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朱芳 《考试周刊》2008,(51):134-135
本文主要讲述了茂腔独特的艺术特征,将其唱腔中的两种形式——原调与反调作了分析对比,从曲式、调式、节奏、速度等方面来分别分析其特点,突出其艺术特征的独特性,并以乐曲为例,展现了茂腔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
茂腔是青岛西海岸地区的传统戏曲形式,最初形成于民间哼唱的小调,目前已经成为独特的地方戏曲之一。茂腔,早期仅由农闲时候的小戏班沿街传唱,逐渐发展出具有职业性质的茂腔剧团与艺术传承中心,定期演出与宣传。茂腔的职业化,体现的不仅是戏曲自身的发展,还是戏曲与社会发展互动的过程。茂腔的发展,在具备职业化与专门化的基础上,仍需注重内容形式的创新和价值观的引导。西海岸地区的茂腔艺人着力改编传统戏剧、培养年轻艺人、挖掘茂腔理论,使茂腔保持生命力,将传统地方戏曲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3.
高密茂腔是高密、东北乡文化的精粹,莫言从小受茂腔戏曲的耳濡目染,文学创作也含有茂腔影响的烙印。本文将从民俗茂腔的角度分析茂腔-莫言-文学创作三者之间相得益彰、流光溢彩的水乳之情。  相似文献   

4.
茂腔是山东土生土长的民间戏剧之一,2006年,高密茂腔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对地方非遗的关注,地方加大对茂腔的资料收集,学术界也慢慢开始从人类学、民俗学等多维视角深化茂腔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地方戏曲是重要的文化教育资源,其丰富的内容和灵活的表现形式与儿童的发展需求、发展特点高度契合。以地方戏曲茂腔为内容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可以更好地发挥戏曲的育人功能。茂腔戏曲园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拓展幼儿的经验,发展幼儿的道德与情感,培育幼儿的审美和想象力。幼儿园应基于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游戏,关注茂腔课程建构的全员性、过程性和全面性,打造资源共享平台,不断拓展茂腔戏曲的育人空间。  相似文献   

6.
胶州茂腔是流行于胶东地区的特色剧种,然而目前其也面临着观众断层、演员流失、剧团减少、剧本缺失等地方戏发展过程中的常态化问题。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来看,当前胶州茂腔的传承与保护有其可行性:政府支持力度较大、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地理位置具备优势、具有广泛群众基础。要进一步保护胶州茂腔,实现其在现代社会的活态传承,可以从恢复生态场、构建意识场、优化文化场、改善物质场等方面入手,从而让这朵“胶东之花”在山东大地重新焕发光彩活力。  相似文献   

7.
茂腔是流行于青岛的一种地方戏曲,素有“胶东之花”的美誉。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其从肘鼓子到本肘鼓再到冒肘鼓,并最后定名为茂腔。经历了从小戏班,进村沿街或搭建临时舞台表演,到后来的大剧团,镁光灯下的酣畅呈现,最终不仅成为青岛地方戏曲中的佼佼者,并在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茂腔的产生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岛近代城市的演变,也反映了青岛社会民俗文化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8.
花枝招展的学生跟社区居民一起排练茂腔戏、表演大秧歌,老人、小孩看得人了迷;篮球场上,同学们欢快热烈的比赛引来阵阵喝彩;艺术活动室内,同学们正在学习民间剪纸;电化教室内,同学们正在网上冲浪;还有三五成群的学生,正在粉刷树木、擦玻璃、搞卫生……  相似文献   

9.
五莲茂腔是山东的地方小戏,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五莲茂腔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201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娱乐方式的多样化,五莲茂腔现在面临着许多的难题,它需要我们后代人来振兴五莲茂腔这一地方小戏,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本文通过写五莲茂腔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现在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一地方小戏。  相似文献   

10.
茂腔与戏迷     
莫言 《教师博览》2013,(1):45-46
<正>茂腔是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小剧种,流传的范围局限在我的故乡高密一带。它唱腔简单,无论是男腔女腔,听起来都是哭悲悲的调子。公道地说,茂腔实在是不好听。但就是这样一个不好听的剧种,曾经让我们高密人废寝忘食,魂绕梦牵,个中的道理,比较难以说清。比如说我,离开故乡快三十年了,在京都繁华之地,各种堂皇的大戏,已经把我的耳朵养贵了,但有一次回故乡,一出火车站,就听到一家小饭店里传出了茂腔那  相似文献   

11.
周星 《考试周刊》2009,(30):53-53
本文分析了二者艺术特征,概述了为什么认为《孔雀》说唱艺术特征更为明显,认为《孔雀》的艺术特点决定其比《成相篇》更接近说唱艺术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东台道情是曲艺音乐文化的珍贵遗产。它在内容题材、曲牌唱腔及表演形式等方面具有丰富的艺术特征。这些艺术特征从不同层面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并使其文化价值得以彰显。因此对这些艺术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文化内涵,无论对道情艺术的发展,还是对道情艺术的理论研究来说,都将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当代的中国声乐艺术由于同时融合了西洋声乐艺术和中国传统声乐艺术,在内容、形式、风格等方面凸显出其特殊性和复杂性,而且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对其美学特征的研究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主要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茂腔是流行在山东胶州、高密、诸城、安丘、五莲、莒县一带的地方戏曲剧种,属“肘鼓子”声腔系统。其形成经历了“本肘鼓”、“冒肘鼓”、“茂,腔”三个阶段,其中“冒肘鼓”的突出特点是旦角唱腔的下句尾音翻高八度,  相似文献   

15.
艺术体验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们通过亲身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一种深层次的、与人类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心感受.探讨艺术体验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其目的是人们重视艺术体验在儿童教育中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们在艺术活动中获得艺术体验的必要条件和几个显著特征,并从美学、心理学和我国艺术教育现状等视角阐述了艺术体验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黑格尔《美学》中的艺术美、理想,分析其理论关于艺术美和艺术的本质,就其理想性格所具有的三个特征,即丰富性、明确性、坚定性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7.
艺术体验这一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人们通过亲身艺术实践所获得的一种深层次的、与人类生命活动息息相关的内心感受。探讨艺术体验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其目的是人们重视艺术体验在儿童教育中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人们在艺术活动中获得艺术体验的必要条件和几个显著特征,并从美学、心理学和我国艺术教育现状等视角阐述了艺术体验在艺术活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武威攻鼓子是一种器乐和舞蹈相结合的民间乐舞,是武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从其服饰特征、表演特征、民俗特征、人文特征等四个方面来分析武威攻鼓子的艺术审美特征,意在突出武威攻鼓子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围城》的几个艺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本分析的角度 ,分析了《围城》的艺术特征 ,并由此重新解读了其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新四军时期盐城地区的木刻版画艺术为视角,客观地描述了这一艺术门类在盐城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从多个角度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了艺术分析,归纳总结出新四军时期盐城地区木刻版画乡土性、思想性、实用性的艺术特征,并对其艺术地位作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