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时期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改革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制度。所谓自主择业,是指存国家宏观调控下通过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毕业生资源进行配置,使毕业生成为就业主体,按市场需求自主地选择职业。要实现自主择业,必须进一步转变择业观念,改革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大用人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体系、就业信息网络和就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是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建国60年来,我国的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经历了"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计划调控阶段和以"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为特征的市场调控阶段.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框架中,影响毕业生就业政策变迁的深层结构是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集权政治体制以及教育哲学由社会本位向个人本位的转变;制度呈现强劲的路径依赖主要是政府对毕业生资源的理性选择;政策变迁的动力是政府的立法行为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竞争从业”的就业模式已为大中专毕业生普遍接受。要在严峻的就业市场中获得理想的职业,大中专毕业生必须了解国家就业政策,把握就业形势;客观评价自己,创新就业观念;确定择业目标,提高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4.
自主择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核心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曹殊 《江苏高教》2002,(1):88-90
本文认为正确认识“自主择业”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关键,确立毕业生自主择业是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核心。文章探讨了“自主择业”的内涵,并提出推动毕业生自主择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与人才市场董国卿,郭锡年大连海事大学目前,由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由国家统包统配逐渐转轨到自主择业方式,因此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运行机制,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高效有序地运行,是人才资源合理配置,保证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前提。1统包统配转向自主择业...  相似文献   

6.
培育和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容忽视的几个问题王志刚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关于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之精神,不久的将来,除少部分大学毕业生仍由国家负责安排就业以外,大部分大学毕业生则自主择业,而毕业生的自主择业大部分将通过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来完...  相似文献   

7.
论毕业生的就业与就业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毕业生就业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决定需求,观念决定出路,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增强市场适应力是现实的要求,要破除旧的“一次就业定终身”的传统观念和“当国家干部”、“端铁饭碗”的就业期望值,树立起市场经济下的新的就业观,即不管是何种所有制,只要是取得合法的、相对稳定的、能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就是就业的观念,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思想,真正把择业观念纳入市场引导、自主择业的轨道上来。  相似文献   

8.
浅谈大学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进入了通过市场"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阶段,大学毕业生择业有了很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信用是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大学生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学年的开始,意味着新一届大四同学又将面临求职择业这一人生的重要抉择。应届毕业生应如何面对就业呢?笔者以为,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是就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 一、把握“就业行情” 所谓“就业行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政策“行情”。如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包分配,大学生要进人人才市场“自主择业”。“自主择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就业”,不是想到哪儿就去哪儿,而是要在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你…  相似文献   

10.
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作用杨定海(南通医学院)《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推进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逐步实行……大多数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近期内除委托、定向培养生和自费生外,实行在...  相似文献   

11.
高职毕业生择业观:问题、归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职毕业生择业观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社会价值观念淡化、功利主义倾向突出、"从一而终"思想依然存在和具有消极等待观念等。家庭、社会、学校和自身因素的影响是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要改进高职毕业生的择业观,应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重视对毕业生心理的指导和调控,建立科学的就业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作用,帮助毕业生树立从基层做起、先就业后择业、自主创业等择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技工学校的招生体制和毕业生“统招统分”的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面向市场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面对新的就业制度。无论对学校还是对毕业生,都是严峻的考验。要顺利解决技校生“双向择业、自主择业”的就业问题,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
以市场为导向的毕业生就业机制初步形成,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自主意识和法制观念越来越强,但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信用失范问题也日渐突出。文章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信用失常现象的形成原因,并提出要化解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信用危机,应从优化大学生内在品德素质和净化外部市场环境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招生并轨工作的完成,将逐步实行毕业生在国家方针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通过“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自主择业。因此,充分发挥各类毕业生就业市场,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在毕业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培育、建立与发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拉开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序幕。《决定》明确指出:“要改革大学…  相似文献   

15.
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分析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出现了困难,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种:人才结构不合理、供需脱节、就业观念滞后等。因此,教育部门有必要联系社会各界,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等,从多方面努力缓解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就业心理是指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特征.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毕业生就业市场体制的逐步确立,毕业生就业正由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调节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大学毕业生的择业观是职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择业行为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大学生就业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演变,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逐渐完善。由此,高等学校必须大力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毕业生端正职业态度,转变择业观念,实现自主择业和人职匹配,最终选择能够兼顾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职业。  相似文献   

18.
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许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明显不适应。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分析毕业生存在的不良就业心理,指导毕业生走出就业心理误区,顺利择业、就业,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9.
从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是我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毕业生资源不再是通过指令性计划,而是主要通过市场进行配置。这一变革,把高校和毕业生推向了市场。在给予他们更多自由选择权利的同时,对他们也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吉林工业大学紧跟改革步伐,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大胆改革,积极实践,逐步探索出一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路子,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自1993年举办首届毕业生就业市场以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6年保持在98%以上。目前,99届毕业生就业市场又取得成功。该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重要的一环,其目标是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多数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择业。自主择业的具体含义就是各级政府、高校推荐,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因此,要完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需要政府、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四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及时转变观念,思想到位,措施得力,才能很好地完成这项改革。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演进历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改革开始于1985年,并与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化的演进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