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河西学院学报》2016,(4):17-23
裕固族传统社会中的藏传佛教教育通过寺院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起到了文化传承、道德教化和群体凝聚的作用。随着现代教育的普及、大众传媒和通讯影响以及民族文化交流加深,传统的宗教教育功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关注这一变化,积极探索现代化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途径是实现民族文化现代调适的必要准备。  相似文献   

2.
宗教是人类社会中独特的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现象,同时,宗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内容繁杂的宗教文化。宗教与宗教文化将长期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们要科学地对待宗教和宗教文化,积极引导宗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相适应。要充分发挥宗教在促进社会主义大繁荣大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宗教观和无神论教育,积极研究和发掘宗教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减少、抑制其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藏传佛教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形成了固有的生存模式;然而,全球宗教的世俗化必然波及沉寂千年的藏传佛教文化系统。本文从宗教道德、宗教情感、以及宗教信仰形式等几个方面分析了世俗化发展的藏传佛教,立足文化的角度探讨藏传佛教社会功能的变迁。  相似文献   

4.
宗教的诠释:安多区域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多藏区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体民族、藏文化为主体文化的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共存,多种宗教信仰共生的"众神狂欢之地"。各种宗教通过与世俗、社区权利的交换和结合,规定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体系与文化传承,致使该区域文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表明,宗教在安多区域文化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并通过门宦制、经堂教育、藏传佛教寺院教育等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宗教都是人类历史长期积淀的古老文化。尽管宗教与体育在人的身心统一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但体育在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宗教的各种影响,与宗教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至今还在深刻地影响和作用着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生活在雪域高原信仰藏传佛教的西藏民族,其宗教朝圣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西方体育文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各自鲜明的体育文化特征,西方古代社会是一个宗教社会,体育意识的表现为人格欢乐,体现了人格意识与社会道德,理性与非理性的斗争.而中国古代体育文化则表现为礼仪这个主题,具有善良、审美理想与宗教意识的宽大心灵.  相似文献   

7.
甘南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且以藏传佛教为主、宗教多元化、信教群众为数甚多又相对集中的民族聚居区。民族宗教和谐与否关系到地区稳定与社会和谐。结合宗教在该地区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及特点,认识宗教问题的复杂性及对如何促进地区宗教和谐进行探讨,是维护甘南地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关键问题之一。求同存异,发挥宗教文化与宗教界人士的积极作用,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达到宗教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阿坝藏区为中国藏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宗教在阿坝藏区有着深刻的影响和漫长的发展历史,在这片土地上,藏传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原始宗教等多种宗教并存。宗教在阿坝藏区已成为当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绝大多数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着重探讨宗教文化,以及云南藏区宗教文化历史及现状,在云南藏区“香格里拉”的旅游事业中,如何合理地利用东巴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为迪庆旅游事业的发展服务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闽南民间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闽南地区有着丰富而神秘的民间宗教文化,这是一种非常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对该地区民众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闽南地区民间宗教文化的基本特点作一探索,以从整体和宏观层面上理解、把握闽南民间宗教文化的地位与功能。  相似文献   

11.
论藏族的宗教信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民族宗教信仰,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信仰形式丰富多彩。藏民族信仰的宗教有两种,即藏传佛教和苯教。分析了藏民族宗教信仰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形成的尊师性、仪式性以及习俗性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2.
聋人身份认同是聋人,包括重听人士对其群体文化以及自己聋人身份的承认,其发展受到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交流方式、听力损失的时间与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藏族聋人身份认同的发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藏传佛教的宗教价值观;文章从藏传佛教的人生观、生命观以及道德观三个方面入手,深入分析了这些宗教价值观对藏族聋人身份认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少数民族地区家庭、社会、宗教场所都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尤其是婚礼作为嘉绒藏族人生礼仪的重要部分,透过其中宗教活动的分析才能获得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显著价值,才有可能在其本土文化基础上构建更有生命力的教育形式。
Abstract:
In ethnic minority regions,the influence of family,society and religious site on education can never be neglected.Wedding is an important rite in the life of Gyalrong Tibetans.Analysis of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weddings,we can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inheriting Tibetan culture and construct more vital forms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its local culture.  相似文献   

14.
滇越瑶族崇信"万物有灵",并道教经义和佛教教规为核心,又结合本民族原始宗教及伦理道德,发展成具有个性名称和用途十分繁杂的瑶族宗教经籍。度戒是瑶族男子的成年礼,既是瑶族男子度戒入教仪式,又是其宗教以沿袭的传承形式,是瑶族社会生活中的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重要内容。滇越瑶族宗教活动,受道教和佛教的影响,除崇奉的神祗大体相同外,使用的法器与道教无甚差别,对滇越瑶族宗教的教义和活动调查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发扬光大滇越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5.
热贡土族地区与其他的土族分布区域相比,因为特殊的历史、地理原因在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和人口迁移之后,呈现出特殊的人文环境。这种特殊性尤为表现在当地民众的宗教信仰观念当中。他们以藏传佛教为主要的信仰对象,但在群体的信仰中又不乏历史所残留的其它的信仰遗迹。这些多样的宗教信仰在民众的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迥异的社会作用。本文试图从当地民众的个体和群体的信仰行为和民俗活动现象入手,探讨每种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在热贡土族的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塔尔寺六族在历史上以藏传佛教格鲁派为其主流宗教信仰,兼及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六族信仰呈现出多元化、世俗性的特征,本文调查塔尔寺六族主流宗教信仰,汉文化影响下的道教信仰,民间信仰及民间禁忌等信仰现状,借以对河湟地区藏族社会的宗教信仰做一概貌性展示。  相似文献   

17.
宋代香料与宗教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宋代.香料在佛教、道教、祭祀天地祖先等宗教活动中使用尤盛,已进入当时社会宗教活动的诸多方面,被赋予了一定的宗教功能,既丰富了当时社会宗教生活,又增添了当时宗教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是中国宗教法获得长足发展的时期,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多种法律法规,从法律上对当时的宗教现象和宗教生活进行了概括和界定。不管是对正统的佛教、道教、儒学以及基督教等,还是对民间信仰都在法律上给予一定地位,使得这一时期的中国各宗教获得了应有的承认。民国时期的宗教立法对当时社会具有多方面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为藏传佛教最为神秘也最为精致的一种艺术形式——坛城沙画以其构图严谨、色彩丰富和制成之后付之东流的特点而富含深刻的宗教意义。通过对坛城沙画的起源、发展、成型及其制作工艺等的分析从,就其宗教色彩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其所蕴含的"一沙一世界"的宗教哲学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