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有一位女孩向同学们不停地抱怨老板的不是。女孩说,那老板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夫人,经常指责她这做得不好,那做得不对。女孩跟她聊天,她说女孩的法语发音不准。女孩说的那位法国老夫人,是个因体胖而行动不便的老人,她的女儿在上海的一家公司工作,女儿为了照顾老夫人,把她从法国接到上海,然后雇了能讲法语的女大学生做保姆。但许多女大学生都在这位苛刻的法国老夫人面前败下阵来,有的不辞而别,有的不能忍受老  相似文献   

2.
美丽的法语     
《留学生》2007,(3)
第一次听到用"美丽"来形容一种语言时,我当时觉得有点搞笑而且怪异。最早听说把法语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的,来源于都德的《最后一课》。确切的来源虽无可考证,但当初把"法语"与"美丽"相结合的人,绝对是个天才。就凭这份天才,让法语带上"选美冠军"的称号也无可厚非了。可对于我,第一次听法语,还是在当初筹划出国、写留学计划以备签证的时候。看到人人都有这么一句(le francais est la plus belle langue du monde),我也就照葫芦画瓢,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学法语的恐惧,再加上法语学院那几个老先生的"乡土法语",不但没让我觉得法语之美,反而失了几份好感。真正体会到法语之美,还是来到法国之后。第一年在语言学校学法语的时候,教我们的是一位典型而传统的法国中年女老师Isabelle。Isabelle对法语的热爱,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管上课还是日常交流,她绝不讲半句英语,而且,只要她在场,也不许我们讲自己的语言。她说那样不利于学习法语。她讲课,不用教材,天天带着我们玩游戏、背诗歌、听音乐,再不就是角色表演。Isabelle一直把法语比作音乐。她说讲法语就像  相似文献   

3.
巩晓莉 《小读者》2013,(1):61-61
法国:学会说“不” 历史上盛产思想家和哲学家的法国,考试的作文题也充满哲学味。2012年6月7日,法语学习机构“法语法国”就讨巧地在微博上发布了法国“高考”作文题:1.欲望是否可以在现实中得到满足?2.人们是否可以摆脱成见?3.“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有一个确切的答案?4.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事实上,法国“高考”作文题根据学科不同而出题的方向也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哪一科,哲学都是必修课,哲学作文也是毕业会考的必考内容。法国教育系统设置哲学课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学会如何架构文章逻辑性、分析题目的同时,会对周围司空见惯的现象说“不”。  相似文献   

4.
<正>这个月我被分配在二年级Loouise班级,这个班级由外教法国老师Amy和英语老师Loouise共同管理,每人半天课程。一、关于外教课的观察和思考Amy是正宗的法国女人,在她主持的半天课堂里,授课除了朴实无华全程使用法语外,我发现各个班级的法语老师们都还担任了艺术课和体育课。这让我感到,国外重视外语的程度比我想像的还要重视。从时间上看,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他们的授课时间跟英语授课时间都是对等的。从形  相似文献   

5.
法国总统密特朗晚年曾和友人谈到他的女儿玛扎琳:"你知道吗,她高中会考的哲学分数是16分!"老总统非常骄傲地感叹:"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高的哲学分数!"法国学校是20分制,16分相当于中国学校的80分。玛扎琳在老父过世后,成为年轻的法国作家。我曾经在公众场合被法国人质问:  相似文献   

6.
足球界的巴西人成为“语言天才”的原因很简单:由于他们中的很多人正在或曾经有过出国踢球的经历,融入欧洲文化圈的他们很快就掌握了所在国的语言。两年前来到法国里昂队时,埃德米尔森花了3个月的时间,通过上法语强化班掌握了这门“最优美的语言”。埃德米尔森学习法语的动力是她好学的妻子Simeia,她比丈夫更早学会了法语:现在,埃德米尔森与妻子间的交流更多地是通过法语而非母语葡语  相似文献   

7.
《留学生》2006,(11)
当初,一个高中的女同学去了法国,让我羡慕不已。法国,那个浪漫又富有艺术气息的国度,有哪个女孩子不向往呢。于是,盼望有一天能去法国走一走,看看真的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凯旋门,到香榭里舍大街去溜达溜达。这些梦想像星星一样在我脑子里闪着光,于是法国也就成了我一个美丽的梦。真正促使我下决心去法国留学,是在我了解法国先进的教学水平之后。毕竟,从最务实的角度来分析,我深知,能学到知识才是生存最基本的需要。为了学习法语,我辞去了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走出公司的那一刻,心里沉甸甸的,有种破釜沉舟的悲壮。在法国的那位女同学写来很多邮件,不断告诫我要慎重考虑。她说,她是因为在国内过得不好,才拼命想去国外镀镀金,  相似文献   

8.
2002年冬,我们全家移民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定居下来的当晚,我们刚吃完晚饭,就听见“笃笃”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是一个头发灰白的外国胖太太。她自我介绍说她叫莱辛,是个法国移民,就住在我家楼下。第二天晚饭后,莱辛太太又准时敲开了我家的门。她先送给我一束鲜花,随后像变魔术似的从背包里掏出了两本书,一本是英文的《多伦多办事指南》,说是送给我的丈夫,另一本是法语版的《小王子》,说要送给侃侃。站在一旁的侃侃礼貌地推辞道:“莱辛太太,我不会法语,看不懂。谢谢!”莱辛太太却说:“不懂不要紧,我可以从现在开始教你学法语。”这时候我和…  相似文献   

