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悲剧艺术是从审美角度讲的,它是指美学范畴的悲剧,即黑格尔所说的“悲剧性的艺术”。其悲剧性可以渗透到文学、音乐、绘画、舞蹈、影视艺术等各种门类的艺术中。如戏剧《哈姆雷特》、小说《水浒传》、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柯勒惠支的版画《俘虏》、古代乐舞《国殇》、电视剧《渴望》等都是悲剧艺术。悲剧艺术以戏剧类型的悲剧为主而兼及其他门类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阿Q正传》与《堂吉诃德》是两部不同时代的经典文学作品,都交织着喜剧和悲剧的因素。本文旨在通过时代的深层意义、作家的悲剧意识、人物性格的塑造、讽刺艺术手法、荒诞的表现方式及话语诉说风格来对比分析两部作品,揭示作品的中心思想,从而给后人以启示。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以“体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义务教育全日制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教学反复提出了“体验”的要求。这些要求的宗旨是呼唤转变全体学生的学习方式,呼唤在教育教学中实行体验式学习。  相似文献   

4.
《旧约·撒母耳记》的家庭悲剧为《押沙龙,押沙龙!》和《雷雨》的家族叙事提供了原型。两部作品运用截然不同的叙事艺术,对《圣经》叙事加以“移位转型”,形成了两对相似并相互关联的“乱伦三角”叙事结构,显示了各自的精神价值诉求和文化传统底蕴,彰显出以基督教文化传统为基础的美国家族文化和以儒教为基础的中国家族文化之间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从社会发展角度解释悲剧,认为构成悲剧的基础是“历史的必然的要求与这个要求的实际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这构成了不少学人对马恩悲剧观的全部理解并视之为万古不变的教条.但就马克思恩格斯整个悲剧观来看,这是失之片面的.在马恩的悲剧观中,旧社会的没落和毁灭也具有一定的悲剧因素,如契诃夫笔下的四幕抒情喜剧《樱桃园》.作为社会历史范畴和社会形态的象征,樱桃园有着自己的合理性和存在价值,但其无可挽回的毁灭恰如其分地表现了《樱桃园》凝重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6.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冯梦龙《三言》中一部优秀的悲剧作品,其艺术魅力历来为人们所赞誉。女主人公杜十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性格特征及作品深刻而又严肃的主题思想显示出一种强烈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7.
《奥底浦斯王》和《麦克白》两部戏剧写了相同的文学母题,本文从命运的呈现方式与人对命运的感知方式、人(主体)在悲剧命运中的作用两个角度入手,以二者作对比阐发,以探究人类文明在不同时空条件下对于人的本质、命运以及悲剧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普通写作学教程》(修订版)称:“普通写作学以普通文章为研究对象。”所谓“普通文章”,系指非文学作品(不包括应用文)。但执笔者们,大多没按此范畴加以研究,仍将目光投向所有文体。而专门研究“普通文章”的个别章节,竟错误地将其列入“艺术”门类,从而造成教材体系和逻辑的混乱。  相似文献   

9.
悲剧《雅典的泰门》(1606)是莎士比亚在其创作活动的第二个时期中写成的 这个悲剧虽不及他的被人们称为“四大悲剧”的《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的影响大,但就此剧的主题思想、人物塑造 艺术构思、题材选择、以及结构形式等方面来看,在他的众多的悲剧作品中,也仍是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的。莎氏通过这个剧本,深刻地揭露了在封建社会衰落、资本原始积累产生这一历史过渡时期中具有主宰一切的力量的金钱的罪恶,愤怒地控诉了金钱对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腐蚀作用。同时,这个剧本也反映了莎氏的人文主义思想由高潮转入低潮、甚至是失望的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分析中国古代著名历史悲剧《赵氏孤儿》中“八义士”舍生取义、救孤救难的壮举以及“为道义死而无憾”的大无畏精神;研究剧中所反映出来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舍生取义”的崇高美德及人们所普遍信仰的“因果报应说”;探讨中西方不同的悲剧结尾和不同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1.
“望洋兴叹”并非“仰望而叹”“望洋兴叹”语出《庄子·秋水》。新修《辞海》和《辞源》都是把“望洋向若而叹”的“望详”释为“仰视统”。但笔者以为,这样解释,无论从事实、情理上看,都是讲不通的。因为海神(即“若”)不用说应在茫茫大海里,而不会在天上,因而,...  相似文献   

