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尚球类》2005,(3):10-11
近期以来,我国的台球比赛甚是频繁,颇有一番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态势。刚刚在本月中旬挥别了2005年全国职业台球排名赛前两站的比赛,6月19日至26日,2005年亚洲职业台球公开赛又在深圳拉开了战幕。作为东道主,我国选手在本次亚洲公开赛中表现抢眼,不论是团体赛还是个人赛,均有出色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丁俊晖,一个只有18岁的中国少年,一个性格内向、外柔内刚,脸上还不时“浮现”青春痘的台球选手,一举击败了世界“台球皇帝”亨德利,2005年为中国第一个拿到了斯诺克职业排名赛的冠军。和其他“开纪元”的冠军一样,丁俊晖的这次问鼎,不仅为中国赢得了荣誉,更为中国人在台球领域开辟了一个新的起点;这项由英格兰人,苏  相似文献   

3.
吴立伟 《新体育》2011,(11):1-1
自从一个叫赫恩的人担任世界台联主席后,斯诺克的各类赛事明显增多了,他希望斯诺克运动的影响力扩大。所以PTC(斯诺克球员巡回赛)现在每年有12站,职业排名赛也增加到了9站,由此带来的影响是,斯诺克赛季跨度长达9个月。也就是说,球手很可能每个月要打两站比赛,征战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4.
丁俊晖,一个刚步入18岁的中国少年日前在中国台球公开赛连挫包括历史上最伟大台球手亨得利在内的3位前世界冠军,不仅让世界职业排名赛冠军榜上有了第一位中国人的名字,而且还成为职业台球界持外卡夺冠的第一人。丁俊晖夺冠的意义不仅仅是像李婷,孙甜甜在奥运网球赛场上书写希腊神话一样振奋人心,更给中国台球运动带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5.
《时尚球类》2005,(1):35-35
台球巡回赛——中国公开赛在北京举行。本次大赛由世界职业台球协会主办,中国台球协会协办,属于世界最高水平的职业台球赛事之一,比赛成绩直接关系到参赛球手的世界排名。世界台球协会做出史无前例的决定,允许中国选手获得13张外卡参赛。  相似文献   

6.
沈友 《新体育》2011,(5):55-55
4月3日晚,为期一周的2011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存北京完美落幕。特鲁姆普职业生涯首获排名赛冠军,成为赛会最大黑马。相比之下,国内知名运动品牌贵人鸟签约的斯诺克天王同成员奥沙利文、亨得利、艾伯顿等一流球手则稍显“水土不服”。  相似文献   

7.
《时尚球类》2006,(1):32-32
这次由世界职业台球联合会主办的斯诺克大赛是在中国举行的第六次公开赛,北京则是第二次作为承办城市。世界排名前16位和预选赛前16位,共32名世界顶级选手同场竞技。虽然有的选手在第一、二轮表现不好,但后来越战越精彩,最后威廉姆斯和斯金希上演龙虎争霸赛。  相似文献   

8.
中国网球公开赛自2004年开始举办,2005年起被列入国际男子职业网球协会(ATP)和国际女子职业网联(WTA)的二级巡回赛,2008年赛事的总奖金达108.万美元。2009年中国网球公开赛全面升级,女子赛事升级为仅发于四大满贯赛的四个钻石皇冠赛事之一:男子赛事升级为总奖金达200万美金的“500分赛事”,是仅次于四大满贯、9站“1000分赛事”的10站“500分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9.
《体育博览》2008,(5):35-35
2008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于3月24日-3月30日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举行,为期8天,包括排名前1 6位的世界顶尖选手在内的40位参赛选手再次齐聚北京,一展绅士风采。作为去年赛事官方指定用车的克莱斯勒300C与赛事组委会再续前缘,再度成为2008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的官方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0.
晖冠     
4月6日,丁俊晖在中国公开赛决赛中以10比5战胜澳大利亚选手尼尔·罗伯逊夺得排名赛第11冠,创下赛季五冠伟业,同时也平了台球皇帝亨德利23年前创下的记录。  相似文献   

11.
何霞 《新体育》2006,(3):26-27
2005年年底,完全依靠家庭培养的台球“神童”丁俊晖相继取得中国斯诺克公开赛、英国锦标赛冠军,继2002年后再次荣获了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丁俊晖的成功,不仅对中国台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样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因为他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成才模式。在网球.足球、赛车等领域也有人和丁俊晖一样前进,也许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丁的高度。也许还有一些人为障碍在阻挡他们成才,但这种有益的尝试至少给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相似文献   

