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巧的神秘盒子,他们把最心爱的宝贝放在这个盒子里:有个小女孩让喜欢的娃娃和项链一起睡在盒子里,有个小孩把一支舍不得用的钢笔收在盒子里……小米是个普通的男孩,他学习不好也不坏,个子不高也不矮,在孩子群里,他总是显得有些内向,只是安静地、腼腆地笑着。每次孩子们显示盒子里的宝贝的时候他都有些不知所措,他是那样地害羞,况且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宝贝要收  相似文献   

2.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巧的神秘盒子,他们把最心爱的宝贝放在这个盒子里,就不会弄丢——有个小女孩让喜欢的娃娃和项链一起睡在盒子里,有个小孩把一支舍不得用的钢笔收在盒子里……小米是个普通的男孩,他学习不好也不坏,他个子不高也不矮,在孩子群里,他总是  相似文献   

3.
很多父母常常抱怨,自己把孩子当宝贝,凡事都为他着想,可孩子就是不领情,怎么说他都不听话。这时候父母要问问自己:“我是怎么和孩子说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和孩子说话时所使用的语言,包括语气和语调,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和孩子说话呢? 一、别把孩子当大人有些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像  相似文献   

4.
摇一摇     
每天吃点心结束时,小五班总有一个孩子在垃圾桶旁"站岗",前来扔牛奶盒的孩子,总是先摇一摇盒子再交给站岗的孩子,他接过牛奶盒也摇一摇,最后再把盒子扔进垃圾桶里。原来,站岗的幼儿负责检查同伴们是不是把盒子里的牛奶喝干净了,"摇一摇"就是检查的方法。每天吃点心时,第一个吃完点心的孩子就当检  相似文献   

5.
一个晴朗的好日子,阳光斜照进教学楼的走廊。周老师抱着个大盒子走出办公室,盒子里都是他的"宝贝"——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玻璃砖……这时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从教  相似文献   

6.
栩然 《父母必读》2009,(11):138-141
和每个“火星宝贝”的沟通刘仪伟是有名的好爸爸,虽然女儿刚刚5岁半,他却俨然是个育儿专家了。虽然我们看他好像忙得不可开交,但实际上,他说自己工作的时间并不多,总是有很多时间可以陪女儿。甚至在所住的社区里,每次都是他亲自带着女儿下楼玩,然后和一群保姆谈天说地,因为其他孩子都是由保姆陪伴的,父母总是忙得不见踪影。  相似文献   

7.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最让我着迷的东西就是那台老旧的电话机。当时的电话机都是这样的:一个挂在墙上的木头盒子,乌黑的听筒挂在盒子的一边。我总是弄不明白,为什么这个小小的盒子里会住着一个无所不知的小精灵?它总是知道现在是几点了,明天天气怎样,它还知道火车到达和出发的时间以及爸爸朋友的电话号码。而且每次爸爸拿起听筒,那个精灵总是和蔼耐心地与他交谈。我很想知道这个小小的魔术师的名字,这样我就可以进一步知道妈妈那么长时间都对他说了些什么。终于,有一天,我听到妈妈叫他的名字“有求必应”。果然,那些有魔力…  相似文献   

8.
凌言 《家长》2008,(Z1):1-1
你最近是不是总在抱怨:孩子怎么会那么傻?你给他买回来一件精美的礼物,且不说价格不菲,那可是你转了好些商场才"淘"来的宝贝啊,可他却只把玩着盒子,正眼都不瞧一下那宝贝。  相似文献   

9.
不要吃饭的孩子从前有个孩子,总是不想吃饭。妈妈说:宝贝,吃饭了。他说:不要!不要!不要!每次都这样,结果这个孩子就饿得很瘦很瘦,瘦得好像一根火柴一样。  相似文献   

10.
在电影《天使爱美丽》中,主人公艾米丽是个奇怪的年轻姑娘,她总是试图把生活中的东西变得更好。有一天,艾米丽在公寓里找到了一个放着童年纪念物的罐头盒,盒子的主人是生活在几十年前的一个男孩。循着线索找到盒子的主人布莱托德后,艾米丽把他带到当初发现这个盒子的电话亭。就在他打开盒子,看见盒子里弹子的一瞬间,栩栩如生的回忆像潮水般涌入大脑。然而,现实中能否通过一些外部的刺激来触发某些记忆呢?光可以吗?  相似文献   

11.
不要吃饭的孩子 从前有个孩子,总是不想吃饭。妈妈说:"宝贝,吃饭了。"他说:"不要!不要!不要!"每次都这样,结果这个孩子就饿得很瘦很瘦,瘦得好像一根火柴一样。  相似文献   

