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作文,强调了作文必须与生活进行链接,旨在开掘作文教学的活水源头,提高学生作文的自由度及作文的兴趣。我们震泽实验小学在推进"生活作文"教学活动中,坚持做到"三为"。我们的具体做法和体会如下:一、学习为先,积聚"生活作文"实践的冲击力在具体的学习实践中,我们做到两个"结合":其一,学习与反思结合。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夫子这段话,指的是一味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被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总是走不出"从课堂到课堂"的思维定势。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自觉地把作文教学的目的片面理解成"写好作文",只把"作文"当"作文",人为地"窄化"作文的范畴,而没有站在"功夫在课外"的高度去把握作文教学的本质。有一则有趣的寓言谜语,说有一种动物,小时候用四条腿走路,大了的时候有两条腿走路,老了的时  相似文献   

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的精髓是"教作文与教做人的统一"。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写作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品德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作文中"人文分离"的问题十分突出。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的同时,千万不要忘了教学生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4.
"生活作文"的真谛就是引领学生全方位地感知我们的生活,抒发我们的真性情。在我校市级课题"生活作文"的结题活动中周海燕  相似文献   

5.
热度     
顾名思义,"新课堂作文"的核心是"新"和"课堂",就是把大家平常在课堂上写的具有新意的作文,通过我们的杂志进行展示,使更多的同学学习、欣赏、借鉴。这部分作文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得益于题目、或得益于立意、或得益于素材、或得益于结构等方面的创新,最终得以在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了解这些作文,对我们的作文训练和备考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作文评语在作文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作文教学效果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细节决定成败",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作文评语的质量,努力突出作文评语的"四美"——简洁美、人性美、延伸美和实效美。只要我们用"心"去面对学生,用宽容对待学生的作文,作文教学将与美丽同行!  相似文献   

7.
正作文课:讲什么,如何评陈金铭(主持人,《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作文一直是语文教学研究中最难的一个领域,我们编辑部发起了"新体系作文进校园"活动,就是为了突破作文这个难关。我们先来谈谈这两节课。余家友(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教育局教研室):周菊芬老师这堂作文讲评课很具有我们吴江"二次作文"的基本特色。我们提出,作文教学第一步是作文指导,作文课指导完了以后要当堂完成。第二步是快速批改,要求老师在三天之内把作文批完。第三步要求及时讲评,然后二次作文。周老师在上课之前做作前指导的时候,我想肯定是很淡化的,只是提了一些基本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不是生活的点缀,而是生活的必需,与说话完全一样。作文实际是说话,是用笔来说话。"在生活中,我们告诉别人一件事情,向别人表达赞美或同情,这些话若用笔写下来就是作文,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同时,在今天中小学的各种重要考试中,语文的成绩很重要,而作文往往决定着语文考试的成败,可谓"失作文者失语文"。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作文教学。如何提升初中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有人把我们当前的作文训练概括为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模式化操作,认为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作文就在这种模式中挣扎而难以自拔。但是,笔者发现目前语文界还没有找到一条"超越了机械操作和直觉顿悟"的作文教学思路。以前,刘且出朏老师提出的"三级训练(观察一分析一表达)"作文教学模式是多年来我国作文教学改革的硕果,这种作文教学模式"重视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取作文的材料,重视对学生进行作文的全程训练,重  相似文献   

10.
同学们,你们千万不要认为作文就是和语文学科相关,其实啊,作文和我们所学习的很多学科都有联系。如果我们能够在各学科的课堂学习过程中处处留心,不但可以丰富我们写作的素材,还能让我们处于"自然放松"而又"精力集中"的状态下进行作文练习,从而使我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彰显我们的灵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1.
课堂教学与作文关系密切。我们教师应该走好"跬步":在课堂中渗透作文思想、作文方法,引导学生时时留意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作文观,那我们的学生就一定会写出好文章来。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作文教学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作文教学中,为我们师生在写作细节、写作方法、习作批改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我们的作文教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周娟 《小学生》2012,(9):28-28
当前作文改革千帆竞逐,百花竞艳,然而,由于我们长期受到传统文化的严谨的影响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惯性影响,使我们仍然滑入了另一种程式化、模式化、标准化的作文范式,从而忽视了对人的本体性的理性认识,作文教学领域仍是山重水复,春光不现,致使作文教学陷入了"以文为本"的误区。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1.人性的泯灭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仍然坚持"以文为本",将"现代人"压抑在"过去人"的阴影之下,将作文形式凌驾于作文内容之上,造成了学生写作心理上的依附与盲从,从而扼杀了学  相似文献   

14.
在作文新形式被大量"克隆"之后,我们作文创新的突围点,就是在文中写"我"。近两年来,随着优秀作文资源共享局面的形成,读者们(特别是阅卷老师)  相似文献   

15.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作文时,学生常感到无话可说。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往往深感头疼,我们不禁要问:"原因何在?"分析我们的作文教学,不难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怎样写",而忽视了"写什么"。于是把主要精力花在给学生讲一些"审题"、"拟提纲","怎样开头和结尾"等写作技巧方面,而不去开凿学生写作的"源泉"。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作文就无话可说,甚至感到头痛,就难免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相似文献   

16.
这次习作要求围绕"我们与周围环境"写一篇作文。在写这篇作文之前,大家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许多有关"我们与周围环境"的材料。按照习作要求,不管你采用哪种形式写这篇作文,都要围绕着一个意思写。  相似文献   

17.
在"减少限制,增加开放"的大趋势下,"材料作文"再一次出现在高考试卷中,但并不像以前一样限制太死(老材料作文规定只能写议论文),而是适当吸收话题作文"三自"(自主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的优势。所以,我们将这类材料作文称为"新材料作文"。  相似文献   

18.
纵观2006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我们明显感觉到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进一步被打破。作为高考作文"风向标"的全国卷三套试题,不约而同地采用了材料作文。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复习备考时,切不可眼睛只盯着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效果 不佳,许多老师深感困惑,学生也不时 发出"听见作文头就疼"的感叹。这就要 求我们教师领会课标精神,以大作文观 为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 旧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实施开 放式的作文教学。 一、开放作文教学目标 我们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应结 合学生实际,做到既有"大纲"教材规定 达到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又制定适 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  相似文献   

20.
郭艳 《陕西教育》2005,(2):39-39
长期以来,小学生习作教学的效果不佳,许多老师深感困惑,学生也不时发出"听见作文头就疼"的感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领会课标精神,以大作文观为指导,在作文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淡化各种"清规戒律",实施开放式的作文教学。 一、开放作文教学目标 我们在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应结合学生实际,做到既有"大纲"教材规定达到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又制定适应不同学生发展需要的发展目标和超纲目标,这样就打破作文教学整齐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