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更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09,(10):F0002-F0002,1
“你问我在做些什么”,高更到大溪地五个月后写到,此时刚好是九月份,“真的很难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值得做的。有时,我觉得这里很好,但同时又觉得很糟……我仅仅满足于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喜欢探索自然,当然偶尔也试着画一点儿……”  相似文献   

2.
安布兹·伏拉德(Ambroise Vollavd,1866~1939)堪称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活跃于巴黎艺坛的传奇人物。他慧眼独具,在欧洲现代绘画初露曙光之际,便大力推广保罗·塞尚、毕加索、马蒂斯、高更、梵高、那比派画家。年仅29岁便成为当时巴黎最具影响力的画商。安布兹·伏拉德凭着对艺术品的热爱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为艺术家举办展览,通过交易艺术品,支持当代新兴前卫画家,无形中推动了现代绘画风格的发展。他鼓励画家尝试蚀刻版画,创作雕塑并出版精致版画画册,撰写艺术书籍。安布兹·伏拉德无疑是欧洲现代艺术史上一位不容忽视的重量级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圣山     
“我的艺术中心在我的头脑里”,高更在大溪地创作这幅画时在信中这样对妻子说。多年后,他仍然坚持这样的创作原则:“我不是根据大自然创作,而是根据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作”。这幅怪异的画最能揭示他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4.
艺术品保险业市场之需求 2006年5月26日,由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和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从莫奈到毕加索——美国克里夫兰艺术博物馆精品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开幕。该展上近70件的艺术珍品都是莫奈、塞尚、高更、罗丹、雷诺阿、毕加索等艺术大师的代表作。[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直面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汉娜说:“要有爱这个世界的勇气和热情。” 在中国有一种古老的哲学,这种哲学讲求无为而治,从个人的成长来说,它主张人的归隐避世。这种哲学成为选择归隐的中国仕人自我心灵麻痹和遮蔽的良药。一个个清癯而又孤傲的形象出现在了中国古代的人物画廊中。可是问题是如果一个人,一个普通人,如你如我,在还没有真正揭开世界的面纱之前我们就已经被这种哲学思想蒙蔽,那么这具躯体来到这个世界的意义何在。最具讽刺的是,凡是提出过归隐避世思想的中国诗人、文人,都曾有过一番彻骨的与生命与世界搏斗的经历。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艺术长河中,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三杰——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以及莫奈、梵·高、高更、雷诺阿、伦勃朗、毕加索、列宾、塞尚等艺术大师,为后人留下众多不朽之作;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拉斐尔的《圣母》,米开朗基罗的《大卫》,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日出印象》……都是流芳百世的杰作。  相似文献   

7.
野兽派画家鲁奥年轻时曾给德加看自己的画作并道歉说,这些艺术品可能影响其他艺术。德加回答:“人人都有自己的父母,都可寻根溯源,但我们不能再回到中世纪了。”德加暗示,野兽派来自两个源泉,一是高更,二是梵高。以色彩见长的野兽派逐渐获得认可并为随后的画派接受。而马蒂斯正是仔细研究了上述两人的作品后,才将画作的三维传统拒之门外,开先河寻求超现实色彩画风。  相似文献   

8.
1887年,高更在马提尼克度过了夏秋两季,在这段时间里,高更强化了以往作品中偶尔出现的装饰技巧。几年来,他一直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而现在,无论是地理区域,还是创作风格,他都与印象派分道扬镳。马提尼克岛强烈的光线、鲜艳的色彩、以及无处不在、赏心悦目的丰富植物,这些都激发了高更的装饰情怀。  相似文献   

9.
李开军 《中国文化》2013,(2):177-181
1937年9月14日,陈三立病逝北平。1938年3月5日,时任中央大学校长的罗家伦在《新民族》杂志上发表《民族的正气》一文,表彰"中国近代最伟大的诗人陈散原(三立)先生殉国了"。文章很短,大约四百五十字,除了略略提到陈三立在湖南赞助维新事业、辛亥后不为满清而死外,用一半的篇幅讲他"殉国"之情景:"这次北平沦陷以后,他因为是八十六岁的老人,身体多病,不便移居,所以隐没在一个小胡同里。不料惨酷无心肝的日本人,还想假借他的名义,派人和他接洽,他叫老仆连打带骂把那个人赶出去了。第二天,日本兵就到他门口站岗,说是来‘保护’他的。于是这位八十六岁老诗人五天不吃五夜不睡,绝粒而死!这是何等的英烈!这种‘不为不义屈’的精神,是我们民族的正气!这种‘从容就义’的精神,比‘慷慨赴难’的行为,有过之无不及!他这一死,应当感动全国的青年、壮年和老年!他这一死,尤其应当感动全国的知识界!他死了,国家丧失一个环宝!政府不表彰这种人还  相似文献   

10.
咖啡加糖否     
云海 《世界文化》2007,(6):43-43
在战火方休的波黑,温文尔雅的求婚方式和连年的征战形成鲜明的反差。男青年倾心于一位姑娘,要主动到姑娘家里登门求婚,并会得到热情的招待。不过,如果你把这种热情看作求婚获得了通过,你就大错而特错了。不管餐桌上放了多少美酒佳肴都不是真正的信息,而关键是饭后的咖啡。  相似文献   