12.
“两课”教学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一直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1986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在全国高等学校中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的重要意义。1998年6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又发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两课”课程设置的规定及其实施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和规定了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要求1999年秋季入学的各高校新生必须开设思想品德课(包括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法律基础)和政治理论课(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  相似文献   

13.
晚明剧作家叶宪祖创作的杂剧《易水寒》改编自《史记·刺客列传》中脍炙人口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在基本保留原有的故事氛围和人物定位的基础上,叶氏依据戏剧本身的要求以及文人自身的表达需要对《史记·刺客列传》的叙事结构、创作特点和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改编,通过主线的突出与旁支的淡化、戏剧性的突出与纪实性的淡化、英雄主义的突出与悲剧色彩的淡化,形成了《易水寒》源于历史又有别于历史的独特风格,完成从历史到艺术嬗变。  相似文献   

14.
长发公主     
《阅读》2011,(7):78-79
《Tangled》(中文译名:《长发公主》)对Disney来说是一部有着特殊意义的电影,它既是迪斯尼的第50部动画电影,又是该公司(company)有史以来第一部以3D立体形式呈现的“公主电影”。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李尔王、泰门、高老头,分别是十六世纪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悲剧《李尔王》、《雅典的泰门》和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这三个人物虽然形象各异,性格不同:一个是骄横刚愎、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国王;一个是家财万贯、慷慨大度的贵族;一个是靠法国革命发迹,被誉为“父爱基督”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但他们都不免以悲剧告终,而且其悲剧命运颇为相似。  相似文献   

16.
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问世以来,受到社会,尤其是文坛的极大关注。历经荆棘丛生、吉凶难卜的道路终于走上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奖台上,贾平凹浩叹这是“上帝的微笑”,足见出《白鹿原》的艺术分量。《白鹿原》为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提供的艺术信息是相当丰富的,但一个令人欣慰的重要信息却被人们忽略了:它的出现标志着新时期以来的悲剧艺术在小说领域开始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氓》与鲁迅的小说《伤逝》都是对爱情婚姻悲剧的吟唱。文章从这两部不同体裁的作品中探求出产生悲剧的相似背景——新旧道德的转型期,同时阐述了两部作品在艺术手法上的相同点。  相似文献   

18.
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作文“发展等级”对作文“有文采”提出了较高要求:“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对于优秀的高考作文来说,它首先应该是讲究语言的艺术,凭借“文采”去创造文章“亮点”,从而为获得高分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陈则清《何文秀玉钗记》是一部少见的优秀悲剧作品。剧作主人公何文秀的命运与贪官污吏横行的明中后期社会现状密切相关,剧中人物从一开始就带有鲜明的悲剧色彩,冤案的发生是社会现实驱使下的必然现象。在悲剧人物的塑造上,作者有意识地赋予人物形象多元复杂的一面,使得人物性格开始趋向真实、立体。与西方悲剧不同,该剧深受儒家美学思想的影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古典戏曲悲剧,体现了我国传统以“中和”为美的审美意趣。  相似文献   

20.
尼采《悲剧的诞生》一书通过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探讨了艺术的起源、本质和功用以及人生的意义,申明了其“审美至上”的美学理想,肯定了真艺术的作用,并藉此希求通过复活真正的希腊艺术精神,高扬生命的价值,拯救颓废的灵魂,在反拨“理性至上”原则的基础上为我们把握真理提供了另外一种新鲜的向度,从而体现了一种终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