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困惑一:学生的质疑成了"作秀"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乎,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们大兴质疑之风,审题、初读、精读、总结各个教学环节,几乎都能看到教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相似文献   

2.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伴随着新课标的施行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也随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我们的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质疑”环节,以体现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和教学过程的“有的放矢”。事实上,在教师的精心调控下,部分课堂里,  相似文献   

3.
一、存在问题前一阶段,我校开展了“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研讨会。在本次研讨活动中,我校部分教师开了实践课,教师们在上课时都设计了质疑这一环节。这一设计本身是为了鼓励学生提问题,这并无不当之处,但问题是当学生提出问题后教师没能很好地发挥主导性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1.放任自流教师在学生质疑后不作引导,对有一定质量的问题不肯定、不鼓励、不分析;对低质量的问题也不指出。学生问到哪儿,教师就讲到哪儿,教师似乎成了学生的尾巴,跟着学生进行教学。2.不知所措教师在让学生质疑后,学生或表现很积极,提了很多教师在备课时未考虑到的…  相似文献   

4.
案例《老师,请你也尊重我们》引发了笔者颇多的思考。首先,应该激赏这位向教师质疑的同学。他提的意见给教师抛出了一个高质量的问题,即如何“分层教学”。学生的质疑是可贵的,因为他所关注的已不仅仅是“学”,而是关注到了“教”,甚至是老师的“教法”。他的质疑精神是可嘉的,建设性的意见是可取的。其实,不少教师已经在课后为“学习暂差生”做了一些补习工作,“逗号”老师未必没有这么做。然而,问题在于,所谓的“学习暂差生”既需要教师在课后多帮助,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因为他们特别需要一个互动的学习环境,特别需要成功伙伴的示…  相似文献   

5.
“质疑”,是指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向老师质疑问难。“设疑”,是指教师在教学的某个环节,在教材的重点、难点、特点之处,故意设置疑问,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放手让学生质疑,并将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机地组织到课堂教学中去,教学的针对性就会加强,学生就会真切地感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而在理解教材的关节处,教师精心设置疑窦,以补学生质疑之不足,将“质疑”和“设疑”巧妙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的结构将更加合理,教学效率也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古人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疑”是点燃学生思维探索的火种 ,“疑”能使学生由学“记”向学“问”转化。自主质疑是学生学习语文主动性的充分体现 ,也是自能读书的重要标志。现结合课堂教学实践 ,对自主质疑能力的培养 ,谈几点肤浅的见解。一、创设氛围 ,让学生敢于质疑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课堂上存在着单纯“师讲生听”的教学弊端 ,学生没有提问的机会和权利。如今 ,要让学生提问题 ,他们顾虑重重 :有的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 ;有的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的口味 ,会受到老师的指责 ;有的认为自己提的问题太幼稚 ,…  相似文献   

7.
有一次听课 ,老师正在给学生讲解问题 ,突然一位学生站起来 :“老师……”老师朝这位学生瞥了一眼 ,随即用手势示意他坐下 ,并且不高兴地说 :“别插嘴 ,老师问到你再说。”看着这天真的孩子很不情愿地坐下和那满脸失望的表情 ,我感到十分婉惜。大家都知道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使学生们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因此 ,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好习惯 ,让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老师问到你再说” ,换言之 ,就是“老师没问你就不要说” ,这就把学生撵到从属的地位上去了。多少年来 ,…  相似文献   

8.
【情景再现】学完《威尼斯的小艇》中“小艇与人们的密切关系”这一内容后,教师问:“同学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于是,学生纷纷质疑:“人们为什么到教堂去祷告”“、为什么人们这么晚才回家”、“怎么不把小艇都换成机动的”“、如果行驶的小艇坏了怎么办”……教师开始还能勉强应付,到后来,学生提问的角度越来越“刁”,直至教师面红耳赤,无以应对。课堂沉寂下来,几十个听课教师和几十个学生都静静盯着教者,教师慌忙搪塞了一句:“这些问题我们课后再解决。”于是,学生带着茫然和失望又进入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诊断】教师本想以课中质疑的形…  相似文献   

9.
贺州市八步区实施课改三年了,我分别到了其中的三所农村完小听数学课。现在,老师们都开始根据新课标理念组织课堂教学,但是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还不够注意。听课时发现,老师都没有设置让学生提问的情境,课堂上没有学生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这些学校的高、中、低年级的三个班的部分学生及教师调查“为什么会现出这样的情况”。学生的回答是:(1)自己胆小,有问题也不敢问;(2)习惯听老师讲、老师问,没想到向老师提问题;(3)自己蠢,能听懂老师的课已不错了,哪有问题提;(4)老师不理睬自己这无名小辈,我提问题也是白提。老师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一、保护好奇心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学生质疑 ,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创造性地学习 ;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可对于我们来说 ,这一点往往是最难做到的。让学生质疑 ,结果不是冷了场 ,就是学生所提问题价值不高。我曾听过一位教师的示范课 ,课题是《千里跃进大别山》,在第一课上 ,教师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 ,提出不懂的地方。结果大部分学生所提问题价值不高 ,有个学生甚至提了这样一个问题 :“人马”是什么意思。当时 ,大家都觉得好笑 ,可我们不妨在笑过之后打个问号 ,难道是孩子智力有问题吗 ?我想不是 ,唯一的原因是我们…  相似文献   

