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同样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也有"厌恶"的情绪。体育课理应是学生放松身心,进行自我调整的良好时机;学生应该是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充满向往的。针对此问题,本文作者试从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入手,以期改变这种状态,使学生重新回归体育课堂中,使体育课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体育教学同样以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主,造成学生对体育课也有"厌恶"的情绪。体育课理应是学生放松身心,进行自我调整的良好时机;学生应该是喜欢体育课,对体育课充满向往的。针对此问题,本文作者试从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方面入手,以期改变这种状态,使学生重新回归体育课堂中,使体育课充分发挥其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体育课堂中,为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符合规律的、创造性的运用语言,称之为体育课堂语言艺术。传统的体育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师生互动,从而使许多学生对体育课感到枯燥乏味,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而新课程下的体育课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充分利用语言对学生进行指导和鼓励,给学生思考、动手的  相似文献   

4.
体育课是由教师对课堂活动的组织设计和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双边活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体育学科基础、技能、知识和情感,而且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情感,使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中以最快、最短的时间内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课堂的授课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体育课堂上的不良情绪不仅会严重影响正常的课堂情绪,而且影响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体育技能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学生对体育课的逆反心理,影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体育课由于其课程与专业的特点,以及大部分时间在室外上课,外界的干扰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极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尤其是年轻体育教师正处在情感丰富且不稳定的阶段,自我控制、调节的能力差,更易产生不良情绪。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不良情绪在课堂…  相似文献   

6.
陶勇 《教师》2010,(29):64-64
体育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并进行严密的体育教学组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优化体育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在教师规范要求下,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努力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7.
陶勇 《教师》2010,(26)
体育教师要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并进行严密的体育教学组织,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优化体育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在教师规范要求下,学生能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努力达成学习目标,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评价对广大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传统的体育教学是以教师、教材为中心,学生围着教师转,教师围着教材转。结果是老师辛苦,学生痛苦;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课堂看似丰富,学生体质下降。学生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而新课程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把学生看成课堂的主人,将学生全面发展放在首位,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重视学生情感体验,养成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9.
教学是由"教"与"学"两方面构成的。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参与教学的不仅仅是教师,还有学生在起着主体作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活动。在教学中,教师按课时要求讲完课并不是完成了教学目标,而是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教师在与学生的学习互动中,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研究寻找好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课堂情境,使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自觉、自动地进行愉悦的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0.
常城 《小学生》2013,(6):28-28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  相似文献   

11.
体育课教学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相当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体育课中有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精神振奋,情绪盎然,兴趣高涨,积极参与,对提高体育课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怎样才能围绕“情感”做文章,营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进一步提高中学体育教学的效能呢?  相似文献   

12.
山水  梁金 《中国教师》2013,(6):24-27
<正>一、在教学相长中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中国教师》: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过去的体育课堂常常是"放羊的课堂",您是如何看待体育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地位呢?体育课是如何体现"教学相长"的呢?孟文砚:我认为在任何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都是备受关注的。第一,教师的责任感是体育课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的导向下,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上讲,小学生是最喜欢体育的人群。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一些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教的方法感到枯燥厌倦甚至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体育课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说到"体育课",多数人会认为这是一门学生喜欢,教师也比较容易教的学科。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非如我们所想。在不少中学里,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不是很高。时常看到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行我素,有的甚至于游离于课堂之外;而另一部分学生是只注重自己的体育成绩,而忽略应具备的体育技能。初中生之所以对体育课"不屑"是有原因的。一、学生对体育课"不屑"产生的原因1.学生的原因。初中生上体育课提不起兴趣,甚至是排斥体育学习,首先,是由于他们对体育的认识比较肤浅。不少初  相似文献   

15.
新课改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转变,对体育课有了新的理解:体育课是要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要从单纯的“身体锻炼”和“体能达标”转变成把体育当作学生个体发展地延伸性学习活动。在体育课中能有意识地转换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别在“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树立了学生发展第一的意识,把怎样才能把学生教好,我用什么方法才能使学生愉快、扎实地学好、练好,让学生喜欢体育,同时更喜欢上体育课,作为教好体育课的首要任务。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在体育教学中从以下几点着手,使学生在自主获取、主动合作、探究创新的新课堂教学境界中学习与提高。  相似文献   

16.
快乐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课的发展趋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兴趣是获得知识、开阔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 ,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 ,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的发展。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形成快乐的情感体验 ,充分享受体育课带给他们的乐趣 .本文结合教学实例 ,阐述了体育教学中快乐的情绪对体育课的影响 ,提出快乐体育将是学校体育课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7.
教师良好的情感品质在体育成功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爱是成功教育的基石,有了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爱,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教育中去;有了对学生真挚的爱,才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才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建立起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愉悦的情感是成功教育的融合剂,教师愉悦的情感能创造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以愉悦之情唤起学生愉悦情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环境中接受教育。教师的宽容之情是成功教育的催化剂,对学生有宽容之情,能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杨晖 《快乐阅读》2013,(29):108
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吸引学生,是一个值得我们体育教师研究的课题。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就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对体育活动感兴趣,使学生乐学。这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形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那么,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像磁石  相似文献   

19.
课堂的和谐在于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朋友式”的双重交流,融愉悦于教学之中。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和谐,正如传统的“接受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自由”的放羊式教学等等,正是这诸多的不和谐,使学生们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建立和谐的体育课堂环境是体育教师的首要责任。  相似文献   

20.
体育课堂上的活跃气氛是学生在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表现。它与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