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和途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特点和途径初探杨小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国民经济的重大战略之一,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核心。不发达地区经济作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2.
主导产业部门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经济发展的驱动轮。主导产业是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向高层转换与升级的主要载体与通道,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阐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必要性,以及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选择应关注的重点,并指出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培育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江西省实施了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是工程建设中涉及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内容.作为我国中部欠发达省份,江西省通过科技管理观念、体质、机制和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实现了科技创新人才从净流出转变为净流入,其做法与经验为我国其他欠发达地区走出人才流失的困局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由于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缓慢。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欠发达地区只有从观念、体制、结构、增长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创新,构建良好的信用环境,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促进该地区金融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倪建彬 《软科学》1996,11(3):20-22,24
<正>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相似文献   

6.
谷健  潘殿芝  梁劲峰  浦琳 《现代情报》2006,26(1):180-181,184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欠发达地区知识产权工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刘宗权 《软科学》1997,11(4):19-21
科教兴商——现代商贸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宗权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要求,强调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归根到底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关键是要抓好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8.
罗祖恩 《中国科技信息》2006,(17):264-264,267
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和争夺的战略制高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必须优化科技创新的环境,着力提高创新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从资源消耗型经济向资源节约型经济转变,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以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增长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增长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提高中西部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中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对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全国资源配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中西部与东部地区之比较分析了中西部存在差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将区域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三者纳入区域经济研究框架下,把创新分为本地创新和周边地区创新,利用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结合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探讨地区创新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进而使得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创新能力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因素,产业结构优化是创新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中间传导环节,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贡献更大;同时区域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关系。打破区域壁垒,加强区域间尤其是邻近地区的交流与合作,对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在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湘西民族欠发达地区,要摆脱农业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技术性后发劣势和制度性后发劣势状况,并提出了走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是一条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2.
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为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今后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一是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不仅适合于工业,同样也适合于农业。近年来经济发达地区的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石秀梅 《今日科苑》2009,(18):98-98
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石油销售企业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必须遵循的指导方针,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全新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推进石油销售企业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 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为主向集约经营为主的根本转变,作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这篇大文章,是“九五”和到2010年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核心内容和主要课题。实施这个战略转变,必须正确认识科技进步与增长方式的内在联系,首先要实现工作着力点的自觉转移,大力推动科技进步。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与科技进步的关系 经济增长方式是指由于生产要素的组合和使用方式不同而决定经济增长的一定形式。按照不同的衡量方式  相似文献   

15.
浅议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后果及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特征,运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两个关键;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相似文献   

16.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提出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方针政策,至今也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但与国际上先进国家相比较,我国经济仍表现为比较粗放型的增长特征。分析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状及其难点和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些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对如何改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提出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7.
借助引入区域研发联盟变量的内生增长模型,本文探讨了区域研发联盟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联系。理论分析发现,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可以通过构建区域研发联盟的方式提前达成。尽管在知识存量水平较低时,自主创新得不偿失,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负面的,只有知识存量积累到一定水平,自主创新才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但区域研发联盟作为自主创新的载体,在知识存量水平尚不足以支撑创新驱动的区域经济增长时,可以通过创新主体在区域层面上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提升创新能力,改善创新绩效,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一命题也得到了长三角地区纺织行业相关数据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8.
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于天义,黄秀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提出,要把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这是今后15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必须贯彻执行的一条重要方针。本文旨在对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尽快...  相似文献   

19.
基于1993-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地方政府竞争、FDI与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且对东部地区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强于中西部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FDI对经济转型的促进效应有所增强.但在财政分权背景下,地方政府通过直接或间接干预外商直接投资,阻碍了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规模引进外资,通过引入国际低端制造业,极大地促进了苏州经济的发展,由外资带动而发展起来的地区制造业,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但这种经济增长模式隐含着许多不合理性,由于其发展的惯性作用,从长期看,其正面作用将逐渐下降,其负面作用也将日益突出。一个地区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要通过改变其增长方式,逐步将这种增长模式转变到先进制造业上来。通过对苏州地区FDI研发本地化对低端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型动力的实例剖析,寻找低端制造业增长模式向先进制造业增长模式转变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