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有机结合,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在中国实践的新局面。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在中国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其中主要的经验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特殊人口国情的现实基础,勇于创新和善于总结经验教训。这些经验值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统筹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践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人口增长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动态系统,基于神经网络建立人口增长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仿真得出预测我国未来人口增长情况.  相似文献   

3.
首先分析了影响村镇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有计划生育政策、环境因素、产业结构、行政因素等,然后对常用人口预测方法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南阳新野县李湖小康示范村为例,根据得到的资料,结合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和规划人员的能力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预测,通过比较综合,得到规划期的人口规模。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遗传算法在遗传操作的过程中,不管具体问题对种群规模的要求都事先指定,造成种群规模表现的不合理。针对这一问题,Arabas,J.等人提出了一种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GAVaPS(Genetic Algorithms withVarying Population Size),旨在遗传操作的过程中自适应地调整种群的规模。黄乐等人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种群规模遗传算法VPSG-GM(Varying Population Size Genetic Combined with Gradient Search Method),它与GAVaPS方法在遗传操作上的不同之处是把评价目标函数的步骤置于重组种群时“淘汰”步骤之前,这样做减少了算法由于重组造成的不必要开销。文章提出的改进的变种群规模的遗传算法,在调整种群规模时通过增加补算算子,从而达到保持种群多样性的目的。这样做可以略去变异操作,减少了系统开销。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分城乡学龄人口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分城乡的学龄人口预测是制定未来教育发展规划的基础性研究。本文基于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运用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我国未来人口进行分城乡预测。在人口预测的基础上,笔者从全国、城市、农村三个维度,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阶段的适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详细分析,揭示出每个阶段学龄人口变化的具体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控制人口规模、改善人口结构、提升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是城市人口发展的四个基本问题。以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和发展展望为分析框架,探讨了深圳市的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素质、人口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7.
人口因素是牧区发展的新支撑要素,牧区有可以开发利用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新牧区建设应该重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内蒙古牧区人口问题是多元、复杂的,牧区人口质量较低,其消极影响日益显著,牧民家庭致贫过程复杂化,人口结构不合理阻碍牧区人地关系协调,牧区人口流动缺乏积极的、多样化的政策支持。牧区人口发展应实施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控制人口增长为辅的质、量兼顾发展战略,以促进人口非农化为主、人口适度迁移为辅的人地关系调整战略,人口脱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并重兼顾、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何建宁 《安康学院学报》2010,22(6):30-32,38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21世纪中国所面临的严峻社会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但目前我们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全面。本文在对人口老龄化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和回归分析后认为,影响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因素是生育率,而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因素则是人口密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人口统计年鉴>中的部分数据,结合中国人口增长特点,建立了以女性为主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我国总人口、人口老龄化、未来育龄妇女人数等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2003年上海市乡镇人口密度变化率的空间相关性分析,发现上海市近几年人口分布空间变动格局表现为以中心城区为中心的环状分布模式,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小、人口增长缓慢,而近郊区人口密度变化大、人口增长迅速.全市人口密度变化率存在着显著的空间集聚现象,4种类型的空间关联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上海市人口郊区化趋势明显,高人口密度区域在不断向外扩张,由此可以判断未来上海人口分布的区域变化方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分析和实证调查,构建群体责任心理论维度,并据此编制大学生群体责任心问卷,899名全日制大学生接受测试,结果显示,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群体责任心测量工具。研究发现,大学生群体责任心呈现如下特点:①大学生群体责任心主要由家庭责任心、团体责任心、国家责任心和世界责任心构成。②大学生群体责任心与学校性质、家庭收入、是否独生、是否单亲差异显著,与性别、年级、专业、父母职业和家庭来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当前人类面临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复杂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口剧增和生态危机,本就人口增长和全球气候变化作了简要分析,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是随着人口增长而变化的,人口增长对气候变化负有不可推印的责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3.
人口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统计数据基础上,选取经济发展和资源利用水平指标,对1990—2007年巢湖流域人口承载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规模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18年间巢湖流域实际人口规模均超出流域经济资源的实际承载能力和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容量。认为,人口压力是巢湖水质恶化、治理举步维艰的重要原因,为综合治理巢湖污染、制定流域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政策提供一个量化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是决定高等教育规模的一个重要参数,通过出生人口数计算适龄人口预测模型和小学入学人口数计算适龄人口预测模型的比较,获取真实、准确的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参数。依据在校生数和毛入学率两个重要指标衡量河南省普通高等教育规模,并预测未来十年在校学生数量年均增长率控制在11%左右,到2020年河南省高等教育将开始进入普及化阶段。  相似文献   

15.
Editorial     
An introduction to population education is made in preparation for the 1994 UN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Population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Currently,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have introduced formal and nonformal population education programs, within a single or mixed subject. 3 basics elements are highlighted: knowledge of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spects of demographic change, the opportunity to use this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needs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The public has not always received the notion of an ideal family model for the common good of all with acceptance and resolve. Individual values and national objectives may be viewed as discordant; balancing the state's needs to provide education for all young people and parental rights may be difficult. Population education programs vary by region and country. The longterm objective of some countries is the reduction of the population growth rate; others are concerned with controlling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Other objectives may be the improvement of family health or the reduction of adolescent pregnancy. Content also varies by target group, the level and type of education, and demographic factors. Possibilities include population growth, migration, urbanization, and/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Specific issues such as AIDS prevention, family structure, or management of a specific environment may be addressed. The only limitations to scope and content are social and cultural factors, such as people's perceptions of the role of the State and the family and choice of lifestyle. The most difficult aspect of population education is sexuality and the education of girls. Population education is most effective when it deals with the health of mothers and children; family planning; and the promotion of social,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for children. Population educa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of the links between education and general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This issue provides a discussion of concepts, teaching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links, migration, urbanization, women's role, and objectivity in information; also included is a summary of operating programs by 8 specialists representing the Pacific, East Africa, the Arab states, Latin America, Madagascar, India, the US and Romania.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化障碍的深层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从人口迁移的“供给”与“需求”,城市化动力机制、制度安排等三方面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化的障碍,其中,城市人口的双重剩余是目前城市化发展的最大障碍,工业化发展缓慢及户籍制度、人口迁移政策、土地使用制度及城市管理体制等因素也是我国目前城市化滞后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7.
计划生产安置人口、计划搬迁人口均应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计划淹地不淹房需搬迁人口因不受水库蓄水的直接影响,值应大于上述两种人口的值。  相似文献   

18.
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是运用群体行为规律(特别是社会转型期群体变化规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本文提出群体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理由、实施条件以及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9.
省际人口迁移与云南省人口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迁移是重要的人口现象和社会现象 ,它影响着一定地区的人口总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迁移人口的持续增长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人口迁移量越大 ,反之 ,则越小。云南省人口省际迁移在数量、类型、原因、模式上有其特殊性 ,这些特殊性决定和影响着云南省人口的发展 ,针对这些特殊性提出的云南省人口控制对策 ,有利于把握云南省人口迁移的发展动向以及加快云南省人口城市化的进程 ,提高人口素质 ,控制人口数量。  相似文献   

20.
人口质量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它既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力量,又是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成人教育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人口质量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成人教育也在提高人口质量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