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理计算题结果往往会出现小数,对小数的处理方法不尽相同。有的遵循四舍五入,有的应考虑实际却不遵循。如以下两种方法:1“收尾法”是指计算结果小数点的十分位上不管是几,均向个位上进“1”的方法例1一根绳子最多承受1.5×103N的拉力。问:①使用滑轮组能不能用这根绳子提起重5×103N的重物?②应如何组装?(动滑轮重不计)分析与解①由于题中未给定具体的滑轮组情况,所以能用这根绳子使用滑轮组提起重5×103N的重物。那么,承担重物的绳子的股数n=GF=15.5××11003N3N=3.3。由于n为整数,这里采用“收尾法”,取n=4,从而保证使用中绳子实际承…  相似文献   

2.
1、通过数数认识"百".学生拿出小棒,先一根一根地数,数到一百,十根十根地数(10根一捆),数到一百;老师随意报出一个数,学生接着一个一个地数下去,数到一百,十个十个地数下去,数到一百;教师出示一根小棒、十根小棒(10根一捆)、百根小棒(10根一捆的10捆),学生观察,进一步认识"百".即领会10个十是一百和计数单位"十"和"百"之间的关系是十进关系.2、通过组成与分解认识"百".(1)以"十"为计数单位,把"一百"分解成10个"十".反过来,把10个"十"加起来组成"一百".(2)以"二十"为单位把"一百"分解成5个"二十".反过来,把5个"二十"加起来组成"一百".(3)以"五十"为单位,把"一百"分解  相似文献   

3.
在华东版初二物理教P26,有探究“弦乐器音调的决定因素”的演示实验(见图2-11)。该实验虽能很好地说明问题,但需要琴弦、△尖劈滑轮、钩码等器材,准备工作较烦,且在桌面上做可见度也差,因此,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改进,收效很好。1实验器材借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如J2359型,其四根金属丝规格为φ0.5,包括铁丝一根、铜丝一根、镍铬丝两根)2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亦称限量研究法)。3实验操作研究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发声体的结构条件(例如弦的长度、粗细、松紧、材料的性质和拉紧的程度)(1)观察铁丝、铜丝、镍铬丝三根弦,只是颜色不同,分…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材第九册“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节中,有这样一道习 题:“我们经常见到圆木、钢管等堆成像图1的形状,通常用下面的算法求总根数:(顶层的 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想一想这是什么道理,并算出图中圆木的总根数。”有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问学生:“这些圆木堆成的横截面,近似于什么形状” ?(生:梯形)“结合梯形面积公式,想一想,你能用较快的方法算出圆木的总根数吗?”[生 :(顶层的根数+底层的根数)×层数÷2]。这样图1的总根数很快就可以算出来了。教师很高兴地表扬学生:“真不错,我们以后就要这样,运用…  相似文献   

5.
不等式的解法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及难点之一.把不等式归类分解,以模式化处理,用根轴法和零点区间讨论法解不等式,是对教材的延伸和补充.  相似文献   

6.
在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 应用题时,教材先安排了"准备题"的教学。 有两位老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采用了不 同的教学方法,效果明显不一样。 片断一:(每个学生先准备15根小棒) 师:(挂上卡片)按要求摆小棒,然后填空。 第一行摆2根小棒,第二行摆3个2根。 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行的( )倍。 学生纷纷动手摆小棒,一会儿就摆好了。 师:谁来说一说,第二行的根数是第一 行的几倍?  相似文献   

7.
任何 学 习 方 法都 是 指 向 一 定 目 标 的 , 是 实 现 一 定学 习目 标 的手 段。因此 ,要 根 据目 标选 择 具体 的学 习 方法 ,什 么 样 的 问题 就 采 用 什么 样 的 学 习 方 法 来 解 决 ,复习 方 法 亦然 。 期 末 复习 是 帮 助 学 生 牢 固 掌 握 知 识 并 把知 识 系 统化 的 过 程 ,是 强 化语 文 能 力 的 过 程 ,也 是 语 文教 学 中 看似 易 把 握 ,却 不 易取 得 成 效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在 这 一 过程 中 教 师 要在 教 育 观 念 上 有 根 本 突 破 , 使 学生 在 复 习课 中 领 悟 方法 、促进 思 维 ,主 动 地 去…  相似文献   

8.
教学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伸出一只手)这是一只手,它有5根手指.如果以相邻的2根手指为一组,看看有这样的几组? 生:4组.  相似文献   