12.
我的爸爸个子不高,胖胖的,一脸慈爱,对我和妈妈总是笑嘻嘻的。可是他爱扔东西,特别是扔起我的东西毫不留情。家里的旧东西、破东西和用不着的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垃圾,该扔。其实有些东西只是现在用不着,以后也许还用得着,扔了以后下次要用时,他一定会想:“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有时,爸爸看到我的桌子上、抽屉里堆得满满的,他就会拎着两个垃圾袋帮我整理房间。当他走后,桌子上、抽屉里都干净了,可是我的宝贝也找不到了,原来我的玩意儿在他的眼里都是废物。不过,现在我明白了,平时要勤整理房间,这样,爸爸才不会把我的宝贝东西当垃圾扔了。爱扔…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2,(11):114-114
“孩子不好好吃饭怎么办”,永远荣登家长最关注的育儿问题排行榜之一。事实上,孩子完全有能力评估自身的需要。让我们一起努力,把强迫式的喂饭,转变成孩子快乐地自己吃饭吧! 吃饭,是宝宝自己的有趣游戏,如果总是由爸爸妈妈包办喂饭,会剥夺宝宝自己学习吃的机会、让他产生挫败感和依赖心理。要想让宝贝好好吃饭,最重要的是让宝贝感受到吃饭的乐趣,有良好的进食体验。让他自己吃饭,就是个绝佳妙计。  相似文献   

14.
杨翠美 《幼儿教育》2013,(Z3):20-21
同事家的儿子明明都上中班了,可还总是受到同伴的欺负,而他在受到欺负的时候的过分忍让、唯唯诺诺,不能敢作敢为,让他妈妈真是又气愤又心疼。这孩子怎么这么懦弱、窝囊?在幼儿园里,社会上的大多数纷争都以微缩的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如果此时的孩子恰好性格懦弱,很可能就埋下一生性格的阴影。"懦弱"宝贝经典镜头  相似文献   

15.
微小说     
母亲的存折文/杜思瑞他和母亲的关系一直不好。因为每次和母亲见面,母亲总是问他要钱,而对他的其他事却从来不闻不问。几年后,母亲去世了。他在母亲最宝贝的盒子里,发现了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竟有15万元存款,写着他的名字,母亲在信里说:"儿子,你从来不  相似文献   

16.
两三岁的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为达目的,也会使用点儿小伎俩,采取“迂回战术”。做家长的,应当明察,以便采取恰当的教育对策。有一次,我刚要把一个废纸盒拿去扔掉,孩子发现了,问我:“妈妈,您拿那个盒子,是想让我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东西吗?”我也只好说:“那你就看看吧。”孩子有收集废旧纸盒、瓶瓶罐罐的“爱好”,什么东西在他眼里都是宝贝。为了将纸盒留下,他采取了一种  相似文献   

17.
本期观点     
《父母必读》2010,(4):9-9
现在我们总是希望给孩子的越多越好.让他学得越多越好。但实际上.恰恰是这种做法使孩子产生窒息感。就像是你给孩子买了很多的书放在房间里,把每一个角落占满了.却偏偏没有给他留读书的地方.那么他永远没有办法、没有空闲去把书里的知识、信息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过久的窒息感最终会扼杀孩子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求。  相似文献   

18.
亲情课     
寒假里办公室几个同事都纷纷把孩子送到各类培训班去补课。老王的儿子英语总是考不及格,孩子一放假,老王就把他送进了初中英语强化训练班。这个班是封闭式教学,半军事化管理,孩子只有周末才能回家。老王信心  相似文献   

19.
《少年儿童研究》2009,(12):45-46
我有个急性子的儿子,虽然才6岁,不过一旦他想做的事情不能立刻达到要求,就发脾气。比如:我陪他下完国际象棋,交代他把棋子放到棋盘里收好。由于棋子形状不规则,有时装的角度不对,盒盖就盖不上。儿子先把棋子都捡到盒子里,盖了两三次都没有盖上,就狠狠地把盒子摔在地上,嘴里还叫着:“破盒子,我让你关不上,真讨厌!”  相似文献   

20.
户外活动后,孩子们发现了被丢弃在走廊上的一个又长又大的纸箱,他们爬进爬出玩得好开心。见此情景,我决定把纸箱拿回班上玩。随后几天里,孩子们不断地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盒子,他们每天利用盒子捉迷藏、变魔术、开火车、堆城堡……玩得不亦乐乎。以下记录的就是孩子们多姿多彩的学习场面。(一)盒子的分类每个孩子像炫耀宝贝似的互相介绍着自己的盒子,在摆弄操作中,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