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本在纠“左”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成绩斐然,比如第42页将原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名称更改为“法国大革命”即是一例。“大革命”是18世纪末法国的革命者对自己正在从事的事业的称呼,时人和后人也都习惯称它为“大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也这样称呼它。直到1934年斯大林称之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苏联史学界于是对法国革命改变了称呼。建国初期我国全盘引进苏联关于世界历史的学科体系,也同时引进了这个提法。但全世界各国的史学界,依然沿用“法国大革命”的称呼,文革后我国史学界拨乱反正,也恢复了“法国大革命”的称呼。新课…  相似文献   

2.
十八世纪末的美国革命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但这场革命给人的印象总不如在此之前的1640年英国革命和在此之后的1789年法国大革命那样深刻,其原因就在于对这三次革命的评估上至今仍受到苏联史学界较深的影响。苏联史学界的观点典型地反映于苏联科学院主编的十卷本《世界通史》和E·M·茹科夫在第十一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的报告“世界历史分期方法”中。在苏联学者看来,英国革命、法国革命和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符合逻辑的人类进步道路上”的关键步骤。依据这种指导思想编纂的《世界通史》,英国革命被定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法国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新时代”,而美国革命则被当作两次革命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爆发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引起了包括我国在内的全世界史学界的重视。两个世纪以来 ,各国史学家对涉及法国大革命诸问题各抒己见 ,研磨不辍。方方面面的论著虽说不上汗牛充栋但亦称得上浩如烟海。因而 ,若在法国大革命研究上立意创新着实不易。近读马生祥教授《大革命与现代化 :1789— 1830年的法国》( 1998年 8月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 ,全书 31万字 )一书 ,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将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定在了 1830年的七月革命。关于法国大革命的下限 ,史学界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十七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浓厚的保守性,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二十多年来,我国史学界一直持有这种传统看法。这种观点大概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1938年8月9日,在斯大林、基洛夫和日丹诺夫联名提出的“关于近代史教科书纲要的意见”中建议,作为资本主义发展史的世界近代史应以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为开端,而把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详细论述放在中世纪的教科书中。当时,苏联史学工作者根据这个意见编写了  相似文献   

5.
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复杂,最激荡和最彻底的一次革命.中外史学界都很重视对它的研究和探讨。近年来,我国史学界曾就法国大革命终止的年代和标志性事件进行了新的探索。不少专家学者不再同意把“热月政变”作为法国革命结束的传统看法,而是把雾月政变或拿破仑帝国的崩溃等作为革命的终点。综合中外史学界的看法,大致有以下四种:1.以1794年热月政变作为法国革命结束的标志。苏联科学院主编的《世界通史》认为:“热  相似文献   

6.
对吉伦特派的评价,我国史学界多持否定观点.其实,吉伦特派掌权是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而开始的革命的深入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执政期间在摧毁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巩固和扩大革命成果方面又颇有建树,它的统治可谓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法国大革命史上写下了璀灿夺目的一幕.本文试对法国大革命中的吉伦特派作一全面而公正的评价,以还其资产阶级革命派真正之原貌,权作引玉之砖,不妥之处望史学界同仁斧正.  相似文献   

7.
对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中外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我国,以热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标志比较普遍,人教社出版的教材和教参也采用了此观点,但是都没有作详细的分析和解释。为此,笔者查阅了一些资料,作如下分析,供同仁参考。首先,热月政变前,雅各宾派采取一系列措施,较为彻底地摧毁了封建制度,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任务。经济上,从1793年6月3日到7月17日,由雅各宾派控制的国民公会颁布了三个土地法会,规定把逃亡贵族的土地分成小块,用十年分期付款的办法出售给农民;把几百年来被地主夺去的村社公地按当地人口分给农民;无条件地废除封建义…  相似文献   

8.
张文芝 《新高考》2009,(10):37-40
【背景材料】 2009年7月14日是法国的国庆日,也是法国大革命爆发220周年纪念日。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了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推翻了君主政权。1880年,法国议会立法确认7月14日为法国的国庆日,以隆重纪念象征自由和革命的日子。2009年7月14日,在法国首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举行了传统的阅兵仪式,以纪念法国国庆日。  相似文献   

