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备式一循环摇臂理全身动作: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前视,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稍用意想着脐腹部。然后以腰为轴,用两肩带动双臂前后甩动,同时双手掌心向内拍打腰腹部(用力要以舒适为度),拍打一次为1个节拍,共做2个或4个八拍(在后面第一节至第八节的各节动作均可做2个或4个八拍,做完之后都重复做这一动作2个八拍)。作用:全身放松,拍打腰腹部,使腹腔内的组织得到适度的震颤,对丹田、命门、两肾及下腹部的内部组织很有益处,对前列腺疾病、妇女盆腔疾病及腹部其他疾病有较好的调节作用。预备式二抖手颤身舒筋骨…  相似文献   

2.
第一节跳跃颤身动作:自然站立,全身放松,双目前视,呼吸自然,然后在原地双脚同时跳起一点后下落,此时全身的皮肉筋骨都在放松的状态下一起一落地颤动,跳起1次为1拍,共做2个或4个8拍(在以下各节动作做完以后都重复做这节动作1个或2个8拍)。作用:全身放松震颤有助于疏通经络和调理周身气血运行,对全身经络和体内各脏腑组织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对全身的骨骼也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第二节拍打腰腹动作:两脚分立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双目前视,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稍用意想着脐腹部,然后以腰为轴转动上身,用两肩带动双臂前后甩动…  相似文献   

3.
叶华强 《健身科学》2005,(12):33-34
第一节双手下按动作:两脚分立比肩稍宽,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微张并稍向前翘起,掌心向下,双目前视,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稍用意想着脐腹部,然后,稍微调整姿势把身体重心移到右脚,把左脚脚跟稍微提起成为虚步状态,之后开始做动作:双手曲臂上提到两肋后双掌逐渐用内力下按(见图),双掌下按的同时双脚五趾微张并踏地(左脚是点地)平实、头上顶,意想自己呈顶天立地的姿态;稍停,再做曲臂上提和双掌下按的动作。如此,一次曲臂——下按为二个节拍,重复这一动作二个八拍后把身体的重心移到左脚,使右脚脚跟提起成为虚步状态,继续做曲臂上提和双掌下按的动作…  相似文献   

4.
预备动作:取站势,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心贴两大腿,两眼微闭,人静放松,想象自己的两脚如两根通天大柱,屹立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面带微笑,静站几分钟。  相似文献   

5.
一、立定跳远的规范动作 全身放松,两脚开立与肩同宽,预备摆臂,身体半蹲,两臂上摆,脚尖蹬离地面,腾空展体,收腹,伸腿,落地,两臂积极前伸。  相似文献   

6.
(1)预备势。全身直立,双腿分开,两臂置于体侧,双手自然放松下垂,两脚之间距离与肩同宽。全身各部肌肉放松,目光平视前方,排除一切杂念,思想入静。(2)深呼吸。先吸后呼。吸气时,双脚略提后踵(即自然抬起脚跟),用鼻深吸气,使小腹鼓起;呼气即吐气时,小腹微收,脚跟(大钟穴)落地。循上述呼、  相似文献   

7.
第一段 1.预备式 2.起式 3.左劈掌 4.右劈掌 5.左劈拳 6.右劈拳 7.跟步主崩拳 8.跟步右崩拳 9.进步钻拳 10.右炮拳 11.左抱拳 12.右横拳13.左横拳1.预备式 面向左前方并步站立,两脚尖略外展;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里贴靠于大腿外侧;两眼平视前方(图1、2 侧面)。 [要点] 头上顶,项竖直,下领微收,精神贯注.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1)接上式,上体略向右转;同时左脚尖呈扣,右脚不变;目平视前方。 (2)上体与两脚不变.两前臂外旅,由身体两侧向前、向上托起,掌心朝上,高与肩平;目视两掌…  相似文献   

8.
立定跳远技术由预备姿势、起跳、腾空和落地相互联系的四个部分构成。正确的发力顺序和双臂配合用力是构成立定跳远技术的要素。下面就谈谈立定跳远各技术环节的辅助练习方法,供同行参考。一、预备姿势预备姿势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习惯和舒适程度来选择两脚之间的距离。因为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而不能强求一致。下列三种预备姿势供练习时选择:1.两脚稍分开,膝关节微屈,上体前倾,两臂屈肘于体后。2.两腿于肩同宽,两脚平行,脚尖稍内扣,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头部随上体前倾或稍抬起,颈背放松,两臂自然垂于体侧。3.两腿…  相似文献   

9.
第二组秋果弯枝 一、练习方法1.站姿开始【动作】两脚并步,两腿自然伸直站立,身体正直,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指尖向下,掌心均向里,目视正前方(图11)。【要点】要全身放松,姿势自然,平心静气,呼吸调均,鼻呼鼻吸,意识集中于丹田位置。【要求】接上组动作“收势还原”开始接做下个动作。  相似文献   

10.
预备式两腿直立,两臂自然下垂,掌心靠腿外侧;身躯端正,下颌微歙,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平视前方(图1)。第一段1、开门式  相似文献   

11.
《中华武术》2006,(4):5-14
预备式 动作1 身体自然直立,两臂自然下垂,两掌轻贴大腿外侧,两脚并拢,成并立步;头宜正直,下颏内收,口微开;精神集中;眼向前平视(图01)。  相似文献   

