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为民办高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截至2007年,全国获教育部批准的民办普通高校已达295所(不含独立学院),其中高职有267所,其余28所为本科。在民办高校中,有多所形成了"千亩校园,万人规模"的局面,民办高校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民办高等教育政策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从"规范"转向"扶持",落实公共财政扶持民办高校的各项举措,给予民办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促进高水平民办高校的建设,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转型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的定位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一个新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异军突起。一方面国家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一所所民办高校抓住历史机遇,积极成长壮大,呈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如江苏省现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2所,批准筹建的民办高校12所;到2010年该省将办成20所左右的民办高校,民办高校在校生占全省高校在校生的比例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5%左右。 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民办高校起步迟,办学规模普遍较小。特别是一些尚处于筹建阶段的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魏海青  陈朝群  赵媛媛 《教师》2014,(11):122-123
民办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完善与否决定了民办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未来发展及民办高等教育的成败。本文从我国民办教育政策发展阶段及民办学校发展历程着手,总结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经历的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发展趋势,为当前备受关注的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提供研究思路,这些研究对提高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民办高等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发展民办高等教育是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但政府财政资助的缺失影响了许多民办高校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江西省9所民办高校的问卷调查表明,政府财政资助占民办高校收入比例较低,2008年仅为4.26%.民办高校办学可以概括为"两个90%"现象,即90%以上的民办高校,90%以上的办学经费依靠学费收入.本文认为,政府应完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法律法规体系,建构民办高等教育政府财政资助体制机制,促进民办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催生了民办高校。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里,全国相继产生了几百所民办高校。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文章探讨了如何推动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但都未涉及到民心的向背。本文认为,得人心是我国民办高校得以产生的重要前提,也是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短短的20多年来,尤其是《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五年来,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据统计,目前全国有民办高校1300多所,具备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170多所,每年民办高校的招生数量达到50万人,全部民办高校在校生已经达到数百万人,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民办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民办高校在这一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何巩固已有的成果,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及如何在理念和行为过程中真正做到"以生为本",这是民办高校在新时期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民办高校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公办高等教育资源的不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已经有五所民办高校获得了硕士培养资格,民办高等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五期间",教育为提升国家发展质量,成为社会发展源动力的地位更加突出。作为民办高校,应当如何发展?我们也许可以从以往的经验、面临的形势中得到一些答案: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经过了20余年的艰苦拼搏,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得到了飞速发展,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普通民办高校达173所,许多民办高校完成了从“三无学校”向正规高等学府的转变,并初步实现了规模经济。根据最新统计,在校学生超过1万人的民办高校已经达到20所。民办高校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冲击,民办高校面临战略调整的新任务和严峻考验。一、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与过度竞争在发展的初期,竞争一直存在于民办高等教育领域,公立高等教育是其…  相似文献   

11.
从补充教育走向选择教育: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补充教育是民办高校在国家主导型高等教育系统处于精英教育阶段时的一种必然现象。国际经验表明,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阶段走向大众化阶段乃至普及化阶段时,国家主导型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民办高校或早或迟都会从补充教育走向选择教育。这种转变既需要民办高校外部环境的支持,也需要民办高校办学者抓住恰当的时机,做出战略性调整。从补充教育走向选择教育是我国民办高校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的日子里,教育改革开放也走过了30年的发展历程。30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恢复、快速增长、有法可依、规范发展四个阶段,改革开放的风雨和辉煌在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轨迹上处处有所折射和反映。在国务院《社会力量办学条例》颁布前的1996年,全国有民办高校15所,在校生1.2万人,2001年的《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前,有民办高校89所,在校生14万人,5年内分别增长4.6倍和11.7倍。2001年至2007年,民办高校数由89所增加到287所,增长了3.2倍;在校生数由14万人增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以便从整体上认清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研究的现状、热点以及趋势显得格外必要。研究结果显示,2006-2016年来,民办高等教育研究围绕"民办高校"和"民办高等教育"两个核心关键词,形成了民办高校的性质与政府对其管理、民办高校产权与治理结构、民办高校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以及民办高校办学资金与教育教学等四大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5年5月26日教育部公布的名单,全国民办普通高校已达249所.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继续研究,如民办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民办高校的产权、民办高校的合理回报、民办高校的管理与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截至2012年4月全国有独立设置的普通民办高校403所,独立学院300余所,在校生近500万人,在校生人数占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的21%,民办高等教育已经由我国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更是加大了对民办高等教育的扶持力度,一大批高职院校纷纷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新建的本科院校是否能够承担起"本科生"培养的重任?  相似文献   

16.
刘海英 《教师》2011,(8):15-16
民办高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以教师质量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与公办高校仍有一定差距,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郑州民办高校男女教师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当前阶段民办高校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办高校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以教师质量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与公办高校仍有一定差距,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对郑州民办高校男女教师核心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当前阶段民办高校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办高校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民办高等教育院校数量持续增长,目前已有民办高校1400余所,其中本科院校390所(独立学院303所、民办普通高等学校87所),学生数达500万,为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  相似文献   

19.
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行业监督制度是指以民办高等教育行业组织为监督主体,以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及行业规范为依据,对民办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过程和办学质量评价的合法性、规范化进行监督的组织机构系统和行为规范体系。我国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监督制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萌发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初步建立三个阶段。政府监督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的现实缺陷、民办高校内部监督制度的缺失和民办高校规范化发展的实际需要呼唤民办高校规范化办学行业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我国"十一五"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这对于建校时间不长的民办高校来说,更有其特殊意义。提高教育质量由多种因素决定。本文从民办高校领导者应有的意识、学校应该提供的办学条件、育人环境以及如何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等方面,在多个维度上思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并指出相关行为主体在人才培养中负有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