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2006世界杯那场1/8决赛中,意大利队最后时刻凭借点球击败了顽强的澳大利亚队晋级八强,然而这场比赛在中国掀起了轩然大波。央视解说员黄健翔以他一反往常的“激情”解说震撼了全国球迷,并在世界各大媒体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人们把这件事带有戏谑性地称作“解说门”,一场关于“什么样的解说员才  相似文献   

2.
黄健翔,央视的少数被绝大数人接受的解说员。1996年,黄健翔在温布利撕心的狂吼,开创了央视体育解说的新风格。作为央视面向社会招收的第一批体育解说员,黄健翔曾以自己的激情、顶级球迷的专业知识,和尖锐的评论征服观众。2001年十强赛时,黄健翔因在解说中个人激情超出以往央视解说客观姿态,引起广泛争论,从此逐渐远离中国队的比赛解说。近年来,黄的解说风格趋于平稳,也难再看到他以前的犀利风采。刘建宏,给人的印象更多是一名节目主持人。但他也是近些年来解说中国国家队比赛最多的央视解说员。早年在《足球之夜》时,他创立了对一切黑幕穷追…  相似文献   

3.
贺蕾 《新闻窗》2013,(4):33-34
体育解说评论,顾名思义就是对体育比赛进行的解说与评论。观众习惯了看电视或听广播体育赛事直播时听到解说评论员的声音,然而少有人会认真地问一问:为什么体育赛事直播总要配备解说评论员?体育赛事直播一定得有解说评论员吗?答案显然并不总是肯定,下面的回答或许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优秀的解说员可以让观众随着比赛进程的发展或喜或悲,或惊呼,或捶胸顿足,他的话语与见解甚至能够成为球迷在赛后谈论赛事时反复引用的‘经典’;而糟糕的解说员则会让球迷反感,甚至产生想关掉电视声音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罗安平 《青年记者》2006,(20):60-62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中央电视台体育解说员黄健翔在现场解说意大利与澳大利亚比赛时,因在最后三分钟情绪异常激动,高呼“意大利万岁”,并对失利的澳大利亚队语带嘲讽,引发了球迷和网民极大争议,形成“挺黄派”和“倒黄派”,新浪网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黄健翔的解说,前者略多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体育比赛解说是听感上最具独特性的播音主持艺术形式,它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播音行为、一种独特的传播活动,其语言表达的优劣势必关系到体育电视的传播效果.本文以南非世界杯西班牙VS巴拉圭(刘建宏)、西班牙VS荷兰(段暄)、德国VS英格兰(贺炜)三场共约5万字的解说文本作为研究的例证与语料来源,分析解说文本的构成规律,以期为体育解说提供现场组织语言的基本模式,从而为解说员更好地把握体育解说的语言表达内容与方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专业型解说-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原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电视直播体育比赛,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解说员的解说。没有解说,观众虽然也可以通过电视画面观看比赛,但是不完美,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憾。解说员在直播过程中的作用是肯定的,关键的问题是解说员如何处理好直播过程中的解说定位。或者说,在直播过程中解说员应当遵循一种什么样的原则实施解说。电视台的主持人形式的栏目,大多是以独立的主持人身份完成的。其实,节目的内容,从策划到采访、制作都是众人协同工作的结果。播出前,还要由监制把关。而电视直播体育比赛的解说则不尽然,就其解说的内容而言,除了对比赛双方的背景材料以及队员个人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体育赛事直播需要大量高水平的专业体育解说员及主持人,而各级电台、电视台的专职体育解说员、主持人却少之又少,高水平、专业化的体育解说员、主持人更是凤毛麟角。体育解说员、主持人要得到受众喜爱,获得业界肯定,应该在专业方面勤下工夫,不断提高解说的专业能力,不断提高专业的解说能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足球职业进程的加快,球赛的火爆程度日甚一日,广大球迷对赛事直播的要求也日渐高涨,于是,广播、电视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这一重任。 广播没有画面,要成功转播球赛,就必须通过解说员的现场解说,“帮助”听众在脑海里形成画面,使听众坐在收音机旁就像到了比赛现场一样。如何做到这一点,笔者认为应该做到:整、快、细、活。 一、整:就是要在宏观上把握住整场比赛的流程、局势。用球赛中的专业术语叫做“控制场上比赛的节奏”,让比赛解说呈整体性、连续性、急缓相间、张弛有度。解说员要驾驭住场上形势,如谁强谁弱、谁攻谁守…  相似文献   

9.
黄斌 《声屏世界》2006,(9):67-67
6月27日凌晨,在世界杯足球赛八分之一决赛意大利对澳大利亚比赛的最后关头,意大利获得一个点球并罚中,央视当值现场直播解说员黄健翔高呼:“意大利万岁!澳大利亚可以回家了!”之类大肆张扬个人情绪的不理智话语,惹来众多非议。就宛如世界杯决赛中齐达内头撞马特拉齐一样,争论还会延续下去,还会牵扯到社会生活的更加复杂的方方面面。山东盲人球迷刘志伟甚至通过网络三次向央视足球解说员下战书,要与他们比试业务基础知识,并直指央视解说员的“五宗罪”:一是场面情况说的太少;二是解说时错误太多;三是缺少激情,像念经;四是技术评点不行;五是从…  相似文献   

