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百科知识》2009,(2):36-36
2006年全国7大水系197条河流408个河流断面中,Ⅰ~Ⅲ类水质占46%,Ⅳ、Ⅴ类为28%,劣Ⅴ类为26%(水质分类由Ⅰ类到劣Ⅴ类为功能由高到低次序:Ⅰ类为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中的水源;Ⅱ、Ⅲ类适用于集中式生活用水;Ⅳ类适用于工业及娱乐用水;Ⅴ类适用于农业及景观用水)。其中,珠江、长江水质良好,松花江、黄河、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pH值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参数,一旦超标水质评价即为劣V类。对大连市环境监测中心调查某河流水质pH超标问题进行总结,简述了采取遥感解译、水质监测、水生生物监测、水质监测车等现代化监测手段开展调查等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者解决类似问题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对秦皇岛市2013-2017年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按照年均值统计,3个水库中Ⅱ类水质占88.6%,Ⅲ类水质占11.4%,其中桃林口水库水质最好,石河水库次之,洋河水库水质最差。8条河流中Ⅰ~Ⅲ类水质占56.3%,Ⅳ类水质占26%,Ⅴ类水质占3.1%,劣Ⅴ类水质占14.6%。水质最差的河流为饮马河,水质综合指数呈先升后降趋势,水质整体呈现好转趋势。  相似文献   

4.
《百科知识》2013,(8):1
事件不久前,环保局长被悬赏下河游泳,潍坊市企业"地下排污"等消息,引发了公众对水的关注和忧虑。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公开表示:我国20%左右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断面按照管理级别不同,分为国控、省控、市控、县控断面四类)依然为劣五类水,基本丧失水体功能;全国一半城市市区地下水污染严重,57%的地下水监测点位水质较差甚至极差。  相似文献   

5.
《科技风》2017,(10)
根据2014年建湖县乡镇主要河流以及行政村主要支流水质监测指标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的监测结果对农村河流的水体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流经乡镇主要河流的水质指标看,溶解氧变化范围较宽,存在劣Ⅴ类水的严重缺氧情况,也有达到Ⅱ类水情况,其浓度受河流有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影响;高锰酸盐指数为Ⅲ类、Ⅳ类,以Ⅲ类水为主。(2)从流经乡镇主要行政村主要支流的水质指标看,溶解氧变化范围较宽,从Ⅱ类到劣Ⅴ类水,河流有机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更为严重;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为Ⅲ类、Ⅳ类,以Ⅲ类水为主。(3)全县西南恒济镇、九龙口镇、沿河镇和颜单镇四镇河流水质相对较好,其他镇水质较差,普遍存在溶解氧劣Ⅴ类水情况,说明河流水质污染与经济活动有关,经济发达乡镇污染情况更为突出;行政村主要支流水质普遍比乡镇主要河流污染更为严重。分析了农村河流污染的主要成因。必须从源头控制、环境管理和宣传报道等方面同时着手来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地表水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9月对阿什河流域的6各断面进行水质监测调查,并对水质现状作出评价,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对阿什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规划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论述灰色聚类方法原理的基础上,利用灰色聚类法对布尔哈通河各监测断面的监测指标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应用灰色聚类法评价布尔哈通河各监测断面水质状况符合实际;亮兵上、安图、延吉水源、下嘎断面水质为I类水标准,延吉断面水质为Ⅲ类水。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2)
为了有效了解河流水环境及变化状况的断面,尤其是河流污染源对水质的影响,有必要设置水质监测的控制断面,本文从水质监测的控制断面理论角度,分析了河流水质控制断面设置的原则,探究了河流水质监测的控制断面设置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晋中市6条主要河流的7个省控断面水质的监测与分析,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得出了晋中市地表水水质类别和污染状况,并提出保护地表水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阿琼  冀磊 《西藏科技》2012,(3):24-26
本文以实测数据为基础,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拉萨河4个监测断面的6个指标进行了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个断面的水质级别为优,同时本文从环保意识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关防治措施,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拉萨河河流水质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分析北票市凉水河和牤牛河2009-2013年水质状况,以期对北票市地表水环境管理提供相应的依据。调研工作采用收集资料方法,资料数据主要来自于北票市环保局。主要调查了2009-2013年北票市凉水河、牤牛河水质状况,并分别对北票市凉水河、牤牛河在凉水河桥和牤牛河桥断面的水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石油类、氨氮、铅等监测指标2009~2013年五年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为把握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武进港及直湖港水域,监测了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武进港、直湖港水域TN污染严重,水质严重超标,且全属于劣V类水质;TP污染严重,水质均在V类水以上,说明武进港和直湖港属于氮磷污染严重。武进港、直湖港水域中DTN占TN90%以上,DTN为主要污染物,TP以PP为主要污染物质。水域DTN中主要以NO产N为主要污染物质,研究区域水质中NO3-N浓度占DTN的64%。入湖河流溶解性氮的大量输入,将成为引发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灾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3.
针对近海环境治理压力日益增大,同时陆源入海河流监控体系尚未实现网络一体化的现状,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提出了集硬件与软件为一体的分布式陆源入海河流水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015年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质实际监测数据分析,开展大伙房水库水质状况评价及污染原因分析。水库平均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其中总氮为主要污染物,单独评价为劣Ⅴ类。水质富营养化水平均为中营养,2014年达到最高,综合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43.61。  相似文献   

15.
以丹江口水库上游汉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9个国控监测断面的6个水质指标为研究对象,通过PSS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对其水质进行分析评价,介绍了PCA在SPSS软件中的操作应用。结果表明,在河流水质评价中,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水质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环保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了,因此对河流水环境及其变化状况进行相应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因为河流污染会对水质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水质监测控制断面对河流水质具有一定的影响,对其加以科学化的设置以及按照相应控制断面的原则进行设置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所以本文重点对这一问题加以研究,探讨河流水质在控制断面设置时的一些新看法,并且提出了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样对于今后河流水质的进一步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在本文的论述下能够对今后的工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模糊评价模型对尼洋河水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六个监测断面属于Ⅰ类水体,水体具有一定抗外界干扰能力;其中三个断面可能出现三类地表水水质其主要原因是TP过高所致;六个监测断面也可能出现二类地表水水质其主要原因是TN和NH3-N含量高所致;如需要,应加大TP、TN和NH3-N监测频率和采取相应治污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龙井市区域自然地理、气候、河流、水资源概况,并重点对本市的水库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在评价的三座水库中现状水质类别为Ⅲ或Ⅳ类,均呈中度以上的营养化,营养化程度较高,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嫩江干流拉哈、浏园、富上和江桥四个监测断面在“十一五”期间的水质数据进行评价,探讨嫩江水环境质量,用秩相关系数法分析了嫩江水质五年内的变化趋势,为保护和利用嫩江水资源提出了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尼洋河流域典型乡镇的饮用水源开展了水质现状、富营养化、健康风险等单项及综合评价。分析过程中结合了层次分析法的约束层和准则层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不同的权重确定方式,其中约束层采用了赋值法确定权重,而准则层则采用了熵权法和关联维数法分别确定了相应指标的五类水体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尼洋河流域各水源地水质现状均为Ⅰ类水体;各水源地富营养化评价结果均为Ⅱ类水体;各水源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均为Ⅱ类水体;综合评价结果显示各水源地均为Ⅱ类水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