指出,“比2030年提前几年,中国的经济规模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在各国市场的产品销量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是在中国,情况却恰恰相反。低迷的经济形势丝毫阻挡不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年轻一族仍是消费行为的主力军。全球知名品牌为什么一致看好中国?除了庞大的年轻消费群体外,背后还有许多耐人寻味之处。  相似文献   

19.
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过程均已进入V型右侧。安信证券预计,基于存货调整和经济主体的适应性预期,2010年全球主要经济体的GDP增速都会触及前期均值,之后出现分化:一部分经济体由于维持原有经济增长的基本经济因素受到根本性破坏,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化发展趋势,中国与中亚国家近年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各自形成了本国参与全球区域经济合作的格局,但都处于经验积累和探索阶段,都以周边为主,并有双方共同参与的区域组织,为中亚区域经济舍作提供了更多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与模式,为双方合作提供了更多的契机,对促进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