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儒家文化中“和”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具有深厚的哲学意义。“和”不是“同”。“和”承认、肯定矛盾,“同”则取消矛盾。“和”是事物矛盾多样性的统一、平衡和协调状态。平衡、协调是动态的平衡、协调。儒家常把“和”与“中”联系起来而为“中和”。从“中”字构形来看,是事物上下左右平衡的关节点。而且表明这平衡的关节点是一个“度”,具有“量”的性质,在一定的范围内都属于平衡,平衡不是静止的,是动态的,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实生物”。“和”是事物的常态,“变”只是达到新事物“和”的一个短暂的过程。“和”是儒家追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战略性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教育的明确要求。“进教材”和“进课堂”是“三进”的起点和基础;“进头脑”则是“三进”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最终目的。显而易见,“进头脑”是“三进”工作中最重要、最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3.
“四君子”是我国文人常用的“比德”对象。“比德说”在我国源远流长。从修辞学和艺术表现形式、表现手法来看,“比德”所运用的主要是比喻、类比和象征的手法。从思想内涵来看,我国古代诗文的“比兴”主要是指“比德”。“比德”具有极其丰富的道德人格内涵和较强的伦理色彩。“比德”的哲学基础是我国独特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哲学观、人生观。“比德”的本质实际上是人的个性均确证与实现,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经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发展的目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坚持“以人为本”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更高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汪明玉 《江苏教育》2008,(17):47-47
管理的精髓是“理”不是“管”。“管”不是目的,“理”才是追求。管只能管事,理要理人。“管”与“理”是辩证的统一,“管”不仅要服务于“理”,还要“服从”于理。法理、事理、情理是“管”的基础和依据,整理、治理、调理是“管”的方法,合理、有理是“管”的结果。只有人文激励与制度约束并举,寓约束于激励中,教师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人文激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自主学习依据“主动学习”原则、“问题解决”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主学习”课堂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本质区别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这是“自主学习”课堂教学实践的核心,是创造性学习的前提。充分、适当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实践“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教学活动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自主学习”的机会。教师的调控和指导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关键。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实践,使学生的学习目标、态度、动力、方式和方法都发生了重大转变,自学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7.
孙绪华 《英语辅导》2010,(1):150-153,163
言语行为是语用学中的核心理论,初创者是奥斯汀,发扬光大者是塞尔,它的中心思想是说话可以看成是做事。正如陈述句并非都表达“陈述”,祈使句并非都表达“命令”,疑问句也并非都表达“提问”,说话人可以越过字面意义实施多种言语行为,形式和功能并不是绝对的对应。本文探讨英语中疑问句实施“请求”、“邀请”、“建议”、“命令”、“陈述”、“不赞同”、“怀疑”、“阻止”、“惊讶”和“不知道”等言语行为,分析如何得体地回答这类疑问句,并用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解释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和”是中国古代审美艺术辨证之理,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审美范畴。“和”字初有“盉”、“龢”、“和”三字,三字内在结构、文化意蕴虽有不同,但又有必然的联系。其实“和”的美学思想的产生与发展,可从汉字“盉”、“龢”、“和”的结构生发见其踪迹。  相似文献   

9.
“大政工”体系是国有企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也是国有企业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的延伸和发展。“大政工”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使思想文化工作更加贴近中心工作、贴近员工、贴近基层实践,使政工团队变得更加强大、团结、高效。其中,党的领导是构建“大政工”体系的保证,以人为本是构建“大政工”体系的基础,“一岗双责”是构建“大政工”体系的核心,“五项机制”是构建“大政工”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教育导刊》2011,(8):F0003-F0003
(一)海珠区教育发展中心“和活文化”内涵 “和活文化”的内涵里,“和活”包含“和乐”、“合力”、“活力”之意。 “和乐”,即和谐,快乐。因为和谐,才快乐;和谐是过程,快乐是结果。和谐是手段,快乐是目的;同事相处和谐,部门配合和谐,关系处理和谐;工作中讲“和畅”,即和谐、通畅。工作各方合拍,工作关系和谐,工作环节流畅,工作运作顺畅。  相似文献   

