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的题目犹如一篇文章的眼睛 ,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 ,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 ,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题好一半文” ,也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 ,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宗旨 ,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 ,让学生自拟题目 ,而拟好题目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那么怎样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呢 ?这里以下面题目为例 ,谈谈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的一些作法。“请以‘风’为话题 ,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章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 ,题目自拟。”一、扩展法。就是指导学…  相似文献   

2.
标题犹如一篇文章的窗口,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能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极大的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也正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中考作文中话题作文以鼓励学生创新为宗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而拟好题目又是学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那  相似文献   

3.
"题好一半文",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从题目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引人人胜,发人深思,使内容丰富多彩、标新立异,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在话题作文中,拟写一篇文章的题目,应从这几方面思考:  相似文献   

4.
题目犹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到的题目,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的兴趣。"题好一半文",也说明了拟好题目的重要性。近年来,话题作文因其十分利于学生发挥,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那么,作为教师,该怎样指导学生给话题作文拟题呢?  相似文献   

5.
题好文一半     
俗话说:“佛靠金妆,人靠衣妆”,优秀作文也要靠题妆。文章的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一样,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内容和灵魂。新颖独到的作文题目,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读者的兴趣,能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的效果。用“题好一半文”来形容好的题目在文章中的分量不足为过。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基本上都是“话题作文”,俗称“三自作文”,即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而学生在自拟题目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①文题不符,即题目与文章要表达的内容缺少必要的联系;②过于宽泛,大而无当。③缺乏新意,没有亮出动人之处,让阅卷老师“一见钟…  相似文献   

6.
<正>文章的标题就像眼睛一样。出色的题目,准确鲜明,引人入胜,能起到提示文章、画龙点睛的作用。要想让自己的作文在高考中获得高分,拟个好题目实在很有必要。那么,怎样才能为作文拟好题目呢?一、拟题的原则巧。作文的题目与文章的立意、构思的角度密切相关、相辅相成。巧的立意、巧的构思才会拟出巧的题目,所谓"题好一半文"即是此意。比如话题作文"答案是丰富多彩的",有个考生以《一花一世  相似文献   

7.
<正>【写作指导】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文题曾作过诸多的比喻与诠释,如"明眸善睐第一瞥""文题善,佳作成一半""花香蜂自来,题好一半文"等。中考作文除了全命题作文之外,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都需要考生自己命题。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姣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情;犹如浩瀚之海,让人浮想联翩。在考场上拟出一个亮丽的标题,无异于掌握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不仅能提升作文的品位,而且使题目与文章相得益彰,亮丽出彩,一见  相似文献   

8.
随着话题作文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命题作文已经完全成了全国各大城市中考试卷的主角。写好命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可以说,审好题,作文就成功了一半。该如何审题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审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它往往是文章题目的表意重心。有些作文题,只要我们能准确把  相似文献   

9.
<正>俗话说:"题好一半文"。郑板桥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也说过:"题高则诗高,题矮则诗矮,不可不慎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居于一篇文章之首,是文章传递重要信息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精心地为自己的作文拟写一个令人耳目一新、富有创意、具有美感、精练简洁、寓意深刻、与文章内容珠联璧合、与话题或材料的内涵丝丝入扣的好题,定能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神清气爽,激发阅卷兴趣,阅卷老师对考生的文学素养必然有个初步的肯定、对考生的作文有个好的第一印  相似文献   

10.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题目是文章的灵魂,有一双明亮而有神的眼睛定会顾盼生辉,给文章拟一亮眼的题目也可以吸引读者眼球,引起阅读兴趣。所以我们说:"文好题先行,题好文一半。"而且,拟一个生动亮眼的题目不仅可以"媚眼传情惹人眼"还可以扩展思维、打开行文思路。一.审题所谓话题作文往往是拟定一个命题围绕这个中心叙述事件或者展开议论、抒发感情、表达看法。话题本身往往存在命题过大或过小之嫌,这就需要适当加以限制或扩展。例如话题作文"生活"这个命题很大很宽泛,通过拟题可加以限制和缩小,例如a.生活需要喝彩,b.生活需要七彩阳光,c.生活二三事,d.生活如下棋等。  相似文献   

