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记忆深处的母亲是个飘着黑亮长发的女子如午夜的天空深沉而宁静记忆深处的母亲是个劳作于烟雨中的女子生在如画的江南却没有江南的柔美记忆深处的母亲不只是个温柔的女子她和其他的母亲一样除了劝诫也会对儿女很严厉只不过在打骂后她会默默抽泣记忆深处的母亲只有一个静静的笑容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在泛黄的记忆中搜寻那未泛黄的身影记忆深处的母亲@林婷$浙江台州初级中学  相似文献   

2.
那一抹红     
<正>关于江南的记忆里,有一抹红。那是母亲的纸伞,是她结婚时的嫁妆。据父亲回忆,母亲嫁来的那一天,天空中不安地飘落着微雨,母亲就是撑着这样一把纸伞,挨着小巷的青石墙缓缓前行。天色朦胧,更衬托出那一抹明红,略掩住姣好的面容——让父亲看凝了神。那一刻,父亲的现实感早已被眼前的画面击溃:这分明是一位从《红楼梦》里走出的女子。  相似文献   

3.
<正>IF,小小的个子,不爱说话,写得一笔好字,作得一手好文。开始注意到她,是缘于"日知录"。有一段时间,她娟秀的字里行间藏了好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有关她坚强隐忍的父亲,有关她已经"离开"的母亲。看着看着,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来。于是,我开始找她聊天。一次,两次,三次……跟她聊天很费劲,往往是我自说白话了大半个小时,她都一言不发。好多次,当我想要问及她母亲时,看到她把脸深埋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今年52岁,母亲只有41岁。他们结婚那年,父亲30岁,母亲19岁。据说父亲当年一眼便看中了母亲,于是每天都不辞辛苦地翻过那座很高很高的山去看母亲。但母亲并不领情,父亲后脚刚进门,她前脚便跨了出去,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满身灰尘的父亲。后来我从姨妈那里打听到,母亲是嫌父亲年纪太大,她认为那样的大龄青年不是花心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总之就是不符合她的标准。我的外公、外婆倒是对父亲另眼相待,因为父亲每次去时,没得到外公、外婆的同意,绝不去追跑出门的母亲,而是陪着外公、外婆闲聊或者帮忙干活。看着父亲屋里屋外忙碌的身影,外婆…  相似文献   

5.
江南     
江南不是地名,不是那个地理上的江南,不是文人墨客梦中魂里的江南,江南是一个女孩,而且是个漂亮的女孩。江南刚转来我们学校的时候,我正埋首做一道数学题,我听到她的脚步声,如羽毛落地。抬头一看,那个女孩被阳光温柔拥抱如同圣母,身材颀长,眉眼清澈如水。看着她,我便一阵欢喜,这么美丽的女孩,精致的五官,她的名字叫江南,她真的是若耶浣纱,太湖泛舟的女子,小小年纪,风姿蕴然。她在做自我介绍,声音如同清泉击石,轻轻的,金石落地。后来一直没有机会交谈,直到初三。江南和我同桌的第一天,我一直捧着一本数学题典。江南收拾书包走过来时,先把两本…  相似文献   

6.
她十五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边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个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地上班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一点点地刺了个遍。她不明白,难道父亲的离去在母亲心里竟然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相似文献   

7.
她十五岁那年,父亲死于一场车祸。家里塌了半边天,她的心也完全塌了。从小她就是父亲最宠爱的宝贝,可是幸福到此戛然而止。那个沉闷的夏天,她封闭了自己,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她看着母亲依然衣着光鲜地上班下班,和别人谈笑自如,心就像被针尖一点点地刺了个遍。她不明白,难道父亲的离去在母亲心里竟然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相似文献   

8.
削苹果     
母亲很喜欢吃水果,可是像我们家以前那条件,昂贵的水果想一想都是奢望。这些年生活条件好多了,母亲一年四季都能吃上苹果了。每次我回家,母亲都会拿出又红又大的苹果,仔细地削了皮给我吃,然后坐在一边含笑看着我。我把母亲装苹果的袋子拎出来,赞叹道:"娘,这苹果真好。"父亲在一旁插话:"好个啥?那是她把烂的都吃光了。"我一怔。母亲瞪父亲  相似文献   

9.
母亲的姓名     
时常给家里写信,总是习惯在信封上收件入的位置写上父亲的姓名,以至天长日久,把母亲的姓名给淡漠了。前一段时间,父亲出远门,当我写完家信在信封上有些陌生地写上母亲的姓名时,忽然,我的。心一阵颤动。呀!母亲的姓名好美好美。听心理学家说过,当一位青年男子看见漂亮的年轻女子时,瞳孔会放大,此时信封上母亲的姓名对于我来说,就似一位年轻漂亮女子,轻盈地向我走来。记忆,从心的深处层层浮起,我有些潮湿的目光,离开了这张书写过无数回父亲姓名的信封。母亲年轻过,也美丽过。母亲慈祥的姓名上,飘满了晨起的烟雾。她常用双手…  相似文献   

10.
母亲(散文)     
父亲,他走了。身后留下了母亲、我和弟弟。在父亲睡去的那天,在蒙蒙的泪眼中,我看到母亲哭得很伤心,以至于有许多乡邻都来劝她,劝得这些人  相似文献   

11.
<正>爱从来都不是证明题。提起笔来,一时竟不知从何写起,大抵是觉得母女之情太细碎平常,便只能道出那些深深浅浅的回忆。我总是在闲暇时看着母亲,想从她的身上抓住点什么。我能感受到,那黝黑的眼眸里浓浓的爱意。厚重的蝉鸣声铺天盖地地袭来,云朵似浸了墨的棉花,在天空略微沾湿,便晕开了墨色。  相似文献   

