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有人认为: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天经地义,不容代替。应该承认,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等。可是当把七十名学生的作文收上来,往前面一摆,我常觉得,它们像一座大山,于是我便每灭挖山不止。愚公移山,尚且感动了上帝,派了个神仙把这座山搬走了,可我面前这座山搬去又搬回,非到退休那一天方能有尽头。最遗憾的是,越是中下等生越是对老师不辞辛劳的移山行为无动于衷。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批语,他们常常连看都不看,接到刚发下来的作文本,往书包里随便一塞了事,虽然有些学生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这次作文批语上,明明写着过渡不自然,他下篇作文照旧过渡不自然。教师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究其原因是教师的改与学生的学脱了节,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作文批改只是教师的“单边活动”,从实践中我认识到:这种置学生于一旁,教师单纯的书面批改,即使是红字满篇,对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独立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事倍功半的。  相似文献   

2.
殷会荻 《现代教学》2005,(12):41-42
有人说,语文教师的工作中,最烦最累的活儿莫过于批改作文,更令人烦恼的是,教师劳心劳力批改的作文学生往往看也不看,一扔了事。我却觉得,换一种思路和方式去批改学生的作文,让老师单向的“评判”变成师生双向的交流,“苦事”也会变得乐趣无穷。  相似文献   

3.
黄雪飞 《现代语文》2007,(3):115-116
多年来,我们一直遵循着批改、讲评这一模式来批改作文,教师的眉批、总批字斟句酌,对学生的错别字、病旬修改包办代替。这样的评价导致了学生把文章誉写完就万事大吉了。批改后发下作文,他们关心的也只是得了几分,至于老师改了哪些地方,写了什么评语,应如何改都是无关紧要的。显然,这样的批改收效甚微。这种没有反馈的一次性评价方法,不仅劳而无功,而且挫伤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改革教师"一统天下"的作文批改模式,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把作文批改看成是作者份内的事,让他们在作文批改中动脑动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作文批改中,学生对老师批改的作文似乎比较“冷漠”,若无其事。如何扭转作文批改的被动局面,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探讨了一种作文批改的“互动模式”。即在作文批改中,形成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多向促动关系,使作文批改臻于学生自主操作的范式。下面将我在教学中的实践过程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6.
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面面俱到,既对学生作文中细微的优点和小小的进步进行细致的评,也不忘记修改诸如用错标点符号、誊写格式有误等。实践证明这种保姆式的细批细改的批改方法并不能实现教师批和学生改的互动,不能有效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作文批改的效果也就大大打了折扣。我在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语文老师和学生的关注,在作文教学中作文批改又是一个重要环节。一般意义上说,学生通过作文批改这一环节能知道自己作文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以后能扬长避短。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仅仅是教师批改,学生收效甚微,作文批改的创新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当前中学生缺乏作文兴趣和厌烦作文的心理,从改革作文批改这一角度切入,分析了形成这一心理的原因,探索了扭转这一局面的过程和方法,论述了实施“过程”和“方法”的科学性,总结了实施批改改革的多面效应。  相似文献   

9.
作文批改的惯例,一般都是老师精心批改。一篇作文不光有总批,还有眉批。甚至对篇中的字、词、句、标点也作精心的筛减,花去了很多时间。但发下去之后。有的学生连看也不看,下次作文依然我行我素。这种传统的批改方法,对老师来说是吃力不讨好,对学生也没有多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些教师批改作文后不做讲评,直接把作文发下去让学生自己看评语就算完事了,缺少信息反馈。如何做好小学作文评改的信息反馈?我认为,在作文评改时,可以尝试以下两种交流和反馈的方式。1.教师评改式这是第一种作文评改方式,即教师评改,然后师生交流、反馈。教师批改之后,如果缺少师生交流和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与学生心灵对话的环节,教师应在作文批改中体现对学生的尊重,而不是仅仅注意作文的技巧,充分发挥批改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有些教师认为作文批改量大,花费时间多,出力不讨好;也有的教师认为,好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所以,不愿意在批改作文上面下功夫。实际上,写好作文批语也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作文批改一直是个令语文老师头痛的大问题,怎样才能探讨出一个既能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又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办法呢?这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在过去的作文批改中,老师勤勤恳恳地批改作文,主要针对的是稳重的字、词、句、层次结构、中心等去批改,所以形成了老一套的批改模式:语句通顺、层次清楚、中心明确、书写工整。随着作文教学的改革,批改的方式也有过去的单纯的教师批改,逐渐转向以学生批改为主。教师点评的方式,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分析能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达不到预期的  相似文献   

14.
一、研究作文教学,从僵化中突破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老师命题,学生作文。学生常为无材料可写而苦恼,又常为写俗套作文感到枯燥。教师苦干作文批改,负担沉重,加上批改方法陈旧,多处于应付的局面,仅满足于每学期改几次作文好交差。[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在中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既能保证实效又能减轻教师的负担,一直是大家关心的问题,本文从建立投影快速批改作文的模式、过程、作用几方面探讨了投影快速批改作文这一中小学作文教学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吴西羊 《陕西教育》2007,(1):112-113
作文批改是指导学生作文的继续和延伸,对学生习作进行精批细改,也是作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精批细改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效果。作文批改一般应做到三看、五批、四改。兰看即看思想、看能力、看实效,五批即眉批、行批、段批、总批,四改即调、换、减、增。  相似文献   

17.
在说这个话题之前,我想先来纠正或者说确定一种说法,改变一种视角。历来都说“批改作文”或者“作文批改”,我觉得有必要在“作文”和“批改”之间强调“学生”一词。“批改作文”或“作文批改”是一种只见文本或者说以文为本的视角。而“批改学生作文”是既见文本,更见作者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从教多年,批阅过大量的学生习作,对待作文教学积累了自己的一点经验。为了抛砖引玉,我谈一下浅见。1.作文批改要求实效。这是作文批改指导思想。讲求实效对学生作文实际情况应当了然于胸,学生每次作文批改,一定要结合实际,明确提出批改要求。一般说来,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提出,一是思想内容,二是学生的能力反映,三是文学表达功夫。  相似文献   

19.
姜华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3):98-98,100
作文批改应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批改一定要认真,发现亮点,投入感情。  相似文献   

20.
吴翊鹏 《考试周刊》2012,(85):56-57
作文教学一直是让老师和学生头疼的问题,而这一问题的中心就是如何让学生写出一篇令人满意的作文来,这当中指导写作固然是个关键,但有效地批改作文则是激励学生写作的动力。作者就如何批改作文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