11.
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常考的一种作文题型,而关于如何写好话题作文有很多的方法和技巧。我在这里仅仅就话题作文的拟题谈谈我的一些看法和感受。话题作文一般都不规定题目,只给一个话题。因此,在写作时,就需要考生自己依据话题材料和自己选材的特点自拟题目。"题好一半文"。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读者就会对他一见钟情。尤其是考场作文,一个靓  相似文献   

12.
话题作文是时下流行的一种作文类型 ,它通常要求自拟文题 ,自选体裁 ,自择题材 ,自定主题。可见 ,拟好文题是写好话题作文的第一步。文题是文章的眉目 ,“文好题一半” ,一个好的题目 ,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 ,可以体现全文的思路 ,可以蕴涵全文的主旨 ,可以表明全文的特色 ,能给人清新脱俗 ,耳目一新的感觉 ,能一下子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激发起仔细阅读的兴趣。可是 ,不少学生平时作文时 ,对拟题不是缺乏足够的重视就是不了解其要领和基本方法 ,因而往往导致所拟的文题不是平庸呆板就是陈词滥调 ,不是平淡无奇就是拖沓冗长 ,不是平实浅显、一览…  相似文献   

13.
话题作文,要求学生题目自拟。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也是读者了解文章的窗口。“题好一半文”,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姣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感;犹如浩淼之河,让人浮想联翩。如何拟出标新立异的好标题呢?那就需要讲究拟题的创新艺术。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话题作文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这类作文往往是给学生一些材料和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写作。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因此拟题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巧拟文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对文题曾作过诸多的比喻与诠释,如"明眸善睐第一瞥"、"文题善,佳作成一半"、"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犹如美女娇容,让人顿生怜爱之情;犹如浩瀚之海,让人浮想联翩。拟出一个亮丽的题目,无异于掌握了开启写作灵感之门的钥匙。凡此种种.题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几年来,中、高考的话题作文大都要求题目自拟。但是在实际写作时,尤其是初中生,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在考场有限的时间内,那较为紧张的气氛中,更觉得难以拟出一个让人满意的题目来,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一个既让阅卷老师看了眼睛为之一亮,又使读者心动神凝的亮丽题目呢?下面介绍几种巧拟题的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话题作文的目的在于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谓题好一半丈,要写一篇好文章首先要拟出一个好题目。但长期习惯于命题作文的中学生,面对“题目自拟”常会不知所措。本文拟从五个方面谈谈话题作文的拟题技巧。  相似文献   

17.
话题作文,需要自拟题目。题目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文章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有人说“题好一半文”。那么怎样才能拟好文题?我认为首先必须遵循如下原则:文题相符,简洁醒目,贴切具体,新颖含蓄和富有文采。  相似文献   

18.
中考语文改革已明显倾向于读写考查,作文得分高是语文得优分的关键。因此如何提高临场作文技巧,是值得所有考生研究的问题。而题目如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新颖独特的文题,可以使读者耳目一新,引起阅读兴趣。“题好一半文”,可见拟好文题很重要。下面,笔者就拟题给大家一些指导。如:以“友情的力量”为话题,自拟文题。同学们拟出许多好题:《友情的跑道》《友情的呼唤》《友谊,给我动力》《友情伴你人生路》《给乌云镶上金边》《一句话,一辈子》《新“龟兔赛跑”》等。又如,话题作文:情节感人的文学作品使人如醉如痴;优美动…  相似文献   

19.
正考场作文,尤其是高考作文,老师的阅卷速度非常快,要想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使你的作文在众多的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必须讲究一点"包装"技巧。我们应如何来"包装"一篇考场作文呢?一、花香蝶自来题美养人眼俗话说"题好一半文"。一个好的题目,就像一双秋波流转、顾盼生辉的美目,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题目只有确切精练、独到新颖、有意蕴、有文采,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精彩而又富有个性的题目,能为作者提供一个明确的中心点,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激发起阅卷老师的阅读欲望。  相似文献   

20.
<正>"题好一半文,花香蝶自来。"看一篇文章,给人第一印象的是什么?显然,是题目。题目是习作的灵魂,有人说:取一个作文好题目,作文就成功了一半。好的题目应做到准确贴切、精练明快、生动新颖,让人读题思义,急切地期待步入文中。学习了《人类的"老师"》这篇课文,同学们对鸡蛋的"薄壳结构"颇感兴趣,课堂上请大家现场"握蛋",并进行了习作。批改习作时,我不禁傻了眼:全班45位同学,有二十几人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