12.
舞蹈操     
全操共分八节,每节四个八拍: 第一节:上肢运动预备:立正 1左脚向前一脚尖步。两脚稍屈膝,两臂弧形下垂于体前,手心向上(稍向内)体稍前倾,眼看手。 2右脚向前一脚尖步,两腿稍屈膝,两臂保持弧形前平举。稍低于肩,掌心向内,手指相对,体前倾,背稍后凸、低头。臂屈肘自然前后摆动。 4右腿前点地。左腿屈膝:两体经臂前交叉成左手下举掌心向上,右手斜上举,掌心向上。 5-8同1-4,但方向相反。要求:两臂摆动轻松自然,腿后踢高些,有弹性。  相似文献   

13.
腰椎弯曲,可以有针对性地采用康复锻炼的方法逐步恢复,下面3组动作每天锻炼2~3次,每次锻炼3~5组,坚持一个月,会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顶天立地】这个动作曾在本刊多次提及,我个人认为十分重要也十分好用,许多练习过这个动作的人都有同感,所以请大家不要忽视,即使是健康的情况下常练习,也会有十分大的益处。动作:自然站立(两脚与肩同宽)、平坐或者仰卧均可,呼吸自然,全身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者双手扶着固定物,双目微闭,呼吸自然,全身放松,稍用意想着脐腹部。然后逐步使身体越站越直,头向上顶,双脚踏地如树生根,整个机体越站越有劲,同时脚…  相似文献   

14.
降压保健操     
[1]先自然站立,然后两臂屈肘,两手掌贴后项部,两手先成"八"字型,然后沿着"八"字的延长线来回擦,每次擦个来回,擦100次左右.或坐在椅子或沙发上,正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双手手掌放于大腿上.膝关节呈90度角,两足分开与肩同宽,全身肌肉放松.呼吸均匀. [2]做完上述动作后,再两腿分开,两臂自然下垂,这时,手掌相对,间隔与肩同宽,四指并拢两臂前后甩至45度,还原后重新做,一直做500次左右.或两手按揉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处凹陷中),顺时针旋转,一周为一拍,约做32拍.按揉太阳穴,可起到疏风解表、清脑明目、缓解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预备(胸向南方)身体直立,两脚并拢,脚尖向前;两臂自然下垂,左手持剑,剑尖向上,剑身竖直;精神集中,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眼平视前方(图1)。起势①身体重心(以下简写重心)移至右腿,左脚向左分开半步,两脚宽与肩同;右手成剑指,两臂慢慢向前平举,高与肩平,两手与肩同宽,手心均向下,肘部微屈沉,剑身置于左臂下,继而上体微右转,重心移至右腿,屈膝坐膀(坐身),左脚收至右脚内侧,成丁虚步;同时,两手向右划弧至体右侧,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剑尖斜向左下方;眼看右手剑指(图2、3、4)。②上体左转(胸向东),左脚向左前方上步,成左寻步,右腿自然蹬伸,脚跟第…  相似文献   

16.
①身体自然直立,悬顶(头微上项),竖项,沉肩垂肘,提胸拔背,下颏微内收,敛臀收腹,两脚跟相触,脚尖稍外撇;两臂垂于体两侧,左手持剑,剑与身体稍拉开距离,剑身竖直,剑尖向上,剑身不要触及胳膊,右手成剑指;全身放松,呼吸自然,精神集中;眼平视前方(胸向南)(图1)。  相似文献   

17.
八、请三贤【口诀】自家琼浆自家酒,自药自饮自长生。【预备式】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舌抵上腭,松静站立,自然呼吸。【动作】右手拇指按廉泉穴,食指按承浆穴、中指按人中穴反复揉按48次,如图8-1;再换左手以同样动作要领,重复相同动作48次后收功。【要求】穴位要找准,揉按之后要出口水并将口水咽下。九、揉球【口诀】五行合一阴阳平,胜似南极老仙翁。【预备式】两脚平行,略宽于肩,含胸拔背,松腰裹臀,双膝稍弯曲,全身放松,气沉丹田;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相对,于腹前约10公分处形成抱球姿势,如图9-1。【动作】两手随同腰胯膝转动,左手由上向后向…  相似文献   

18.
阿豪 《武当》2009,(2):8
预备式:两脚分开,间距与肩与肩同宽,平行站立,全身放松,虚灵顶劲,舌抵上腭,呼吸均匀,静站2分钟。然后两手慢慢抬起,十指相对,掌心向上置于腹前。反复3次,每次呼气下降时意守丹田。  相似文献   

19.
孙式太极拳图解(1~9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1式起式动作1:身体直立,两手下垂,两房放松;两脚尖分开90度;眼向前平视,心静,稍停(图1)。动作2:右脚尖翘起,用脚跟做轴半面向左转与左足成45度;同时身体稍左转,面向左斜前方;眼平视(图2)。要点:全身放松,塌腰,但不可僵挺,舌顶上颚,呼吸要自然。第...  相似文献   

20.
<正> 拍打按摩功一、击背打肩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手垂于体侧,眼平视前方。随着腰身左右自然晃动,两手同时摆起。先以左手屈臂摆至身后,以手背拍击右侧后背;右手屈臂摆至左肩上,以掌心拍打左肩部。两手同时完成击打动作后,不停,随即松放两臂,再以左手绕经体前屈臂上摆,用掌心拍打右肩部;右手同时向右,向后,屈臂上摆,以手背击打左背部。左右各击拍12—18次。要点:自然呼吸,动作轻松连贯,击拍富于弹力,但不可过猛。肩部拍打点应落在肩窝处;背部击打点应逐渐能做到以手背触及后背肩胛骨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