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8 毫秒
1.
26问:国家的宗教政策是什么?如何对待封建迷信活动?答:我国的宗教政策,概括起来,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6条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持。”我们必须对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这就是: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  相似文献   

2.
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它包括信教自由、择教自由、举行宗教仪式自由、宗教出版自由、宗教集会自由、宗教结社自由、传教自由、宗教捐赠自由和接受宗教资助自由以及宗教营销自由等九个方面内容。公民必须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正确地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  相似文献   

3.
1997年8月至9月国内外大事记8月6日中国宗教界人士和宗教学者在北京举行座谈会,批驳美国国务院最近在一份世界宗教报告中对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的歪曲。大量事实说明,在中国,公民充分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宗教团体、宗教场所和信教群众的...  相似文献   

4.
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属于公民个人思想范畴和精神范畴,而思想和精神是不能也不应该被禁固的。宗教信仰既然被做为公民的项自由写进宪法,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干涉公民宗教信仰的行为都具有不合理性、危害性和非法性,都应受到法律的制裁。为此,完善宗教立法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中学文科》2006,(1):37-39,90
识记: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事有的基本政治权利和自由。 理解:简要说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一项最基本的政治权利。列举实例。说明公民行使批评权和建议权有利于监督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国家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要依法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活动:在收集有关资料或调查的基础上,经过讨论,能独立草拟一份有关部门工作的批评意见书或建议。  相似文献   

6.
论迁徒自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迁徒自由是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此项权利不仅为世界各国宪法所确认,也为《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所确认。宪法对公民迁徒自由的规定是指公民具有自由择居和自由出入国境的自由,国家为维持公共秩序和保障国家安全可以在不违背宪法自由精神的前提下制定法律对之加以必要的限制。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徒自由有其历史和经济方面的因素,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论教育法对教育权的规范和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照教育法的规定,教育权分为国家教育权、社会教育权和公民教育权三种类型,三并重发展是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即公民受教育权,是国家教育权和社会教育权的综合反映,是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由于公民受教育权是一种社会权,而不是自由权,所以,探讨它的法律保护就成为教育界和法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这需要突破传统的法理观念,采用新的诉讼方式,通过民事上或行政上的司法救济,以实现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8.
出版自由作为一种个人自由表达其思想和意见的方式,是公民的一项宪法基本权利,对于国家和公民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比较法的角度,通过比较各国完法、法律关于出版自由的定义、保护以及限制的规定,结合我国出版实际,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侵犯通信自由罪是指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情节严重的行为。对公民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对公民民主权利的保护和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规定已经无法满足公民对民主权利保护的要求。本文通过对现行立法中出现的一些无法解决的问题的分析,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完善我国现行的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党和政府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1)宗教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不能用行政力量去消灭宗教,也不能用行政力量去发展宗教。(2)宗教信仰自由受国家宪法保护,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3)要宣传无神论,但不能把有神论和无神论的区别等同于政  相似文献   

11.
2003年,宪法修正案将原宪法第13条“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他合法财产的所有权。”“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修改为:“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两者最人的不同就是其保护范围,前者仅限于生活资料,而后者却将生产资料纳入了保护范围。财产权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宪法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合理保障可以有效的激励人们追求和创造财富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从人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对宗教信仰自由的保护。首先通过对照国际上重要人权立法文献,论证了中国的重要法律文献中有关宗教信仰的条文符合国际公认的人权要求。其次介绍了中国宗教信仰自由的现状,认为中国确实保障了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实现了对此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的法律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教师侵犯学生权利现象的法律考察安徽省安庆师范学院毛豪明王翠萍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然而,在一些中小学校,尤其是农村...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明确公民、中国公民、公民权利、公民义务等概念的含义。(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主要内容,懂得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利的重要性。(3)了解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5.
受教育权在我国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受教育权是指公民在国家举办的教育机构接受教育的权利,同时,这也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在我国《教育法》第九条中更明确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发展教育,保护好公民的受教育权已不仅是一种富国强民的手段,更是一个时代的课题。不仅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世界各国也都趋步亦同。…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明确公民、中国公民、公民权利、公民义务等概念的含义.(2)知道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主要内容,懂得公民享有人身自由权利的重要性.(3)了解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人身自由权利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和第四十七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的自由,“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它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其它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根据宪法精神,著作权是作为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一项基本权利而被确认和保护的。对著作权的的保护,有利于调动广大群众,特别是知识分子的创作积极性,对于繁荣社会主义的科学、文化和艺术,促进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能够依法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实现,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利于维护法律的权威和运用法律手段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希腊教育概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希腊教育概况窦庆禄希腊是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实施公民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希腊宪法第16条规定:①艺术与科学、教育与研究自由。它们的发展和促进是国家的义务。大学自由和教育自由不背离宪法。②教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任务。教育的任务是使希腊公民在德育、智育、职业...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等等。宪法所规定的公民义务,具有法律强制的性质,即国家以法律制裁的强制力量作为履行这些义务的保证,不履行这些义务,就要受到一定的法律制裁。但是,我国大多数公民并不是由于害怕法律制裁而被迫履行公民义务的,相反,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