9.
"活动角"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单元中所用到的1种教具.它一般由2根细木条(硬纸条)或带孔的2根塑料棒构成,只要叉开2条边就可以形成许多大小不同的角,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0.
例1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剪去56,第二根剪去56米,哪根剩下的长?分析:因为两根绳子同样长,我们只要比较剪去的部分,也就是对绳子长度的56和65米进行比较,就能判断出哪根剩下的长。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分析出,绳子原来的长度有三种不同的情况:等于1米、大于1米、小于1米。假设绳  相似文献   

11.
一、缘起课堂 在一次优质课评比时,出现了一个有意思的教学片段.老师让学生用一根绿色小棒和两根红色小棒进行以下数学活动:先摆一根绿色小棒,再摆两根红色小棒,并且使两根红色小棒都与绿色小棒垂直,最后看一看这两根红色小棒有什么关系.(原题是在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65页)  相似文献   

12.
我们知道,解高次不等式的基本思路是通过因式分解,将它化成左边为若干个一次或二次因式的积且右边为0的形式,然后可用“标根分区间”法解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让学生掌握"测量土地"的基本原理,提高实际测量的能力,教师可把学生带出教室,边学习,边动手测量.首先,教师要准备好标杆、测桩、小红旗、卷尺、测绳、直角器等测量工具,并向学生介绍它们各自的用途,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组,定好组长,指定各组测量的地点。实地测量时,教师要重点讲清并指导好以下儿点: 1.标杆定直线。测量较远两地的距离时,运用三点定一直线的操作方法,指导学生先在测量的起点和终点各插一根标杆,一个人在起点(或终点)指挥,另一人将第三根标杆插在两根标杆之间,使它和终点(或起点)的标杆同时被起点(或终点)的标杆挡住。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生物》第一册(上)中,根的形态一节里,有一个要求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看看根是否真的向地生长?”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根的向地性,也就是向重力性。而根的向水性和向肥性只是简单提到,未做深入的讲解。  相似文献   

15.
在日常实际应用中,人们会经常遇到求非线性方程f(x)=0的近似根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无定法,可用多种方法进行解答。现对"割线法"求解非线性方程近似根的方法,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并用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双点割线法和单点割线法进行讨论,来澄清学习者的一些疑惑,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议"增根"     
初二代数第九章第七节在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时 ,常常会出现“增根”现象 ,而在《代数目标与检测》以及各类报刊杂志中也经常遇到有关“增根”问题 ,许多初学的同学感到特别困惑 ,无所适从。下面就我对如何解决“增根”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供同学们参考。课本中对“增根”是这样解释的 :在方程变形时 ,有时可能产生不适合原方程的根 ,这种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这里的变形指的是第一步“去分母” ,根据方程同解原理 ,方程两边都乘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或整式 ,所得方程与原方程是同解方程。如果方程两边都乘以的数或整式是零 ,那么…  相似文献   

17.
王慧 《今日中学生》2006,(32):21-22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如推土机推走泥土,人拉车前进,手提箱子向上,人压弹簧变形等都是一物体接触别的物体的作用,是物体之间接触显示出推、拉、提、压等力,一物体施加了力,而别的物体受到了力。那么物体之间不相互接触能显示力吗?试做下面实验来探个究竟。实验器材:塑料直尺(或塑料梳)、废铝质易拉罐和用它截剪成铝圆环(图1)、薄塑料圆环(用过的矿泉水瓶剪截)、毛皮(或用自己干燥洁净的头发代)、长玻璃板。磁化的钢针(用长6cm的大缝衣针在收音机扬声器磁钢(永久磁铁)上顺向摩擦几次即成)2根,一根用细线悬挂在架上(见图3),另一根备用。实验…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导入过程] 一、初步感受余数的产生理解余数的意义 1.出示正方形,师问搭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 2.师:老师这里有8根小棒,可以搭几个这样的正方形?(配合板书,边数边画)你能用个算式表示吗?(解读算式)  相似文献   

19.
沪科版初中物理第十三章的第一节"电是什么"的实验:探究两种电荷的作用规律.课本上对该实验的描述是把2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的其中1根悬挂起来,当另1根相同的棒靠近时,并没有看到被推开而产生排斥的现象和相互靠近而吸引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教学实录   师:(出示一红一绿两根电线)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生:一长一短的两根电线.   师:告诉你们,红色电线长24厘米,绿色电线长20厘米.有问题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