11.
质疑三步     
李艳 《江西教育》2003,(22):23-23
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语文教学中怕的是学生无疑。学生不喜欢动脑筋,不善于思考,自然不能发现可疑之处;或害怕提错,被人讥笑,遭到批评,乃至有疑而不敢提。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错了,不指责,而是肯定其积极动脑的一面;疑对了,疑好了,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自然会产生求疑的积极性,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比如,在学习《林海》一课时,学生提出课文中三次出现“亲切”、“舒服”两个词是不是重复的疑问,老师应马上给予鼓励,指出这一疑问涉及到课文的重点。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运用精心设计的板书,艺术地反映…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两次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上课,收益颇多。这两堂课,孙老师都很重视学生质疑,在引导释疑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一个“扫描”,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回到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  相似文献   

13.
质疑,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促使其对所学的内容进一步思考,跟老师和同学一起研究探讨,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使他们的认识得到提高。一、抓难点质疑。学生在学习一篇文章时,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抓住这些难点质疑是解决困难的最佳途径。如:《鸟的天堂》一文,写了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去,为什么“鸟的天堂”没有一只鸟?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把两次到鸟的天堂的时间及所见所闻进行对比,从而得出结论:第一次到鸟的天堂是黄昏,鸟儿们都休息了;第二次到鸟的天堂是早晨,正是鸟儿活动的时间,就看到…  相似文献   

14.
关系之五:质疑与接受性学习正如以下倪莲芬老师要表述的,这重关系可以理解为“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关系。当“探究”、“质疑”随着新课改而“走红”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能否冷静地对待?警惕:热闹而无效的“探究”——倪莲芬(吴江市教育局教研室):对教学内容的质疑是否可以上升为探究性学习?其实这个话题探讨的是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问题。新课标一出台,语文课堂探究性学习随处可见,可是也出现了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实效性不强的现象。探究什么?怎样探究?无法正确把握。当探究过程中学生出现偏差和困难,教师没有办法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接近目标。  相似文献   

15.
随手翻开手头的教育报刊,就能看到新课程标准、新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运用充满魅力的鼓励性语言”等等。这无可非议,每位教师都明白,不应该压制学生,只有让学生舒心地学,才能学得更好。但人们很容易走极端。不压制学生,尊重学生,并不是无原则地表扬学生。可现在看看周围,特别是听听公开课,老师们为了体现“新课标”精神,真是满嘴涂蜜,学生的回答文不对题,老师也来一句热情鼓励:很好,你的视角与众不同。孩子的提问离文十万八千里,就来一句:你能提这样的问题,看来你很有远见,我们有时间再来讨论。…  相似文献   

16.
宋继宏 《文教资料》2005,(4):141-142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巴克也曾精辟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我国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更明确说过:“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由此可见“,质疑问难”是教学双方都要打好的牌。教师要紧扣教材中的“疑难之点”,使出浑身解数,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生疑、思疑、质疑、析疑,学生应善于质疑、敢于究疑、乐于释疑,不断攀登自主探究的制高点。那么,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教师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呢?一、营造氛围,让学生有疑敢问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显著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阵地。现代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强调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笔者听过一位老师上的讲读课《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揭示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读了课题产生哪些问题?学生纷纷举手,踊跃质疑:谁写的信?他的家乡在哪里?他为什么写这封信?信中写了哪些内容?这封信有多长(几页纸或多少字)?作者干嘛不打电话而要写信呢?……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可提的问题越来越古怪、越来越“离谱”,很多问题显然出乎老师的意料。老师很“民主”,没有粗暴地打断学…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思维 在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兴奋点,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进而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问,独立思考,主动研究,使课堂富有创造性,与学生一起感受和发现提问的乐趣. 在讲到“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的时候,笔者一开始便对学生说:“我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你们任意说一个数,老师马上能够分析出这个数是否能够被3整除掉,你们都想想,看怎么样能难住老师.”学生们由于想考住老师,都抢先发言,说出来的数字都比较大,然而老师不但答案脱口而出而且全部正确,学生们百思不得其解,急于知道老师能够快速判断被3整除的妙招,于是,学生带着对知识学以致用的渴望和疑问进入了新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教师 ,如果身边总有学生围着你提一些问题 ,这实在是一件很幸运、很惬意的事情。因为一切学问都是从提问题开始的 ,“学问”中的“学”与“问”就像孪生兄弟一样 ,相互影响 ,密不可分。1 课上大胆尝试学生“反问”我在课堂上增设了学生反问老师的环节 ,主要让学生提问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外问题。这一举措得到了学生的普遍响应。课堂上学生踊跃提问 ,问倒老师的现象时有发生 ,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使我倍感欣慰。因为生物课是副科 ,一直不受重视。可是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喜欢生物课 ,有的学生还明确表示了将来要当生物科学…  相似文献   

20.
“研究性学习法”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重过程、重体验、重实践,主要是指学生通过自 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来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 学生可以到社会上做调查,可以外出到大学、科研机构等单位访问请教,也可以在学校、 在 教室、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和同学老师讨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研究 性学 习法”可以每一章为一个研究课题,分自学质疑、合作释疑、学习报告、评价反馈和 深化交 流5个环节进行研究性学习。1 自学质疑教师通过生活实例、科技成果、实验现象等,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