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妙的镜子     
一天,有个孩子从家里带来了小镜子,孩子们照照自己,照照别人,玩得不亦乐乎。渐渐地,他们的目光集中到镜子上来了:为什么镜子能照见人?为什么用镜子能看到后面的东西……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幼儿:“谁能回答这些问题?”“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探究活动“奇妙的镜子”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小猫咪咪伸了个懒腰,在空荡荡的小屋里转了一圈又一圈:“小主人淘淘上幼儿园去了,我跟谁玩呢?”咪咪爬上了沙发,那儿有一只花皮球。可是,天天玩皮球,多没劲! 嘿嘿,那是谁——咪咪看见大衣橱的镜子里,也有一只小猫,在瞧着咪咪呢。咪咪笑了,小猫也笑了。咪咪把皮球抛过去,小猫也将皮球抛过来。咪咪高兴极了,抱起皮球就往前跳。她还以为那是扇大窗子呢!  相似文献   

3.
咪咪和贝贝     
有一天,小猫咪咪到小狗贝贝家去玩,咪咪看贝贝不开心的样子,奇怪地问:“贝贝,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贝贝愁眉不展地说:“我明天要出去一天,可是我的鱼没人照顾,我担心它们会饿死。我问了好几个朋友,他们都很忙,怎么办呢?”咪咪听后,拍着胸脯说:“原来为这事,我来帮你喂鱼,你只管放心地去吧!”贝贝心里想:“咪咪值得我信任。”就高兴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4.
天凉了,午睡起床自然是最繁忙和热闹的时候,孩子们穿的衣服多了起来,老师常常帮了这个又顾不了那个,为此还可能招来家长的埋怨。“穿衣照镜子”的方法可以教你一招,看看能否为你解决这些烦恼?“起床了,宝贝们,先穿好你的裤子,再一件件穿好上衣。”没有保育员老师,我用轻音乐伴奏叫醒孩子们。“穿好衣服的找找你的镜子宝宝,照照镜子问一问,我今天整齐漂亮吗?”孩子们各自找好朋友做“告诉你的大镜子朋友,我整齐!我漂亮!”有些自理能力差些的孩子就在这个照“镜子”的活动中得到了帮助。新《纲要》提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  相似文献   

5.
孙丽丽 《山东教育》2003,(33):36-37
一、案例在幼儿园,我观察到这样的游戏情景:自由游戏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很兴奋地涌向自己喜欢的区域游戏角。娃娃家的孩子在布置婴儿的小床,小舞台的孩子跳起了新疆舞,医院的孩子在认真地给娃娃看病,小吃街的师傅和服务员也都忙活开了。看着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老师就东瞅瞅西看看。可是,不一会儿,我发现许多的小朋友都聚集在医院区而且还吵吵嚷嚷的,怎么回事呢?原来是因为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多,病人不耐烦等待了,医生也不愿没完没了工作了。笔者问一个“护士”说:“怎么回事呀?”她很没好气地说:“人这么多累死了,我才不要干了。”这时老师…  相似文献   

6.
我发现自己还像个孩子,至少还像个孩子似地好奇、好玩,喜欢和孩子们在一起,希望和孩子们相通。 我常常教什么内容,让孩子们学什么内容,自己也同样兴致勃勃地玩什么内容。不仅课前,而且课后也玩个没完;不仅跟学习有关的,而且还节外生枝,玩衍生出来的内容。一轮《肥皂泡》教下来,我就玩出了“新水平”,能把肥皂泡吹得比篮球还大,让它在教室上空晃荡,那高兴劲,那情景,整个课堂都会沸腾,谁不想试一试呢?于是课内的、课外的研究兴致勃勃地、主动地开始了。 我去捉蚂蚁,常会忍不住跟蚂蚁玩起来。有一次引来一帮看  相似文献   

7.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材料师:请大家看看桌面上,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生:镜子、小猫、实验报告......师:小镜子有什么用?生1:可以反射灯光。生2:用来照镜子。《课件第一页:小猫起床梳理》师:今天我和大家第一次见面,还带了一位特别嘉宾——HEL-LOKITTY小猫。可是,一早起来的时候,太匆忙了,小猫头上的蝴蝶结有没有带歪呢?请大家帮她想个办法,好吗?生:用镜子照。目的:通过轻松友好的谈话,引出探究主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导入的设计有三。线索一:出示镜子——镜子作用——平时如何玩镜子——今天怎样玩,意在简单直接,节约导入时…  相似文献   

8.
这几天,我很惊奇地发现,班上的孩子每次到盥洗室时总是久久不愿出来,那儿能有什么东西如此吸引他们呢?悄悄观察之后我发现,孩子在小便、洗手的时间,总喜欢抽点空到墙壁上镶的镜子旁呆一会。有的对着镜子里的自己笑一笑,有的则做个鬼脸,还有两个对着镜子在玩“指鼻”游戏的。看着他们那愉快的神情,我顿时明白了:原来是镜子吸引了孩子们。  相似文献   

9.
做有心人     
我们幼儿园大厅里有几面哈哈镜。一次午饭后,我带幼儿来照哈哈镜。孩子们个个欢呼雀跃。但我发现他们只注意扭曲的、多变的、滑稽可笑的形象,并不去思考它的成因。于是,我问:“为什么人会变样?”孩子们发现“镜子是弯来弯去的”,“上面凹进去把脑袋照得那么长,下面鼓出来,我们成了小短腿”……回到教室后,孩子们余兴未尽,仍在议论,我乘机进一步启发:“你们家有哈哈镜吗?”“没有。”我又肯定地说:“有的,家里有,车上有,路上也有。想一想,什么东西一照就变样?”“妈妈推自行车送我上幼儿园,车铃盖能照见人,我一动,脸就变样。”别的孩子受到启发,七嘴八舌地喊起来:“钢精勺是弯的,一照,脸就变样”“我家的打气  相似文献   