10.
对于体育节目爱好者来说我们总是能看到体育比赛的现场实况转播,同时也能领略到解说员现场解说的风采。我国的体育比赛实况转播解说事业经历了由最初在收音机里听到比赛,到电视里看到比赛的发展过程,当然国外的电视转播要早于我国,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总是认为解说就是我们现在流行的体育比赛的脱口秀,这种脱口秀就是原来没有画面的脱口秀到现在有画面配合的脱口秀。一场好的解说不仅能让我们有身临其境的视觉感受,也能让我们有娓娓道来的听觉享受。  相似文献   

11.
苗巍 《新闻传播》2010,(9):34-34
目前我国体育评论员的专业素质与迅速发展着的电视体育节目直播以及广大受众的欣赏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这其中还包括体育解说员在解说比赛中过分渲染比赛胜负。掺杂浓重的个人色彩和个人倾向,过于激情以致在直播过程中失去理智、理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体育评论员情理失衡的表现和原因,寻求适合体育评论员解说比赛时的情感把握以及在直播过程中饱含激情的同时又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的尺度.  相似文献   

12.
体育解说,是解说员通过比赛现场实况进行描述、分析、报道的一种语言创作方式。自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电视体育评论员"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媒体中,让观众认识到了一种新颖的主持方式。而在当下全媒体的传播环境下,体育解说员的报道方式多种多样,特别是语境有差异。本人从成品节目的典型解说案例来分析体育解说的特点和方式,旨在为全媒体语境下体育解说评论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健翔一出道,便以其丰厚的专业素养和平实自然的语言风格赢得了众多球迷的喜爱。好的现场体育解说可以称之为语言艺术,具体分析一位为观众所喜爱的体育解说员的语言风格,对于这一仍处于发展摸索阶段的广播电视语体的下位语体应该说十分必要。笔不揣简陋,下面仅以2000年欧锦赛为例,对黄健翔的解说语言风格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现代体育解说员的专业诉求和风格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雪峰 《新闻界》2007,(4):93-94
本文从专业领域、专业思维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现代体育解说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分析了体育解说员风格的拓展,并针对中央电视台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报道计划,对体育解说员的解说和评论工作提出应着重处理好客观与激情、专业与通俗等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世界杯转播再谈体育解说艺术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转播中,央视解说员刘建宏尝试了新的解说方式,引起了电视机前观众的瞩目。如今,如火如荼的比赛已经结束,世界杯中的新式解说除了继续成为日常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外,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张德胜 《青年记者》2016,(36):55-56
对于以体育解说评论为业的人来说,一场转播结束了,所有的功劳苦劳都要归零,必须为下一场直播做准备.但体育解说员不能被动进入下一场比赛,而应积极开展赛后“复盘”与自我总结,以便积蓄能量,投入新的转播.  相似文献   

17.
张明磊 《新闻传播》2010,(8):116-116
广播体育解说员,顾名思义,就是在广播媒体中担任体育解说,描述赛场赛况,完成比赛介绍评论的广播从业者。解说员在广播赛事直播中不断成长,在语言、知识、激情方面不断积累,在专杂并蓄声情并茂中持续成长。  相似文献   

18.
体育解说员对体育运动的成功举行和轰动效应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体育解说员综合能力非常关键。本文系统分析了体育解说员目前在整体综合素质、对体育运动的掌控能力、独特风格和表率作用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出现的不能准确把控体育解说的全过程、影响了体育解说的持续效果和对推动体育运动的全民化效果不明显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要增强政治素养、热爱体育、加强学习和通过实践不断强化能力,时刻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应对日新月异的媒体环境,提高体育解说的掌控能力,全面提高体育解说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巴西世界杯留给了国人无数的话题,其中中央电视台几位前方解说的表现,一度成为网络最热搜索词和网友竞相吐槽的对象。1978年,中央电视台首次通过卫星实况转播阿根廷世界杯的半决赛——足球解说界泰斗宋世雄老师的处子秀,至今中国电视足球解说已经走过了36年的历程。最初,由于电视普及度不高以及国内足球人口不足,电视足球转播相对较少,基本只转世界杯这样的顶级赛事,足球解说员表现的机会不多。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的启动、甲A联赛的  相似文献   

20.
惠琦 《新闻前哨》2020,(3):37-38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电子竞技逐渐引起广大年轻人的关注与热爱,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获了大量年轻人的支持和热爱,电子竞技解说员伴随电子竞技因运而生,并在电子竞技比赛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以电竞解说语言为研究对象,对电竞解说语言中的即兴语言与情感表达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