9.
她问芬堤,"为了有那么一次机会去改革学校,你愿意付出什么",年仅38岁的华盛顿市长的回答是"我的一切"。这句话打动了李洋姬,让她坐到华盛顿教育局局长这个"火山口"位置上。  相似文献   

10.
<正>在法国的时候,和我一起做项目的只有一个美国女生,她叫艾比。我第一次跟艾比见面是在市中心的一家法式薄饼店里,她一站起来把桌子都往前挤了半米——她挺胖的。这是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在来法国之前,艾比一句法语都不会说。她比我早来一个月,而当一个月以后,她却可以熟练地点菜。她还告诉我很多东西:哪家书店在打折,哪家饮品店有珍珠奶茶,哪里午后看书很舒服……艾比是个典型的美国工程专业女学生,有个典型美国工程专业男朋友和一个女强人单身妈妈。艾比有着别  相似文献   

11.
女儿现年12岁,在几个国家受过教育。她出生在日本(我和她的父亲都是中国人),并在日本的保育园受了系统的日本教育。在快满6岁时,她随父母踏上的另一个国度便是法国。对当时的她而言,法国是一个崭新而未知的世界,法语更是一字不识。她在那里度过了5年的时光,受了完整的法国小学教育(法国小学为五年制),后来随我们回国,在国内受了一年小学六年级的教育,现在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我在此特将她上法国小学时的一些经历和我我们和女儿都在盼望着尽快在新居附近找到小学。但也不无担心,因为当我们还在日本时就听说有的小学超员,不一定能保证就近入学…  相似文献   

12.
在一个小小的同学聚会上,有位漂亮女孩在喋喋不休地诉说她东家的不是。女孩说,那东家是个死板的法国老太太,经常指责她这里做得不对,那里又做得不对;跟她聊天,又说她的法语发音不对。  相似文献   

13.
白禾 《神州学人》2009,(9):36-37
为了学习法语,我踏上了留学法国征途。第一个月,咬咬牙买了一个崭新的东芝液晶电视机。但是事与愿违,伴随我360多个漫长的日日夜夜,愚笨的我睁着空洞、迷茫的双眼,无法领会其电视节目里爆发的欢声笑语。我像一个天外来客,只有通过画面肢体语言和只言片语懵懂了解个大概。该卷铺盖打道回府了,睡在桌子上的电视机就如鸡肋一般,我考虑再三,抵御300欧元的诱惑,决计把它连同行李一同携带回国,作为我在法国学习法语最强有力的物证。  相似文献   

14.
“许多发达国家对母语的学习阅读是非常重视的。法国为了维护法语的尊严,由总统办公室负责。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如果民族语言不学好,那么这个民族就要糟了。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语言斗争十分激烈,强势语言在不断侵入。我们的汉语她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世界上最优质的语言,汉字本身就是艺术啊!对母语阅读的重视,每一位语文教师有这个责任为之呐喊为之不懈努力。”2003年金秋十月的西子湖畔,在全国中学语文新教材观摩活动上,74岁的于漪老师一番动情的铮铮话语像一把重锤敲在我的心坎上,让我内疚,让我反思,让我热血沸腾。我想,对母语阅读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这是法国画家雷诺阿画于1885年的一幅名画。雷诺阿是近代法国著名油画家。他的画风格鲜明,画面阳光灿烂,充满勃勃生机。他创造的人物有其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来看看他的画吧。画面上的小姑娘虽然拿着羊鞭子,但一看便知,她并不是个牧羊女。从她的穿着打扮来看,这是个富家小姐,拿着羊鞭子,也许只是为了好玩和好奇。我想,这个小姑娘或许是站在自家的花园中,正在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穷苦的牧羊人。她在想什么  相似文献   

16.
曹杨 《出国与就业》2011,(10):94-94
北京法国对华文化教育中心多媒体图书馆犹如法兰西在北京的一扇窗,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法语书籍、法国电影及法国音乐等等。对于懂法语或者正在学习法语的人来说,这真的是一个最佳选择。但是,也许你要问:我对法语一窍不通,这图书馆对我来说有什么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94年,法国通过一项法律,在广告中只能使用法语,禁止使用外语。最近,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在法国开设的分校受到指控,该校被指控违反法律,在国际电脑网络上用英语开设网址,提供该校课程的资料。这起案子是由法国两家独立的捍卫法语的组织上告法庭的,因为这两家  相似文献   

18.
前两天,女儿在纸上画了一个圈,问我这是什么,我说:"是个大大的零。""不对不对,是鸡妈妈生的蛋。"她一脸得意,立刻又指着圈问我是什么,我想也没想就说:"是鸡妈妈生的蛋。""呵呵,又不对,是小鱼吐的泡泡。"如此反复了几次,女儿乐此不疲。她熠熠闪光的瞳仁,精彩纷呈的想象,让我有些汗颜。在成人的眼中,孩子是无知的,正是这份"无知"、好奇与童真,让他们可以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  相似文献   

19.
一年一度,最受法国人关注的高考作文,不是出自“语文”试卷,而是出自“哲学”试卷。从形式上看,“哲学”之于法国高考,好比“政治”之于中国高考。法国高中三年,哲学都是必修课,高考分三个方向——文科、理科和经济社会,不论选哪个方向,都要考哲学。他们的中学生,高二学年结束时,先把法语(也就是  相似文献   

20.
面对恐惧,安慰与逃避没有价值,而坦诚与面对才是让孩子接受、让她心理上慢慢平复和成长的最好方法。这本该是暑假里一个极普通的清晨,但因为南方暴雨所致的洪灾,一家人的心情都有些沉重。良久没有说话的女儿琳琳冷不丁地感叹道:"我要是有三头六臂该多好,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