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课标对低年级学生朗读的基本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于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衔接问题和一些教师不重视朗读训练.导致目前小学低年级学生普遍朗读能力较低.唱读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从小学低年级起就要重视朗读教学.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学生要“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也曾说过: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其实,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语文课最主要的是“读”的兴趣,“读”的要领。因为低年级学生缺乏朗读经验,不会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所以教师要激发他们的朗读兴趣,让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那我们该如何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会朗读呢?  相似文献   

3.
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那么,怎样在小学低年级指导学生的朗读呢?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得熟则不待解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那么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如何进行读说训练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读带说,以说促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练习。收到一定效果,下面浅谈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王丽芳 《小学生》2013,(1):60-60
朗读,是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一种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小学低年级课文语言优美,浅显易懂,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极佳载体。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语感差。因此,如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落实以读为本,从而优化阅读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为一大难点。怎样才能做好朗读训练呢?一、创设情境,感情朗读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它不但有利  相似文献   

6.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朗读训练不仅能促进学生边读、边想,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思维,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低年级学生朗读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那么学生怎样才能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在六年的教...  相似文献   

7.
谈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与训练宁夏银川市实验小学刘春荣低年级的朗读训练是个难点,指导低年级小学生朗读应按字、词、句的顺序进行。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打好朗读基础。一、读字朗读要求学生用普通话,读音要标准,吐字要清晰、圆润,字正腔圆。由于地区不同,读音有所...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生的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此引导低年级孩子有感情地朗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所以要巧拨孩子心弦,激发其对文本感情的共鸣,使其情不自禁地爱上朗读。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主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内容、培养语感、使用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低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实践,笔者体会到,加强朗读教学,必须精心设计朗读训练。  相似文献   

10.
对于低年级学生,“背”和“说”(复述)都是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散文、诗歌、谜语一般要求学生“背”;童话、寓言、小故事一般可要求学生“说”。“说”的要求不必过高,只要学生有条有理、言语通顺地将故事说下来,就达到低年级说话训练的目的了。但低年级学生入学不久,说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此要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训练。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标在进程与方法上强调了对朗读的要求,即"用普通话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将这一要求贯穿于各学段教学目标之中.由此可知,指导好学生的朗读训练,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从第一册“看图学词学句”开始,就出现了句子。因此,从这个时候起,教师就必须重视句子教学。对于低年级的句子教学,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阅读教学”部分提出“在低年级,要通过字、词、句和指导朗读等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在“作文教学”部分提出“低年级要加强词和句的训练,要求说话写话时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在  相似文献   

13.
低年级的朗读指导与训练银川市实验小学刘春荣一、朗读训练的重要性就学习语文来说,朗读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其作用一: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就认为“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文学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相似文献   

14.
朗读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朗读可以规范学生的口语,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那么,如何对低年级的朗读训练进行指导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经过反复的摸索、实践,我体会到,低年级学生朗读训练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5.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而对于初涉语文学习的低年级新生来说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读,还要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一、创设情境,诱发朗读适当适宜情境  相似文献   

16.
加强朗读教学 提高阅读质量宿州市第一小学曹兴孝小语大纲在阅读部分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从近期听课中我们发现,有的低年级教师对朗读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语言文字训练、陶冶学生情感...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课改后基本上每一篇课文在学习目标中都有一点,那就是让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有感情地去朗读,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句话,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呢?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呢 ?我认为,其基本途径是抓好学生的“三读”,即读通、读懂、读出方法。   1.读通。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低年级重在发音正确、声音响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中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感情地朗读。   古人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有把所学课文读得熟练,甚至达到成诵的程度,理解课文的句、段、篇才能成为现实。   读通的训练重在朗读。朗读训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理解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从一年级起就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朗读的习惯。   2.读懂…  相似文献   

20.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式,也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低年级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朗读能力的关键时期。低年级的孩子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地把握文章内容而有感情地朗读,会出现唱读甚至喊读的现象,教师要对学生的朗读多加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