11.
“导、学、测、评”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广泛吸收国内外众多教学理论和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创生的。“导、学、测、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创设情境、揭示目标、指导自学、检查点拨、检测反思、拓展提升等六个环节。其中,“学”是基础,“导”是常态,“测”是抓手,“评”是升华。“导、学、测、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独特的制度保障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题记】在新课程时代,“预设”和“生成”是一对充斥我们耳鼓的“姊妹”词汇。所谓“预设”就是“预先的设计和筹划”。而“生成”则是指事物“即时的发生和形成”。但是,课堂是一个富于变化的时空,主体、窖体、本体、媒体等的关系随时都处于不断转换之中,“预设是必须的,但生成更是鲜活的”。  相似文献   

13.
“有效”一词是当前的教育热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师”、“有效设计”、“有效课堂”不一而足。但从根本上说,“有效”与教育的根本结合点还是学生的学习问题,即“有效学习”。什么是有效学习呢?这得先解决什么是“学习”。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就是“探究”。这是一个过程性的描述,意指只有“探究”的过程的学习才可能是“有效”的。这是课程改革所关注和追求的重点之一,在实践中也流布甚深,并有一批“经验”产出。毋庸讳言,这些“经验”还很“感性”和“个性”,尚处于“赏心悦目”和“轰轰烈烈”阶段,要变成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尚需时日以沉淀和升华。  相似文献   

14.
“和”是中国文化理念的核心。儒家思想的演绎方式是由“仁”至“和”,佛家思想的演绎方式是由“善”至“和”,道家思想的演绎方式是由“道”至“和”。探索中国文化理念的核心对今天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中华传统优良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一点四线”中的“一点”,是指以“提高写作水平与学会做人”为出发点和归宿,实现作文的生活化和个性化,既学会作文又学会做人。“四线”是指“情趣线”“知识线”“能力线”和“情操线”。“情趣线”属于心理层面,是写作的“动力系统”,包括情感、兴趣、自信心和习惯等。  相似文献   

16.
《墨子》“攻伐”义语义场由“征”、“伐”、“侵”、“攻”、“击”、“诛”6个单音词和“攻战”、“攻伐”、“侵凌”3个复音词构成。其中,主导词是“攻”,“伐”和“攻伐”属常用词,其他词均属非常用词。除“诛”、“攻伐”和“侵凌”是《墨子》时期的新生词之外,其他词均是承用词。这些词在基义、陪义、语法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区别特征,分工明确,也反映出战国时期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活”、“新”、“自我”、“快”、“实”、“泛”、“脆”、“优”和“茫”是这个迅速发展时代大学生和研究生的特点。用和谐的发展观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在分析了这些特点,探完了背后的动因后自然得出的结论。不但顺应潮流,易被大学生和研究生接受,而且可操作性较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文化表现为一种关系态不同事物或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状态;是对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关系的一种和解式的体认。中国“和”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和合:异质之和;和异:和而不同;和一:天人合一。世界和平:呼唤中国“和”文化——“异质之和”是“和平共处”的前提;“和而不同”是“多极共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对大量现成语料的调查,发现“有的是”的词汇化经历了由跨层的“有的”和“是”到短语化“有的+是”,再到词汇化“有的是”的过程。“有的是”的语法化和词汇化受句法条件、语义条件、句式条件、特定词汇形式和客观世界现实的制约,其中对举结构的撤消、句法位置外围化、语义虚化、特定句式和特定虚词的出现、客观现实等都制约“有的是”词汇化.语法化进程进一步促使“有的是”词汇化。“有的是”在虚化链上表现出不同的语法属性。在非完全虚化阶段,呈现动形两种属性,完全虚化后,只有形容词的属性。  相似文献   

20.
国家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课程改革中的“学习方式”的改革是教育教学高效运行的具体体现之一。新课改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要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因此“自主、合作和探究”是中小学应该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什么是“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方式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实施“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