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詹 《兰台世界》2007,(21):65-66
中世纪的欧洲是一个基督教世界,依靠宗教和文化的纽带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体.中世纪末,一个个主权国家相继建立,打破了这种基督教统一体,使欧洲由基督教形式下的"统一"转变为主权国家林立下的"分裂".  相似文献   

2.
填写档号的“四统一”湖北省咸宁地区档案局向子佑档号,是对档案管理的标识符号,填写档号目的是为了便于对档案的保管、统计和查找利用。怎样才能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呢?笔者认为,至少在一个档案馆或更大的范围内做到四个统一。1.填写档号和年度的作者要统一。...  相似文献   

3.
唯物辩证法既肯定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又承认物质世界中的具体事物有其相对独立性,每一个相对独立的事物,都作为系统而存在。新闻报道的指导性与可受性(报刊可读性,广播可听性,电视可视性),是新闻报道系统中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统一体。正确认识和把握指导性和可受惟的统一.对于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发挥新闻舆论推进杜会发展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南档案》2005,(1):22-22
湖南省中方县铜湾镇共有16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在县档案局的指导下,今年实现了村级建档。为了确保该镇档案事业的稳定发展,他们制定了档案工作“四统一”制度。即:统一整理时间,每年3月为村级档案整理归档时间;统一经费开支渠道,镇财政将档案事业费纳入财政开支;统一保管,所有档案整理归档后。由镇档案室保存;统一利用。查阅利用档案不收取任何费用。  相似文献   

5.
2022年,联合国提出将在2024年9月公布最终的《全球数字契约》“,防止互联网分裂”是契约关注的重要内容,引发了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的新探讨。本文以该话题为出发点,从技术与实践双重维度进行辨析,明确全球探讨中所提的互联网“分裂”所指及其叙事逻辑。其次,通过全球主流互联网治理模式的对比分析,定位“探讨互联网分裂”这一行为在互联网治理模式演变中的地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明确互联网并未分裂,而是在治理层面上呈现出治理权力的“聚拢”趋势。通过对“多利益相关方治理模式的实际适用性问题”和“主权国家互联网治理实践”两方面的探讨,总结出聚拢概念及其体现的“本地治理、全球链接”这一全球互联网发展趋势。最终提出,在观念变革层面以网络地缘为路径对互联网治理层级再分类,在实践探索层面通过价值构建、文化引领、权威重塑三个方面,探索以主权国家为单位的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为未来全球互联网治理模式变革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中华民族的字典里,唐人不是分裂者,而是统一者;不属于分裂派,而是统一派。唐人是反分裂的代名词。中国自秦王朝统一后,汉朝由分裂走向统一,又由统一走向分裂,东汉末年出现了三国,晋王朝恢复了暂时的统一,同时又搞分封制,最后被赶到江南,形成了南北朝的对立。继隋短暂的统一之后,李渊,李世民父子在隋末"群雄竞起"之际,用6年时间建立李唐王  相似文献   

7.
本篇通过王夫之先生“知”与“行”统一的教育主张,回顾其反对传统理学教育,建立具有初步民主思想新教育的历程,深刻反映了政治与经济领域巨大变动下,以王夫之为脊梁的思想、学术领域进步的实学思潮。  相似文献   

8.
可见,不从既有的欧洲知识中寻找何谓欧洲精神,而从力图进入欧洲的中东欧知识分子视野入手,观察他们如何探索和践行西欧民主思想的历程,查考1990年代之前被遮蔽被忽视的另一个欧洲(中东欧)、1990年代以来不断扩大的欧盟之欧洲,发现在政治和经济上组成“统一的欧洲”已经成为具有历史根据的事实,但在精神上的欧洲统一则充满着多番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已经很难从传统的观点来看欧洲是否算是统一。从形式上来看是没有,如果从实质内容来看,他们已经有了共同的认同。统一的国家要做的事,他们不已经在做了吗?而且做得比主权国家还好为欧洲寻求一个永恒的和平,是欧洲精英必然存在的愿望。欧盟的诞生,绝非仅靠一两位精英即可,但是在这历史的长河中,毕竟还是有一些人物的脉络值得我们回忆。  相似文献   

10.
对于新媒体文章来讲,一个“吸睛”好标题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一些流传甚广的制作标题“秘诀”是否真的能够强化正面意义?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剖析了部分新媒体文章标题的“误区”,并在分析大量新媒体文章标题后,总结出能够令标题锦上添花的窍门。  相似文献   

