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科技学术期刊要重视科技成果的传播,传播方式有建科技新闻发布系统,向大众传媒提供科技新闻;建网站,利用网络传播科技信息;刊后文摘,供文摘期刊选用;写“要文导读”或“观点举要”、撰编者语、栏目主持人语.  相似文献   

2.
李欣阳 《声屏世界》2014,(10):34-35
<正>新闻的"播""播"新闻的方式是广播电视新闻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通的播报方式,也是播音创作主体运用在各类新闻节目传播中最独特、最鲜明、又自成一腔的语言样态。对于"播音腔"一说,原北京广播学院张颂教授这样认为:"播音腔,实质上应体现播音语言的特点,那就是:规范性、庄重性、鼓动性;时代感、分寸感、亲切感。播新闻时要做到:字正腔圆,呼吸无声、感而不入、语尾不坠、语式稳健、讲求分寸、节奏明快、语流晓畅。由于新闻稿加播音的要求,形成了新  相似文献   

3.
蔡惠福  顾黎 《现代传播》2013,35(1):29-33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必须把着力点转移到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经验、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反思总结上来,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要摆脱"学徒状态",在学习研究西方新闻传播理论时,保持高度的自抉意识和驾驭能力,以超越西方、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为目的,防止在引进借鉴中"西化"自己,失掉自我;要"向现实本身去寻找思想",沉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实深处,立足自己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论;要在创立新观点、新概念、新范畴上用力,实现新闻传播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要走出核心价值多样的迷惘,以主流价值统摄推进新闻传播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闻传播理念不断创新的今天,社会新闻要充分体现新闻本质和传播价值,发挥品牌优势,提升媒体形象,在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原则下,可以从把握好"角度"、"深度"、"适度"这三个方面入手,做好社会新闻。一、把握角度,提高新闻传播力依据受众心理找角度。记者面对新闻事件时,只有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想知道的方面选择报道角度、提炼主题,做出来的新闻才能吸引、启发和感染受众,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处理一些经济和科技报道,一定要寻找到这些经济现象和科技成果中受众最感兴趣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科技新闻频繁出现在媒体上,我们与科技新闻的接触也越来越多。针对科技新闻具有专业性、保密性、变化性的特点,本文提出写活科技新闻的五个方法,即科技新闻要见人、要见事、要见面、要见光、要见图。新闻工作者要多学习专业科技知识,多研究写作方法,要走媒体融合之路,以提高科技新闻的传播水平。  相似文献   

6.
陈光 《新闻前哨》2003,(9):32-32
科技新闻的传播立场,具体地表现为“科技”还是“新闻”的选择。这种选择渗透于传播过程的3个主要环节——传播者、传播内容和传播对象。 ①传播者:科技新闻究竟由谁来写,是懂科技的人,还是懂新闻的人? 毋庸置疑,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既要懂科技,也要懂新闻。但是,这就像摄影曝光,毕竟有一个光圈先行  相似文献   

7.
高发照 《青年记者》2012,(23):26-27
教育新闻写作首先要揭示教育领域新趋势并提出新问题;其次,教育新闻的写作语言带有浓厚的"专业性"、"科学性"与"知识性"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教育新闻与人文精神传播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要想更好地促进人文精神的传播,就要在教育新闻的写作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8.
信息时代,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和渠道非常多样化。在各类信息中,科技新闻依然是较为"小众"的新闻种类。目前,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依然有待提高,科普力度仍需加大,而承担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的科技新闻存在同质化严重,内容过于专业的情况。如何拉近科技新闻与受众的距离,让科技新闻变得"悦读"?本文以《江淮晨报》为例,浅析科技新闻传播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14,(2):F0003-F0003
<正>《西部广播电视》是由四川广播电视台主管,四川省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主办,四川省西部广播电视杂志社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具有"实用性、科学性、指导性、可读性"的知识、信息类广播电视影视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51-1458/G2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6-5628本刊创刊于1980年,多年来受到广播电视系统内外读者的好评和欢迎。曾经二度荣获全国广播电视系统科技信息成果二等奖;二度荣获四川省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9年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及省科委组织的期刊质量评价中被评定为四川省质量一级期刊,被国内电子行业的重点文摘期刊《中国电子科技文摘》  相似文献   

10.
新闻已进入一个策划的年代。要提高科技新闻的质量,扩大科技新闻的影响,更好地传播科技新闻,加强科技新闻的策划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彭明星 《新闻前哨》2008,(12):55-57
科技新闻日益频繁地通过传媒走近经济和社会生活,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普遍接受,以一定的节奏和周期。在越来越广阔的区域范围得到广泛传播。科技新闻的流行反映了社会进步和时代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科技成为新闻传受双方的共同追求;主流媒体的优势传播以及传媒科技新闻传播能力逐步加强、水平逐步提高,是科技新闻流行的主要因素。对此进行认真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科技新闻传播的水平和效果。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和科技长足进步;提高公众科学素质;促进传媒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主持人语:新闻采访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的基础和源头,任何一个优秀新闻稿件的产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写作功底之外,还必须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因此,如何巧妙地进行细致、深入的采访对于每一个记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隐性采访由于是在被  相似文献   

13.
科技传播是"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农业科技新闻传播是农业科技传播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大农业"的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发生了质的变革与跨越.认识并把握其变化,对于进一步做好农业科技新闻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2007,(9):53-53
《今传媒》是"一份用新解读传媒现象和传播行为"的新闻传媒类重点期刊。本刊创办于1992年,具有15年的悠久历史,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发表的文章多次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等知名文摘检索类刊物、人民网等国内知名  相似文献   

15.
一目了然     
《声屏世界》2012,(5):66-67
当代中国新闻传播的"三化观"一、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定位。这里的"中国化"指涉着当代新闻传播的空间定位,即这是在中国所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的"中国化",就是指其内蕴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实质就是要坚持和完善符  相似文献   

16.
"新闻传播法制建设",顾名思义,是指国家对新闻传播法律制度的规划、建立和实施. 探讨新闻传播法制建设,首先要厘清"法制"和"法治"这两个概念.  相似文献   

17.
张小蓉 《报刊之友》2011,(9):108-110
专题策划是新闻传播中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运用它能提高新闻的丰富性,同时更有深度。对于文摘期刊来说,利用专题策划是增强新闻信息二次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文摘期刊专题策划适用期刊策划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专题策划,文摘期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刊优势,弥补不能发出自己独立声音的这个劣势。  相似文献   

18.
张小蓉 《今传媒》2011,(9):108-110
专题策划是新闻传播中一种常用的操作方法,运用它能提高新闻的丰富性,同时更有深度。对于文摘期刊来说,利用专题策划是增强新闻信息二次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文摘期刊专题策划适用期刊策划的普遍规律,同时又具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和手段。通过专题策划,文摘期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刊优势,弥补不能发出自己独立声音的这个劣势。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新闻是大众所熟知的,在人们心里最通俗的理解大概就是那些报道出来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其实在新闻学术界,最权威的新闻定义,是1943年陆定一提出的,"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后来又有很多学者专家都对新闻做过定义。从古代到当下,媒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印刷出版再到电子传媒,新闻的传播和接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在美国新闻类、文摘类杂志一片萧条的时候,以《VISTA看天下》、《博客天下》、《壹读iRead》等为代表的中国高端新生代新闻杂志却各领风骚。它们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准确的市场判断,精准把握小部分优质精英读者群,针对这些高端群体的偏好打造优质信息内容,对他们施行定向传播;另一方面将新媒体技术"化敌为友",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业务。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立体"式的传播,为杂志社开创另一条盈利途径,成为这些杂志在新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