10.
分镜子问题     
熊妈妈买了一面长方形的镜子,镜子长30厘米、宽20厘米。熊宝宝咪咪和蓝蓝看到这面镜子,都争着要来照一照。熊妈妈决定把它分成两面相同的小长方形镜子,给咪咪和蓝蓝每人一面。但是,为了重新给镜子做边框,她让两个宝宝思考这样的问题:每个小长方形镜子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相似文献   

11.
镜子的启示     
某小学的教室门口都挂有一面明亮的镜子。小学生们进入教室之前,可以对镜自照,着点装束,整顿仪容。天长日久,照镜子对培养学生的良好作风和习惯起到了促进作用。这镜子主要是用来照学生的,那么,教师的镜子又在哪里呢?有位老教师回答得好:“在教室里,教师面对着几十名孩子,学生就是教师的镜子。”“学生是教师的镜子”,这个比喻很有道理。教师的职责就是教育学生,学生就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如果工人农民应当以他们的产品衡量他们的社会劳动,那教师就应该以学生的学业作为检验他们  相似文献   

12.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为了支持、引导幼儿充分学习和发展,教师需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不断反思,向自己的教育行为挑战。那么,在实践中如何体现这一点呢?请看以下幼儿园中常见的情景:[情景一]在一次玩沙游戏时,教师提议孩子们开展“沙中捡石”的比赛。比赛结束,教师为难地自言自语道:“好像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06,(Z1)
“休闲教育”引发五大问题: ——今天的孩子该怎么玩? ——什么游戏最有孩子缘? ——“童年宝贝”怎么越来越少? ——现在的孩子怎样交朋友? ——学习和快乐真的很矛盾吗? 杭州市“红领巾休闲博览会”带您走进“休闲时代”,帮您破解孩子们“成长的烦恼”。  相似文献   

14.
今天户外活动时,我让孩子们自由玩一些小型玩具,孩子们都兴奋地扒着蹦蹦床的四周玩攀岩游戏。只见刘雅婷小朋友故意将一个小笔记本扔进蹦蹦床里面(蹦蹦床的门锁着)。然后来到我的面前故意撒娇道:“老师.我的本子掉到里面去啦,帮我捡捡吧!”因为前面的一切我都看得很清楚,所以我很生气地回答道:“活该,谁叫你扔的。我才懒得帮你捡呢?。”她可能见我真的生气了,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相似文献   

15.
下午,配班老师领着孩子们玩音乐游戏,我则躲在午睡室里专心致志地备课。 忽然,午睡室的门开了,两根可爱的小翘辫探了进来:“老师,我没劲。”是刘婧怡,那个新来不久的孩子。 我招招手,亲切地唤她:“进来吧,婧怡!”她蹦蹦跳跳地走到了我身边。我把她抱在腿上,亲切地和她聊起天来。 “你怎么了?” “我没劲。” “为什么呢?” “我不想和大家一起玩。”她坦白地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玩雨     
一天,天空中下起了雨,孩子们个个驻足观看,热烈交谈。“这雨像面条,细细长长。”“这雨落在地上还有泡泡。”“雨水落在小花身上,花儿在喝水呢。”……有几个孩子还情不自禁地走到户外玩起了雨。看着孩子们那快活的样子,我不禁回忆起十年前我刚工作时的情景。那天,我看到孩子们玩雨可生气了,便立刻把他们赶回活动室,严肃地“教育”一番。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孩子们失望的神情和遗憾的叹气声。今天,类似的情景重现,我该怎么做呢?我微笑着对正在雨中快乐嬉戏的孩子们说:“你们都喜欢和雨做游戏,但是你们没有雨衣,鞋子又不防水,被雨淋湿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7.
星期六早上我起得有些晚,觉得外面很安静,怎么回事?我赶紧起来,叫起我的小伙伴——小花猫咪咪。“咪咪”、“咪咪”……无论我怎么喊,都不见咪咪的身影。“妈妈,妈妈,我的小猫咪呢?”妈妈从厨房里出来,也叫起了小花猫的名字,可仍没有它的踪影。妈妈说:“也许是在房上和其它的猫玩呢!”  相似文献   

18.
户外运动时间到了,像往常一样,在做好准备活动后我带着孩子们来到了操场。其他班级的孩子有的在玩滑梯,有的在玩"蜂巢",有的在玩攀岩墙……我们来晚了,那些现成的大型玩具是玩不到了,那我们玩什么呢?我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那些比较适合大班孩子的运动器具中班孩子可以用吗?谁来帮我们摆放这些运动器具呢?"在不经意间我自言自语起来。"我们  相似文献   

19.
小气的乔乔     
乔乔经常带着玩具来幼儿园,但她不愿给小朋友玩,大家都叫她“小气的乔乔”。老师与乔乔的妈妈交换意见,妈妈说:“她对自己的东西很爱惜,有些东西连我都不让动。老师,您可要帮她改改这个毛病啊。”如果您是乔乔的老师或家长,您会怎样做呢?让孩子学会与他人分享,您有什么妙招吗?(  相似文献   

20.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