12.
复杂的必要     
<正>母亲去世十年后的那个清明节,我和父亲和妹妹去寻过她的坟。母亲去得突然,且在中年。那时我坐在轮椅上正惶然不知要向哪儿去,妹妹还在读小学,父亲独自送母亲下了葬。巨大的灾难让我们在十年中都不敢提起她,甚至把墙上她的照片也收起来,总看着她和总让她看着我们,都受不了。才知道越大的悲痛越是无言:没有一句关于她的话是恰当的,没有一个关于她的字不是恐怖的。  相似文献   

13.
仰望天空     
<正>遥远的地平线上横卧着一抹金黄,仿佛是宣纸上无意间落下的一点,慢慢洇开,水波似的荡漾开去,然后在平静的水面上留下一串涟漪。天空中各色的云彩纷至沓来,一眼望去,数不尽的绚烂弥漫于天际,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又带着西方古典式的肃穆。一切都那么美好,而我却只能看着,看着它不停地流逝……这是我最后一次仰望天空了,从今以后,我将迎风奔跑。  相似文献   

14.
我渴望父爱     
从我记事起,身边只有母亲。在家里的相册中,也总找不到父亲的身影……从幼儿园到小学,每当上学或放学,别的孩子都有父亲接送。看着他们拉着父亲粗大的手,或靠在父亲宽厚的背上时,我是多么羡慕啊,多么希望我也能像他们一样!但是现实总让我不解,父亲,你在哪里啊?回到家,母亲早已准备好了丰盛的晚餐,而我却并不显得快乐,原因自然是餐桌旁总是少一个“人”。用餐时,我几乎都不说话。母亲似乎也知道我心里想什么,只是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有时,母亲因工作忙常不能回家,而我则会习惯性地拿出母亲买好的方便面来煮。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我…  相似文献   

15.
母亲     
母亲坟头的小草,枯了几次,又青了几次,我已记不清了。然而,我却清楚地记得母亲那双粗糙的手。小时候,母亲总爱用她的手抚着我的头,久久地注视着我,好像在说:“快快长大吧,孩子。”那时,我总是天真地看着母亲,看着她那双只属于农村妇女的大手。上小学了,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每天都要为我整理好书包,而且经常为我洗衣、缝补,让我的童年充满了欢乐。有一次,我捧回一张奖状,母亲很高兴,亲手给我绣了一个让三个哥哥和一个姐姐都非常羡慕的笔套子,这让我炫耀到一直读完了小学。  相似文献   

16.
爱的桅子花     
我的少女时代,天空总是灰蒙蒙的压抑。战乱、危机、恐慌充斥着这狭小的世界。我的父亲是一位电脑公司的小职员,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而疲于奔命,出多归少。母亲生了五个孩子,在无尽的家务和操劳中快速地老了下去,她曾经舒展光洁的额,  相似文献   

17.
关于母亲     
我的母亲六岁那年,我是个整天只知道光着膀子和人打架的坏小子。村里和我一般大的小孩都被我一一挑落马下,对我俯首称臣。村里的一些妇女经常“光顾”我家,而她们的身后往往是她们被我打哭的孩子。与她们的怒脸不同,母亲总是满脸堆笑赔不是,承诺一定好好教训我。看着母亲在人家面前唯唯诺诺的样子我总是不理解:母亲应该趾高气扬地训斥她们才对啊,难道她不知道是我赢了吗!妇女和她背后的孩子走后,我总是免不了一顿打。母亲扒掉我的裤子,用她的鞋底或扫帚在我的屁股上狠狠地抽,边抽边咬牙切齿地说:“叫你惹事!下次还敢吗?”我真的不理解。我打…  相似文献   

18.
我小时候,家里很穷。父亲哥儿两个,我六岁那年,老叔结婚,父亲被迫搬出去住,连房子都是借的。穷人的天空都是灰白的,带着一丝腐烂的气息。我记忆中蜷缩的炕头,昏暗的油灯……它们在我脑海中深深地扎根。我的曾祖母那时还在世,分家那会儿,她正赶上身染重病,她的下巴鼓鼓地伸在脸的外边,脖子异样地粗大,后来我才知道那是缺碘引起的。她很喜欢我的母亲,一直和我们在一起,母亲精心地伺候她,这家惟一的营养品是那两只老母鸡下的蛋……我喜欢在老母鸡的咯咯叫声后把还热乎着的鸡蛋捡回来递给母亲,而母亲却总怪我,说小孩子的手没准儿,怕把鸡蛋弄打了…  相似文献   

19.
千歧门     
(接上期)我的父亲是铸剑名师,武艺超群。他总是默默站在铸炉边望着炽红的兵刃满脸严肃,而一旁的母亲此时看着父亲脸上坚毅的弧线,不可救药地陷入迷恋。  相似文献   

20.
泡桐情     
身处异乡的我,总挥不去对亲人的眷恋。每当思念亲人时,我禁不住一次又一次地打开床头那只装满泡桐花的小木盒。看着那些熟悉的小花,就仿佛看到了母亲熟悉的身影、和蔼的笑容,于是那份温馨就会带走我所有的忧愁。一小时候的我是母亲的“心肝”,她什么都依我。看着小伙伴们漂亮的小发辫,我总爱缠着母亲,让她也把我的头发编成许多小辫儿,然后再用红线扎起来。而母亲给我的每一次精心打扮,都是在我家门前的那棵泡桐树下完成的。春天,泡桐树开花了,那些夹在叶中的密密麻麻的泡桐花如同水中芙蓉,略带羞涩,直叫人陶醉。于是,我开始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