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丽丽 《学子》2014,(8):75-75
一、改进教学内容。向生活开放思想品德课主要包括《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的基本要求都是以生活为基础。虽然,我们上课用的教材在设计时,也都是从小学生生活出发,选择的事例、题材大多都来源于小学生生活中的,但我们要考虑到自己教的小学生的独特性,成长的环境差异。  相似文献   

2.
《品德与生活》课标指出:本课程呈现体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品德与社会》中也明确指出: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活动方式。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儿童的活动。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启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新课程也备受瞩目,而其活动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相似文献   

3.
<正>《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低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是根据小学低中高年级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形成的需要,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4.
让品德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紧地联系起来,应该是教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课题。前不久.笔观摩了察州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优质课评比活动.其中三年级《父母的疼爱》一课的教学片断给了我深深的启发。  相似文献   

5.
细细地品味一些优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我们发现有这样一些共性:学生或者有了柳暗花明的顿悟,或者有了释疑解惑的愉悦,或者有了凝神屏息的沉思,或者有了热泪盈眶的感动,不经意就获得了一份智慧,一份感动。如果说《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是学生的智力游戏,那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就是拨动学生心弦的艺术,让学生的心灵在真诚的交流中收获感动。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我们品德学科的教师说:“总有一个视角,可以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6.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努力成为一种对话的文本,而不是“独白”的文本。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通过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对话,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断地与教科书的思想观念融合;通过这种对话,教材中的儿童与教室里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成长。在使用新教材时,我们不仅要在教材与学生之间树立这种对话观,作为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同样也需要树立这样的对话观。在新课程中教师与教科书的关系应该是“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不是一味地在学生头脑中复制教材上的一切,而是通过与教科书平等对话以求得专业支持。教材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唯一资源,但它依然是重要的资源。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对话是推进“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有必要通过与教材对话来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创意,提高创造性地“用教材教”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安秀 《辽宁教育》2011,(7):80-82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要引导学生从自身出发……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作为教师,  相似文献   

8.
傅瑞珏 《福建教育》2005,(8A):50-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目标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多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教和学的中介。”《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还强调:“教学活动要侧重于有学生主体参与的体验、探究、交流研讨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可见,“活动”应该成为品德教学中的灵动音符,“弹奏”好这个“音符”必将使品德教育更富实效和高效。  相似文献   

9.
钟亚 《考试周刊》2012,(48):128-128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的特点,提倡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帮助学生理解从生活中产生的道德观念,实践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行为。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特别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和体现"生活性"的特点,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本文利用几个教学案例分析了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如何突出课程"生活性"特点,提高农村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的实效。  相似文献   

10.
庄丽敏 《教育》2014,(30):18-19
每个人精神生命的质量和完满人生之路,起步于早期的情绪与情感生活状态,即儿童情感体验与情感态度的形成。儿童期是情感发展的最佳期。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而体验、感悟又是情感的核心内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儿童充分感受、体验,有效激发儿童的内在情感。《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董永钰 《广西教育》2007,(10A):13-14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美称,孔夫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养成的教育,是当前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重要内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在学校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品德与生活教育应当引导儿童在体验自身生活和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学会热爱生活,创造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同样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随着新版课标的进一步实施,体验教学得到空前的重视,犹如雨后春笋。教师们大展身手,或紧密联系生活,或创设情境,  相似文献   

13.
《品德与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可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教材,要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从教材、学生的生活、社会等几个方面进行教育资源的开发。一、立足教材摇开发整合我们所使用的教科书,图文并茂,都力图体现本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是很好的课程资源之一。但是,就教材教教材仍然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还必须注重对教材的开发和整合。如在教学《我送老师一朵花》时,教…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理念是:课程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它们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们凭空构架、制造出来的,它们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我始终把握课程的标准,教学不离学生生活,践行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理念,进行理想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15.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小学3-6年级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作为一门新课程决不是换一本教科书了事,重要的是课程理念的更新。品德与社会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把握课程性质的融合性、综合性;强调学习背景的生活化;突出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宗旨的公民性。上述三方面的基本理念可以说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三块基石,正确把握和理解这三方面基本理念对于我们全面领会《课程标准》精神、组织编写好《品德与社会》教材和今后教育教学改革实验都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熊跃 《广西教育》2008,(10):35-36
课改以来,国家把原来的“思品”学科改为了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和中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就是要在“思品”教学中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认识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中在《前言》部分首先指出:“品德与生活是在小学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在新课标的设计中努力使儿童能置身于他们生活中所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社会、文化等等复合因素之中,引导他们在各种环境因素、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各种良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课程标准指出: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目的之一。这为我们指明了品德与社会课程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要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专门针对小学生开设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道德,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新课标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更接近生活,更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发展儿童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体现以育人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帮助儿童参与社会、适应社会,奠定基础。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老师,作者对这门课程提出教学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实践性、综合性,因而它不仅是一门预设课程,更是一门现实的、真实的、不断生成的活的课程。随着时代和形势的不断发展,成人社会的多种道德价值观不断影响着学生。学生在各种媒体中接收着各种新的信息,使得道德判断显示出多元化的趋势,因而课堂上会生成教材以外更丰富的鲜活的资源,这样以来,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的冲突就更为明显。但是预设与生成又是一对统一体,生成性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课前预设,预设是生成的基础,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没有充分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