12.
飞鱼  夏娃 《乒乓世界》2004,(12):38-39
每年年终的欧洲之旅,都是中国乒乓球队了解对手、试验新人同时向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总决赛冲刺的重要行动。但在今年访欧之前,中国男女队的主力队员已经参加了年初的雅典公开赛、五月的韩国和新加坡公开赛,九月无锡和长春的“双份”中国公开赛以及随后的日本公开赛共六站赛事,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赛事数量和积分均已达到了总决赛参赛的标准,所以今年的访欧队伍由刘国正,牛剑锋两位“大哥大姐”及男女各五名小将组成。11月11日至14日,德国公开赛在莱比锡鏖战四天。  相似文献   

13.
《时尚球类》2006,(1):31-31
有卫冕冠军丁俊晖的出场,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当然不会缺少人气。但是台球神童3月21日晚的第一次亮相,着实惊出人们一身冷汗,面对同胞杨擎天的挑战,丁俊晖苦战9局才以5:4涉险过关。杨擎天、于德陆、李寅希……这些并不为国人所熟知的年轻人,因持外卡参赛才得以和世界斯诺克高手们过招,他们可圈可点的表现不禁令人要问:中国还有多少台球神童?丁俊晖式的奇迹能复制吗?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台球协会、西藏自治区体育局联合主办、西藏自治区台球协会承办,四川省台球协会、四川探险旅游公司协办的2000年中国职业台球排名赛拉萨地区分赛8月15日在拉萨开  相似文献   

15.
洪钢 《新体育》2007,(5):56-57
2005年,当肖恩·墨菲在克鲁斯堡庆祝他的第一世锦赛冠军头衔时,WPBSA(世界职业台球和斯诺克联合会)正为斯诺克的未来发愁,从当年的7月31号开始,烟草广告必须在欧盟彻底销声匿迹,按照合同,墨菲夺冠的这一届世锦赛,也是以烟草冠名斯诺克运动30年历史的终结。斯诺克这项本属于英国的运动,又在亚洲找到了第二个家。  相似文献   

16.
2005年年底,完全依靠家庭培养的台球“神童”丁俊晖相继取得中国斯诺克公开赛、英国锦标赛冠军,继2002年后再次荣获了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中国台球特别贡献奖”。丁俊晖的成功,不仅对中国台球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人才的培养模式同样是一次不小的冲击,因为他颠覆了中国传统的成才模式。在网球、足球、赛车等领域也有人和丁俊晖一样前进,也许他们永远都不可能达到丁的高度,也许还有一些人为障碍在阻挡他们成才,但这种有益的尝试至少给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带来了机会和挑战。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对我国的职业斯诺克赛事的发展进行分析.我国的职业斯诺克赛事体系逐渐建立、赛事影响力逐渐扩大、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赛事推动了我国斯诺克运动的发展,给本土斯诺克运动员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赛事受众群体的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天,在景色秀丽、城市建筑雄伟壮观的奥地利西部名城戈明登举行了一场高水平的欧洲台球排名赛.这次比赛云集了10名世界台球高手,其中7名是当今世界台坛上赫赫有名的职业高手.这次代表奥地利参赛的业余选手,是一位年仅11岁的华裔奥地利少年陈君龙.别看他小小年纪,在今年3月德国、奥地利、瑞士三国台球联赛上就曾创造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谈到斯诺克,丁俊晖的名字已经家喻户晓。然而,还有一名中国选手,他就是中国香港选手——傅家俊。10月22日,2007年皇家伦敦钟表斯诺克大奖赛在苏格兰阿伯丁落下战幕。经过了15局的激战,中国香港选手傅家俊最终以9:6战胜了"火箭"奥沙利文,夺得了自己职业排名赛的首个冠军。冠军扫去9年的阴霾。  相似文献   

20.
洪钢 《新体育》2007,(5):57-57
如前所述,斯诺克和其他台球游戏第一次被广大中国人认识和接受,是1987年“健牌”杯国际斯诺克大赛。不仅戴维斯,怀特等明星到来,提升了比赛级别,赛后职业选手们进行的花式表演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五颜六色的22颗彩球利用撞击、旋转表现出的匪夷所思充分展现了斯诺克的魅力,选手们的衣冠楚楚、风度翩翩也让国人将这项酒吧运动划归绅士运动之列,对它平添几分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