9.
游戏时间到!     
下图是一幅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画。请你找出下图隐藏的9处错误。特别提醒:法国大革命爆发于1789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10.
发生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以其磅礴的气势、坚决彻底的精神,给封建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大革命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和苏联的史学著述中,人们赞扬法国大革命,只是将功劳归于执政仅一年的雅各宾派,而对君主立宪派基本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不公正的,实际上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大革命中所拥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1.
国内史学界普遍依据恩格斯的论断,认为法国大革命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指导思想完全抛弃了宗教外衣,然而法国大革命是以宗教革命方式进行了政治革命,宗教外观 贯穿始终是法国的政教合一传统和启蒙思想所致。  相似文献   

12.
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一次内容十分广泛而深刻的大革命,本文仅就大革命时期的科技文化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一粗略叙述。目前,史学界一般把雅各宾专政被推翻之日作为法国大革命的下限,因此本文所讨论的问题也主要限于1789—1794年。  相似文献   

13.
研究法国大革命史的人,对于巴黎大学的法国大革命博士讨论班是较为熟悉的。每逢星期六下午三时,博士讨论班总定期在索邦路十七号四楼的拉维斯图书室里举行。法国大革命史的专家学者们会聚在一起,共同讨论由关法国大革命的一系列问题。他们中间,既有在法国史学界负有盛誉的教授,也有准备第三阶段博士论文的博士生,还有慕名前来旁听的非历史专业的教师、学生或其他人员。讨论班的主持人是已故著名法国大革命史专家索布尔先生。每年,在开学前,索布尔先生先拟定好一份详细的讨论目录,指定好专人发言,每个阶段事先把目录发给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4.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苏联外交政策问题,是苏联史学界和西方史学界之间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双方的主要分歧点是慕尼黑之后苏联外交政策到底是否发生过改变。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初步的探讨。通过对苏联和西方公布的主要有关文件材料的初步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苏联史学界“毫无变化”的观点,还是西方史学界“方向性改变”的说法,都与历史的真实有所出入,实际情况是:慕尼黑之后苏联外交政策确曾发生过一些变化。慕尼黑之前苏联执行的是争取建立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5.
评丹东     
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丹东这个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历史人物,这在史学界存在着尖锐的分歧。在法国史学界,历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结论:一是称赞丹东是革命的爱国主义的真正化身,唯一的革命巨人;一是把丹东贬为腐化堕落、贪财好色、叛国通敌的投机分子。在我国史学界,看法也不尽一致。褒扬者有之,贬斥者有之,先褒后贬亦有之。我认为丹东是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的英雄人物,法国近  相似文献   

16.
世界各国人民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结束到今年九月份就整整四十周年了。关于二战到底何时爆发的问题,国内外史学界至今尚争论不休,迄无定论。欧洲人多认为应该是1939年9月1日波兰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苏联人多认为应是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美国人则多认为是1941年12月8日日本袭击珍珠港。我国史学界,多年来“三九说”占据上风。自从1978年有人提出  相似文献   

17.
发生在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以其磅礴的气势、坚决彻底的精神,给封建势力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大革命不仅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而且在世界历史上也具有深远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在我国和苏联的史学著述中,人们赞扬法国大革命,只是将功劳归于执政仅一年的雅各宾派,而对君主立宪派基本持否定态度。笔者认为,这是不公正的,实际上君主立宪派在法国太革命中所拥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容抹杀的。  相似文献   

18.
我校法国史研究一直在国内史学界有较大影响,是中国法国史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王养冲、陈崇武两位博士导师的带领下,他们承接了“法国大革命研究”、“法国大革命对西方社会发展影响”等多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所发表的许多论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受到海内外同行的好评。目前,他们在发扬原有研究课题优势的同时,正开拓新领域,研究新课题,已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本刊特辟专栏,予以发表,以飨读者,并求对推进与繁荣中国法国史研究起到微薄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个世纪以来,在法国大革命这一研究课题中,马克西米利安·罗伯斯比尔(1758—1794年)始终是个史不绝书并引起重大争论的人物。在国外史学界,较多的人习惯于把恐怖和杀人过多同罗伯斯比尔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在我国史学界则主要倾向于赞扬罗伯斯比尔的革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夏,中国法国史研究会、法国法中文化历史交流协会联手邀请上海地区大中学教师作以考察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欧洲之旅,先后参观法国、意大利、梵蒂冈和摩纳哥,笔者有幸偕行。同行者均习人文科学,其中半数是历史教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路见闻颇丰,谨择与法国大革命相关者略记一二。发生在1789-1815年的法国大革命是法国人民的骄傲。在史学界,从当年的制宪议会成员安托万·巴纳夫著的《法国革命引论》在大革命的第四个年头,即1792年问世以来,这场革命就成为历久不衰的研究课题。19世纪的法国历史学家阿列克西·托克维尔在其名著《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