11.
赵秀涛 《军事记者》2005,(11):51-51
俗语讲:“勤能补拙”。其意不外乎是说,干工作或某件事时要想出成效,只有“勤”字当头,才能补上“拙”。那么只抓住一个“勤”字。工作就一定能有起色吗?未必!笔觉得,这里还有一个如何运用“勤”的问题。用得不好,也会“勤”而无功、劳而无获。据报道:英国有一人通读诗书二万卷,却一篇章不会做,一首诗歌不会写。我们有许多搞新闻报道的同志,每天忙着搞采访,晚上挑灯夜战忙写稿,一年四季都睡不上一个囫囵觉,但搞了几年却不见长进.原因何在?“勤”咋就没能补上“拙”呢?看来,“勤”不到点子上.也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广播节目而言,“可听性”和“必听性”是衡量其运作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可听性”和“必听性”越强,这家广播电台或某一时段的节目竞争胜出的机会就越多,反之只有失败。什么样的节目内容是听众觉得值得一听?又是什么样的内容是听众必听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尽管如此,但就其概念来说,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欧洲何以为欧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乐民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欧洲研究专家,“欧洲学”概念的首创者。他的毕生事业都与欧洲紧密相连,先赴欧洲工作,在欧洲许多地方为国家广交朋友,后专以欧洲为治学对象,“欧洲观念”、“欧洲文明”、“欧洲学”是他使用的几个关键词。在治学上,先生终其后半生,以等身著作探讨着这样两个问题——“欧洲何以为欧洲?中国何以为中国?”  相似文献   

14.
全国卡拉OK唱“同一首歌”?这样的规划已经在两家政府部门的各自酝酿之中,官员们及其属下的公司,正试图把那些“合法”“健康”的歌曲纳入其定制的统一曲库中。但是,不应被忽略的是,歌友们在诘问:我们唱什么歌要别人决定吗?同样不应被忽略的是,“一统江湖”引发的纷争背后,是音乐版权市场的明争暗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新闻前哨》2008,(4):96-96
宋建武、董鸿英在2008年第2期《新闻与写作》撰文称:“报业”不是“报纸业”.而是“报道业”。“报业”以纸这种特定介质作为信息显示终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那么.“报业”的基本功能和核心价值是什么呢?是信息的收集、加工以及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一个信息加工商和信息传输网络运营商,同时它也会因为营利模式的需要.成为媒体运营商。  相似文献   

16.
王怡 《出版参考》2006,(10):12-12
一个居士朋友去新华书店,回来抱怨。他挑选的书有一本定价拖了5分钱的零头.总款81.65元。售书小姐说:“八十一块七。”居士冒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不是八十一块六呢?”  相似文献   

17.
《新闻与写作》2006,(5):28-28
“博客”作为一种互联网的技术功能.被越来越多的网民追捧.成为众多网民追求的时尚和潮流.“博客”是一个公共开放的平台.为网民行使话语权提供了空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温家宝总理在两会后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高度肯定了广大群众通过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对政府工作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这说明包括“博客”在内的媒介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大跃进运动期间.提出在1963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河北徐水县.曾经风靡全国.成为“共产主义试点县”。毛泽东高度评价徐水的经验.亲自到徐水实地考察。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纷纷来徐水学习“取经”.甚至引起了赫鲁晓夫的关注。那么,河北徐水是如何从一个不起眼的穷县.成为一个“明星县”的呢?它后来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下半年,“督察”成为体制变革的一个热词,他们被从北京派往各地,受托于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进行监督。 而在”督察”背后显现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监督和执法部门开始或酝酿脱离地方政府序列,实行垂直管理。 从秦汉的监御史和刺史,到唐宋以降的御史,以及百姓喜闻乐道的”钦差”,督察或许也可从中比附出渊源。但当前制度的变革意义应当更为深远:中央政府正尝试建立更为独立的执行监督机构,确保政令畅通和法度统一,并以此为契机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不过,这一宏大变革中的诸多制度细节尚待明朗.至少在目前.督察们的角色仍显尴尬  相似文献   

20.
“形式与内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它揭示事物的内在要素和它们的结构及其表现方式的统一关系。一切事物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为了提高和保证图书质量而制定的书稿三审制,也不例外地具有其内容和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坚持三审制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呢? 前几年,一些出版社由于单纯追求多出书、快出书,追求经济效益,三审制从内容到形式均受到严重冲击。完全取消的情况有,名存实亡的情况也有。近年来,一方面由于国家出版管理部门狠抓图书质量,并颁发了一系列条例与规定,进行严格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行为的逐渐规范,出于竞争的需要,出版社都开始认识到图书质量是出版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了提高和保证图书质量,各出版社几乎都建立了三审制,并印发了一系列的条款和表格要求执行。也就是说,三审制的形式是具备了,然而对三审制的内容呢?对三审制的形式与内容的结合呢?却研究得相当不够,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