11.
《两个塔希提妇女》( 1899)是法国画家高更的一幅杰作,现收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高更被誉为19世纪下半叶后期印象派著名画家、象征主义运动领导人,他在掌握思想、感觉和视觉形象方面具有特殊的才能。他于 1848年出生在巴黎一贫民家庭,是保护人古斯塔夫·阿罗萨引导他走上了艺术之路,他从1883年起决定坚持每天作画。贫困的生活使高更产生了鄙视欧洲和人类文明的想法, 1886年他开始远游,两度在法属塔希提岛居住作画,他还曾与当地一土著妇女生下一子,但他始终未承认这个儿子。 高更刻苦钻研,创作了大…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出国访问,一般地说,似乎都要西装革履,打上漂亮的领带,或者身着笔挺的中山服……。可是,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却身穿典型的中式对襟衫,脚登一双标准的中国布鞋,手持出国护照和登机卡,健步走上了中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往德国的国际航班。老人的这身打扮,不仅没有受到同机人的“冷落”,反而引起了许多外国人的兴趣;他们对他格外热情。他是谁?梁树年。中国当代著名国画家、书法家、艺术教育家、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他还是中国山水画会副会长。梁树年教授是应邀赴德国慕尼黑举办个人画展的。他在慕尼黑也同样受到了极其热情的…  相似文献   

13.
梵高到南方疗养,希望找回自己的活力。首先映入他眼帘的就是那满园盛开的花朵,这一景象令他沉醉,这种陶醉弥漫在整个作品中,使这幅作品有别于印象派那种光和色彩所营造的明快风格。一棵棵果树向上伸展,构成一片片白色和粉色,有如流动的色彩均匀地飘浮在空中,树叶和细细的枝桠在其间若隐若现,使人联想到东方的绘画作品以及早期西方山水画那种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的精美与柔和。  相似文献   

14.
《麦田》     
美丽的风光,印象派的色彩,编织般的效果,好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空旷的田野使人感受到风的律动,云朵随风漂浮,纤细的麦子随风摆动,鸟儿顺风飞翔。天空、麦子和麦茬将画面分成三部分,这种简单的布局似乎不像印象派的风格.因为印象派追求的是不对称和景色的变化。而独特的风格、对真实事物的热爱正是梵高所坚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荷兰后期印象派大画家凡高是一位以其独树一帜的画风、荒诞不经的行为、令人惊然而惊的举止和对艺术的热烈追求闻名遐迩的传奇式人物。塞尚曾称他为“狂人”。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小文杜里认为:“凡高对后来的野兽派和表现派都有极大影响,他的艺术成就比马奈和塞尚对后继者有更大的作用。”然而,这样一位艺术大师生前却备受社会的冷遇,长期在恶劣条件下无休止地作画,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萦绕心头的忧愁和郁闷使他患了精神病。除艺术之外,他得不到一丝人间的温暖。最后,他终于毅然决然地自己结束了那短促而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6.
高更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艾克法国画家保罗·高更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和他在异国的游历在美术史上不乏记述。1903年他在南太平洋一岛屿上去世以后,有关这位艺术家坎坷一生的传记相继问世。这些传记记述了他如何被迫奔波于热带地区,如何舍弃了地位、家庭以及最终又如何...  相似文献   

17.
不讲情面,但不冷酷无情。他一贯坚定不移,目标明确,坚决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但与此同时,他对周围的同志决非冷酷无情,力求不丧失自己的怜惜、好感和同情。简言之,他勇往直前,去实现目标。坚持原则,但公平合理。在作不容改变的决定时,虽然领导者时常势必不顾某些人的意见和利益,但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决不会忘记自己对下级所承担的责任。他力求公平合理,从而使自己的坚定性变得温和了。正如多次社会学民意测验所证实,正是这种作风使领导者赢得普通工作人员的极大尊敬。与此相反,冷酷无情的领导者却常常在下属中寻觅亲信,借以压制其它人的不满情绪。不讲情面而公平合理的领导者则避免自己周围有一帮红人,竭力做到论功行赏,任人唯贤。  相似文献   

18.
花园雪景     
高更成长为一名画家就如同他长大成人一样,似乎一蹴而就。他大器晚成,也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他独特的印象主义画风是瞬间形成的,当然,此前他也经历了漫长的学习过程,并吸收借鉴了周围画家的风格。幸运的是,高更无须摆脱学院派的束缚,因此可以很快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风格。  相似文献   

19.
二号教授     
在学校里,有人叫他二号,更多的人则称呼他二号教授,缘由是本校内有人与他同名同姓,而那个人年纪和个子都比他大,人们把那个人称为大号,把他称为二号。二号教授今年六十出头,海拔虽然不高,但是长得皮肤红润、银发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很有点儒雅风度。他有个习惯,每天晚饭后无论是晴雨,必定到校内的足球场上散步十圈,以此来锻炼身体。可是最近以来,人们发现足球场上没有了他的身影,仿佛缺失了一道风景似的。尽管在学校内外他的朋友极少,但还是有人关心和打听:二号教授上哪儿去了?  相似文献   

20.
曾思艺 《世界文化》2010,(11):20-22
《矛盾而迷恋的爱——莱蒙托夫少年时期的爱情及苏什科娃组诗》一文(见《世界文化》2010年9月刊)所说诗人对苏什科娃的爱,主要还是一个少年对一个美丽的青年女性自然的追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天才的少年诗人对理解自己的知音的寻觅,这种爱尽管热情,但不炽烈,更由于女方不理解自己而深感失望,因此即使失恋也不会痛彻心扉,但他随后对伊万诺娃的爱,却是激情满怀,发自心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